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磁性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053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94842.4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磁性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制备了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然后将聚乙烯醇缩甲醛海绵浸泡在铁离子和钴离子混合溶液中,通过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磁性海绵。此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磁性海绵具有良好的磁效应并且可以重复多次使用,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

    一种工业废料增强增韧酚醛泡沫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719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091884.X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废料增强增韧酚醛泡沫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所用的工业废料是铁赤泥,它是在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性废渣且产量很大。为了增大铁赤泥在酚醛树脂中的分散和用量,用球磨机将铁赤泥磨成粒径为1~1.5μm的极细颗粒,并用偶联剂对其表面功能化。在酚醛树脂固化过程中功能化铁赤泥与酚醛树脂形成化学键,提高了两者间的结合力,增强了酚醛泡沫的综合性能。本发明得到的酚醛泡沫保温板不仅强度和阻燃性能大大提高,满足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应用标准,而且消耗了大量工业废料铁赤泥,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纳米磁性聚赖氨酸/(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76271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476814.1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磁性聚赖氨酸/(石墨烯‑碳纳米管)生物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涉及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微粒沉积到石墨烯‑碳纳米管表面,采用表面接枝技术将聚赖氨酸修饰到磁性(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体上。本发明中的吸附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吸附位点,因此该吸附材料具有吸附量大,吸附平衡快,易分离,吸附范围广,水溶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该吸附材料对重金属铅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374.53 mg·g‑1,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549.45 mg·g‑1,对柠檬黄的最大吸附量为432.90 mg·g‑1。本发明中的吸附材料经过简单富集脱附可再次重复使用,降低了工业处理废水的成本。

    一种阴离子聚天冬氨酸功能化磁性纳米杂化体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8510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95570.X

    申请日:2019-07-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阴离子聚天冬氨酸功能化纳米杂化体的制备及应用。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将磁性微粒沉积到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将聚天冬氨酸(PASP)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在磁性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表面。聚天冬氨酸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的绿色化学品,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酰胺基和羧基,有丰富的吸附位点。本发明中的吸附材料具有大量的酰胺基和羧基等官能团,拥有更多的吸附位点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吸附位点,该吸附材料具有吸附量大,吸附平衡快,易分离,吸附范围广,水溶性及稳定性好等优点,经过简单富集脱附可再次重复使用。

    一种检测L-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4821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610229346.8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L‑抗坏血酸的电化学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制得功能化磁性碳基‑聚合物微球复合材料,利用功能化磁性碳基‑聚合物微球复合材料对电极进行修饰,得到修饰的玻碳电极Fe3O4/GNS/MPCE/Pt作为工作电极,然后利用循环伏安法观察抗坏血酸AA在Fe3O4/GNS/MPCE/Pt上的电化学行为,以检测L‑抗坏血酸AA的浓度。本发明检测AA的浓度范围在1×10‑6mol/L到1.4×10‑4mol/L之间,且AA浓度与氧化峰电流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5×10‑7μmol/L,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新型耐候性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616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001849.7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SBS为基体的新型耐候性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热诱导硫醇烯点击反应合成了不同接枝率的SBS‑g‑COOH,并加入0.5~2wt%纳米稀土氧化物,使其与SBS‑g‑COOH的羧基配位形成盐键,制备出化学界面结合的纳米稀土氧化物/SBS复合防水材料。与GB/T18242‑2008相比,该复合防水材料的最大载荷提高了200%,撕裂强度提高了300%,人工加速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外观与力学性能与老化前没有变化。本发明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在复合材料中起到吸收和抵御紫外线的作用,大大延长了复合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

    一种新型耐候性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616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01849.7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以SBS为基体的新型耐候性复合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热诱导硫醇烯点击反应合成了不同接枝率的SBS‑g‑COOH,并加入0.5~2wt%纳米稀土氧化物,使其与SBS‑g‑COOH的羧基配位形成盐键,制备出化学界面结合的纳米稀土氧化物/SBS复合防水材料。与GB/T18242‑2008相比,该复合防水材料的最大载荷提高了200%,撕裂强度提高了300%,人工加速老化后,复合材料的外观与力学性能与老化前没有变化。本发明的纳米稀土氧化物在复合材料中起到吸收和抵御紫外线的作用,大大延长了复合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