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751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866709.4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EM复配化学絮凝剂技术和纳米技术相结合,将复壮的EM菌液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复配,并将复配液固定化于由活化硅藻土、纳米SiO2及高岭土等材料制成的多孔载体上,制成用于净化水产养殖污水和清除池塘淤泥的微生态制剂。具体制备步骤为:(1)EM复壮液的制备;(2)PAC絮凝剂的制备;(3)EM·PAC复配液的制备;(4)球形载体的制备;(4)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微生态制剂生物活性高,对水产养殖污水中悬浮物吸附絮凝效果好,对污水中氨氮、总磷、COD等去除效果显著,并能有效清除池塘淤泥。
-
公开(公告)号:CN10534751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66709.4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 , 河海大学
IPC: C02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 , B01J20/103 , B01J20/12 , B01J20/14 , B01J2220/42 , C02F1/5245 , C02F3/347 , C02F2103/007 , C02F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态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EM复配化学絮凝剂技术和纳米技术相结合,将复壮的EM菌液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复配,并将复配液固定化于由活化硅藻土、纳米SiO2及高岭土等材料制成的多孔载体上,制成用于净化水产养殖污水和清除池塘淤泥的微生态制剂。具体制备步骤为:(1)EM复壮液的制备;(2)PAC絮凝剂的制备;(3)EM·PAC复配液的制备;(4)球形载体的制备;(4)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微生态制剂生物活性高,对水产养殖污水中悬浮物吸附絮凝效果好,对污水中氨氮、总磷、COD等去除效果显著,并能有效清除池塘淤泥。
-
公开(公告)号:CN107853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25382.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滩涂盐碱地的生物改良剂,所述生物改良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淤泥粉1~2份、生物炭粉0.25~2份、稻壳粉0.1-1份、水4~15份、高耐盐的微生物菌液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生物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液体土壤改良剂可迅速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改善滩涂盐碱地肥力极低的现状。且可以有效改善滩涂盐碱地砂粒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较差的现状,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本发明的生物改良方法,不涉及化肥或其他化学改良剂,因此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可减轻耕层返盐情况,有利于经济作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6433676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46545.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其通过滩涂盐碱地土壤、EM腐熟剂和杂草按照1∶0.05-0.1∶0.1-0.15的质量比充分混匀发酵制备得到,其中,所述的滩涂盐碱地土壤取自表层0-5cm土壤,EM腐熟剂为EM原液、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共发酵获得的产物,其C/N比介于20-25,所述杂草为晒干后的滩涂植物。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土壤改良剂在新垦沿海滩涂盐碱地有机农业培肥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含有多种土著耐盐微生物,进入土壤后可以迅速形成优势菌群,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滨海灌溉多采用微咸水,本发明可在作物种植期内维持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平衡;本发明可增加有效养分,促进土壤自然淋洗和排盐,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满足有机农业种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85309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1225382.8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滩涂盐碱地的生物改良剂,所述生物改良剂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淤泥粉1~2份、生物炭粉0.25~2份、稻壳粉0.1‑1份、水4~15份、高耐盐的微生物菌液0.5~1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生物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液体土壤改良剂可迅速提高土壤肥力,有效改善滩涂盐碱地肥力极低的现状。且可以有效改善滩涂盐碱地砂粒含量高,土壤团粒结构较差的现状,增加土壤的腐殖质,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中和土壤的碱性。本发明的生物改良方法,不涉及化肥或其他化学改良剂,因此不会对土壤造成污染,还可减轻耕层返盐情况,有利于经济作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804056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26894.6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作大棚植物水肥调控方法,该方法通过E20型蒸发皿的蒸发量和作物‑蒸发皿系数控制连作大棚植物不同生育期的灌溉上限和下限,辅以相应的施肥制度。本发明通过田间试验和应用推广,得到一套南方地区连作大棚的水肥调控制度,施用方法简便可行,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本发明既可调控土壤盐分的浓度,使其不至对作物产生盐胁迫,也可将水溶性盐分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使这部分原本是养分的盐分被作物逐渐吸收利用,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适宜的施肥和灌溉制度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本发明尤其适用于番茄种植领域的水肥管理,且技术成熟,可以降低青枯病的发病率,实际生产中可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028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24853.3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肥料,所述液态肥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水85-95份、水镁石粉0.05-0.5份、硼润土粉0.01-0.2份、葡萄糖0.5-2份、EM菌0.5-2份、田间废弃物的发酵产物3-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液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该液态肥料用于日光温室排水回灌方面,本发明的液态肥料用于叶面喷施或者是地下灌溉施肥,可大大提高日光温室水肥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99522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89517.3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南京宁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IPC: A23K50/80 , A23K10/37 , A23K10/38 , A23K10/22 , A23K10/30 , A23K10/18 , A23K10/12 , A23K20/24 , A23K40/10 , C02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8 , Y02P60/873 , Y02P60/877 , C02F3/34 , C02F2209/08 , C02F2209/16 , C02F2209/22 , C02F2303/04 , C02F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水产养殖水体改良剂的制备方法,通过集合微生态理论将具有防病杀菌功能的烟丝、茶籽饼、醋糟等和功能强大的EM活性钙液共发酵,采用特殊工艺混合造粒而成,具体制备步骤为:(1)配料;(2)厌氧发酵;(3)造粒。本发明制备的水产养殖水体改良剂具有营养、杀虫、抑菌、改水、清淤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87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24552.0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9K17/40 , C09K109/0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海垦区重盐土快速脱盐的微生物制剂,包括秸秆生物质炭25~35份,EM原液10~25份,牛粪20~30份,脱硫石膏5~10份,有机聚合物10~20份,蒸馏水80~90份,MP3005保水剂5~10份、蜂蜜5~10份和海藻渣5~15份。本发明还公开该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可有效促进沿海垦区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快速降低盐渍土耕层土壤含盐量,降低pH,改善土壤结构,阻断盐分毛管上升,促使作物根系健康生长,同时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疏松土壤,消除板结,促进有机物质积累转化,可有效增强土壤肥力,增加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保持土壤生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206118520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0929782.1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A01G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盐渍化土壤保水装置,包括种植盆和种植盆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盆体内壁设有隔水层,所述种植盆底部设有通孔,所述种植盆内设置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和土壤盐分传感器,同时,所述种植盆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设有作物根际保水层A和盆体土壤保水层B。本装置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操作和维修方便,底座为三脚架结构,摆放稳定,可克服土盐渍化土壤保水问题,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盐分状况,能有效保水、蓄水、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并且可以防止盐渍化土壤返盐,适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