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气近井地带化学解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13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310474424.7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近井地带化学解堵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由于煤储层近井地带污染严重、产气量明显下降或者不产气的煤层气井;(2)、在煤储层近井地带的煤层段注入适量乙醇;(3)、依据煤层段的煤阶不同,选择浸泡时间和次数,然后返排乙醇;(4)、效果检验,对比作业前后煤层气井的日产气量变化和作业成本。本发明通过清除近井有机物污染和煤粉堵塞,对煤进行萃取和抽提,提高煤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使煤储层的裂缝系统与井筒连通,解除煤层气近井地带堵塞问题,经济投入小,并能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

    煤层底板水平分支井松动爆破抽采瓦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8575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074230.9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煤层底板水平分支井松动爆破抽采瓦斯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瓦斯含量大于8m3/t且坚固性系数f<0.5的煤储层;选择煤层底板1-2m为主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所在层位;根据主水平井段层位,确定地面井口和造斜点位置;井身结构采用三开结构,主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均采用裸眼井;在选定的煤层底板岩层内施工主水平井和分支水平井;在分支水平井段布置炸药点,炸药点之间通过线路相互连接;通过地面引爆所有的炸药;安装瓦斯抽采设备,进行地面瓦斯抽采;在采煤阶段还继续负压抽采瓦斯,起到一井多用的作用。本发明可实现软煤地面瓦斯抽采、达到区域消突,最大限度降低瓦斯突出灾害,兼具开发瓦斯(煤层气)资源。

    一种煤与瓦斯突出实验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95835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110021828.1

    申请日:2011-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与瓦斯突出实验模拟装置,包括煤样室和气压加载设备,所述煤样室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煤样的煤样型腔,气压加载设备包括瓦斯气瓶和与瓦斯气瓶连接的加压气体通道,加压气体通道与煤样室中的煤样型腔相连通,煤样室上设置有工作时与煤样型腔连通的煤与瓦斯喷出口,在煤与瓦斯喷出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喷出口导通的控制装置,煤样室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煤样室内部压力的压力采集设备,在煤样室外设置有用于对煤样型腔内部煤样拍照的第一照相机,煤样室上设有与第一照相机相对应的透明部分,在煤样室外对应于煤与瓦斯喷出口的位置设置有用于拍摄煤与瓦斯喷出的第二照相机,在煤样室下部设置有用于驱动煤样室上下震动的震动器。

    化学反应防治煤层冲击地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1766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310010316.4

    申请日:2013-01-11

    Abstract: 化学反应防治煤层冲击地压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存在冲击地压灾害且镜质组反射率<0.6%的煤层;在煤层中选择一定区域进行钻孔;将钻孔的孔口封堵;配置碱溶液;把配置的碱溶液泵注到钻孔中,浸泡一段时间;采用微震、电磁辐射或者钻屑方式进行监测,确保消除冲击倾向性,重复浸泡多次,直至完全消除冲击倾向性;与传统物理方式防治冲击地压措施进行比较。本发明与传统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相比,不但防治冲击地压效果好,而且施工方便、安全性高,消除冲击倾向性速度快且彻底,成本低廉,避免了传统注水吸收速度慢的弊端,为低阶煤层冲击地压提供了一种新的防治方法,在低阶煤层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顶煤弱化的化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57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198750.4

    申请日:2014-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煤弱化的化学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镜质组反射率Ro,max<0.6%且顶煤坚硬、完整,难以垮落的煤层;向煤层中打钻孔,然后封孔;配置碱溶液,并向钻孔中注入配置好的碱溶液,并浸泡一段时间;按照常规放顶煤开采工序组织后续生产;与传统注水致裂或者松动爆破等物理措施比较,检验化学方法提高煤层放顶的效果。本发明利用注入的碱溶液不但会使煤层产生裂缝,同时碱溶液与煤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急剧降低煤层的力学强度,明显改善煤层的冒放性。该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好,且成本低廉,顶煤弱化效果好,有效解决了低阶煤顶煤垮落困难、采出率低等问题。

    一种利用碱溶液的煤矿井下除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0296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3040.2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一种利用碱溶液的煤矿井下除尘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喷洒和注入煤层的情况选定合适的碱性药品;根据煤阶和实验室试验选定相应的碱溶液的配比浓度;选择中低阶煤,在煤层中钻孔,将钻孔的孔口封堵,配置相应的碱溶液,把配置的碱溶液泵注到钻孔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煤与碱溶液充分反应,反复浸泡多次,确认钻孔控制区域的煤与碱溶液完全反应;配置合适的喷洒作业用的碱溶液,在采煤作业时进行喷洒碱溶液除尘。本发明利用了碱与煤中的有机物反应,可以大大降低煤的产尘能力,同时,使反应后的煤尘与水的接触角急剧减小,起到良好的除尘效果,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并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利用碱溶液的煤矿井下除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0296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393040.2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一种利用碱溶液的煤矿井下除尘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喷洒和注入煤层的情况选定合适的碱性药品;根据煤阶和实验室试验选定相应的碱溶液的配比浓度;选择中低阶煤,在煤层中钻孔,将钻孔的孔口封堵,配置相应的碱溶液,把配置的碱溶液泵注到钻孔中;浸泡一段时间,使煤与碱溶液充分反应,反复浸泡多次,确认钻孔控制区域的煤与碱溶液完全反应;配置合适的喷洒作业用的碱溶液,在采煤作业时进行喷洒碱溶液除尘。本发明利用了碱与煤中的有机物反应,可以大大降低煤的产尘能力,同时,使反应后的煤尘与水的接触角急剧减小,起到良好的除尘效果,保护了工人的身心健康,并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用性强,有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地质强度指标的水力压裂破裂压力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35351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210064177.9

    申请日:2012-0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质强度指标的水力压裂破裂压力的确定方法,利用完整煤岩块制备标准试样,通过单轴和三轴抗压强度测试,并根据地质强度指标模板确定储层的GSI值大小,综合考虑完整煤岩块和储层结构特征这两方面确定储层的破裂压力大小。避免了传统采用完整煤岩块测试得到的抗拉强度代表整个储层的抗拉强度的局限性,而是考虑储层的结构特征,根据岩体结构量化的GSI模板或煤体结构量化的GSI模板确定GSI大小,进而确定储层的破裂压力,实现了完整煤岩块强度和储层结构特征相结合确定破裂压力的新途径,为快速和简便的确定储层破裂压力奠定基础。

    一种煤层气近井地带化学解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171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474424.7

    申请日:201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近井地带化学解堵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由于煤储层近井地带污染严重、产气量明显下降或者不产气的煤层气井;(2)在煤储层近井地带的煤层段注入适量乙醇;(3)依据煤层段的煤阶不同,选择浸泡时间和次数,然后返排乙醇;(4)效果检验,对比作业前后煤层气井的日产气量变化和作业成本。本发明通过清除近井有机物污染和煤粉堵塞,对煤进行萃取和抽提,提高煤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使煤储层的裂缝系统与井筒连通,解除煤层气近井地带堵塞问题,经济投入小,并能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

    煤矿井下钻孔的钻进、增透、修复与气驱置换综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604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489910.1

    申请日:2012-11-27

    Abstract: 煤矿井下钻孔的钻进、增透、修复与气驱置换综合方法,包括钻孔钻进、煤层增透、钻孔修复和气驱增透四个工艺步骤。本发明可实现连续钻进、远程操作,具有施工简便、排渣顺畅、钻进速度快等优点,且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远离施工现场,改善工人劳动环境,降低和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可得到有效保障。可以对煤层进行水力割缝、压裂、冲孔等措施,可大幅度均匀的提高煤层的透气性系数,使水力化作业造成的应力集中有规律可循,也可以对已有坍塌钻孔、积水钻孔进行钻孔修复,增加钻孔使用寿命,提高钻孔有效抽采的质量;同时,在钻孔增透及修复的基础上,如后期抽采效果不明显,则可采用气驱工艺,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