一种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9102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236933.6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泡沫和颗粒陶瓷过滤器领域。该过滤器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大颗粒碳化硅、粘结剂和溶剂。本发明以大颗粒SiC为基体,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黏土和赤泥作为新的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材料体系,突破了传统泡沫陶瓷材料体系。本发明利用黏土和赤泥作为添加剂,而且利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工艺简单,节约能源,成本低,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本发明利用马弗炉低温共烧结技术,在高温有氧条件下制备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制备的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具有更高的使用温度,过滤效果好,而且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拓宽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9102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6933.6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泡沫和颗粒陶瓷过滤器领域。该过滤器是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大颗粒碳化硅、粘结剂和溶剂。本发明以大颗粒SiC为基体,添加不同体积分数的黏土和赤泥作为新的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材料体系,突破了传统泡沫陶瓷材料体系。本发明利用黏土和赤泥作为添加剂,而且利用水基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工艺简单,节约能源,成本低,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无污染。本发明利用马弗炉低温共烧结技术,在高温有氧条件下制备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制备的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具有更高的使用温度,过滤效果好,而且全颗粒陶瓷粘结过滤器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使用寿命长、拓宽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一种形貌、尺寸可控的黄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3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710122468.1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貌、尺寸可控的黄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组成为[(Y0.05Gd0.95)0.98Dy0.02]2O3。该系荧光粉的合成方法是以稀土硝酸盐作为母盐溶液,以尿素为沉淀剂,水和乙二醇为溶剂,通过均匀沉淀技术辅以多元醇技术制备前驱体,后经高温煅烧,即可获得形貌、尺寸可控的黄色荧光粉。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粉通过改变溶剂水和乙二醇的比例,可以实现形貌(球形→球形/花状→花状)、尺寸(先减小后增大)的有效可控;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具有优异的黄光发射,且存在Gd3+→Dy3+间的能量传递效应,可以显著增强Dy3+的发光强度,有望成为新一代照明显示材料。

    一种可调控的TiO2—Au复合水基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3829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710262104.3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的TiO2—Au复合水基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控三氯化钛溶液和不同质量分数(0.006%~0.05%)的金纳米流体的体积比(1:1~1:20)实现不同效果的复合。当三氯化钛溶液与质量分数为0.01%的金纳米流体的体积比为1:5,180℃下反应24小时后,所形成的纳米流体能稳定存在15天,其导热系数比水的导热系数提高48.37%,比单一组分的Au纳米流体和TiO2纳米流体分别提高16.01%和35.15%。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水基纳米流体导热系数高,悬浮稳定性好且工艺简单,扩大了纳米流体在换热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一种不同形貌的MAPbBr3量子点溶液的合成

    公开(公告)号:CN1100786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93851.2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形貌的MAPbBr3量子点溶液的合成的合成方法,该不同形貌的MAPbBr3量子点溶液的合成是以溴甲铵和溴化铅为原料,将其溶解在一定量的DMF中,通过改变不同的辅助配体(酸类:己酸、乙酸、油酸,胺类:辛胺、十二胺)合成前驱体溶液,并将一定量的前驱体溶液中在室温下加到剧烈搅拌的甲苯溶液中析出沉淀。最后,将沉淀在高速离心下用甲苯洗涤一遍得到具有纳米点、纳米棒和纳米片形貌的MAPbBr3量子点溶液。本发明所制备的不同形貌的MAPbBr3钙钛矿量子点溶液荧光性能优异,有望在新一代在太阳能电池、Q-LED照明领域、生物荧光探针以及细胞成像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种建筑施工材料搅拌混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630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47517.4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材料搅拌混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此设备放置在建筑材料搅拌桶的上方,启动电机,电机输出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方形架左右前后移动,方形架带动曲柄一和曲柄二运动,两个曲柄一带动移动杆一运动,支杆有支撑和限位的作用,曲柄二带动移动杆二沿着支撑架的凹槽运动,从而移动杆一和移动杆二带动支撑柱二运动,方形架带动支撑柱一运动,进而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分别带动搅拌板运动,从而实现了对建筑材料的搅拌和混合。

    一种自组装花状Ag@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1306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60203.9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4 B22F1/0018 B82Y30/00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组装花状Ag@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以银纳米线作为晶种,将其均匀的分散到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中;(2)按比例量取一定量的三氯化钛溶液与银纳米线晶种溶液混合,在避光的条件下充分搅拌10~20分钟;(3)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对所得沉淀物进行低速离心、洗涤、干燥即可获得自组装的花状Ag@TiO2纳米颗粒。本发明原料简单,成本低,工艺设备要求低,在制备的过程中不会引入或产生其他杂质元素,既提高了产物的纯净度又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所制备的自组装花状Ag@TiO2纳米颗粒分散性稳定性优良、颗粒尺寸均匀,在传热、特殊催化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Eu3+掺杂Gd6WO12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393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727674.5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Eu3+掺杂Gd6WO12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该荧光粉的合成方法是以稀土硝酸盐溶液按化学计量比混合作为母盐溶液,然后称取适量配比的Na2WO4·2H2O白色颗粒配制成钨酸钠溶液,将稀土硝酸盐溶液滴加到钨酸钠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调节pH,再将混合液移到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电烘箱中,在高温高压下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得到前驱体,经最终煅烧得到Gd6WO12:Eu3+红色荧光粉。采用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荧光粉产物纯度高、粒径小、分散性好。

    一种可调控的TiO<base:Sub>2</base:Sub>—Au复合水基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3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262104.3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的TiO2—Au复合水基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调控三氯化钛溶液和不同质量分数(0.006%~0.05%)的金纳米流体的体积比(1:1~1:20)实现不同效果的复合。当三氯化钛溶液与质量分数为0.01%的金纳米流体的体积比为1:5,180℃下反应24小时后,所形成的纳米流体能稳定存在15天,其导热系数比水的导热系数提高48.37%,比单一组分的Au纳米流体和TiO2纳米流体分别提高16.01%和35.15%。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水基纳米流体导热系数高,悬浮稳定性好且工艺简单,扩大了纳米流体在换热系统中的应用范围。

    一种花环状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4738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08151.1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环状氧化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缓慢滴加工业氨水作为沉淀剂的方式来调节乙酸铜、聚乙烯吡咯烷酮所组成混合溶液的PH值,当达到某一值后停止滴加,将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搅拌均匀,然后,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对所得沉淀物进行离心、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花环状氧化铜纳米颗粒。本发明原料简单,成本低,工艺设备要求较低,制备过程中不会引入大量杂质元素,降低了环境污染程度,提高了产物的纯净度,所制备的花环状纳米氧化铜粒度较小且较为均匀,片状纳米颗粒厚度在20~60nm,在新型半导体材料、特殊催化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