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6237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510324346.1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IPC: C12Q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40
Abstract: 糊精分子量特征在检测淀粉液化效果上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在待测淀粉液化液中分离制备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糊精组分;(2)以步骤(1)制备的糊精组分为底物,进行糖化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比较不同分子量糊精组分的Km值,以亲和力最高即Km值最小的底物分子量特征为评价指标,评价淀粉质原料液化效果。本发明考察糖化酶催化特性与糊精结构的关系,能够全面科学表征淀粉液化程度,实现淀粉质原料液化过程精细化控制;改善淀粉液化质量,进而提高糖化效率,提升以淀粉质为原料的粗料发酵模式,同时有助于带动淀粉深加工产业;凡提及基于糊精分子量特征评价液化效果的方法,均适用本发明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1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26631.7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柠檬酸的黑曲霉的控制培养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小麦麸皮培养基时的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该方法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等不足;通过改用玉米芯颗粒作为培养基成分的大麸曲,并革新培养方式,从而降低了淘汰率,节约了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62375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324346.1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IPC: C12Q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40
Abstract: 糊精分子量特征在检测淀粉液化效果上的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在待测淀粉液化液中分离制备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糊精组分;(2)以步骤(1)制备的糊精组分为底物,进行糖化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比较不同分子量糊精组分的Km值,以亲和力最高即Km值最小的底物分子量特征为评价指标,评价淀粉质原料液化效果。本发明考察糖化酶催化特性与糊精结构的关系,能够全面科学表征淀粉液化程度,实现淀粉质原料液化过程精细化控制;改善淀粉液化质量,进而提高糖化效率,提升以淀粉质为原料的粗料发酵模式,同时有助于带动淀粉深加工产业;凡提及基于糊精分子量特征评价液化效果的方法,均适用本发明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58634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056106.4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阶段pH控制高产α-酮戊二酸的方法,属于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采用两阶段控制pH调控发酵过程,以解脂亚洛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CCTCC NO.M207143为生产菌株,发酵前期以CaCO3为pH缓冲剂,后期用NaOH维持pH=2.5,大量积累α-酮戊二酸,实验室规模α-酮戊二酸产量达到53.4g/L,比恒定pH=2.5时,α-酮戊二酸产量提高了142.7%;比仅用CaCO3为pH缓冲剂,α-酮戊二酸产量提高了32.5%;发酵后期低pH值能降低染菌的概率,减少NaOH用量,利于下游产品的提取;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11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610126631.7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柠檬酸的黑曲霉的控制培养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小麦麸皮培养基时的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该方法不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等不足;通过改用玉米芯颗粒作为培养基成分的大麸曲,并革新培养方式,从而降低了淘汰率,节约了成本,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112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610122783.X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曲霉种子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过程中对产酸速率、耗葡萄糖速率或糖化酶活力中的监控来选择移种的时机;并具体公开了产酸速率、耗葡萄糖速率或糖化酶活力中的测定方法和披露了溶氧浓度对培养过程的影响,解决了现有培养方法中主要依靠观察黑曲霉菌球大小、形态来判断种子的生长状态的不足。本发明的方法培养的种子发酵结果标准差更小,批次间更稳定,发酵转化率提高,发酵周期明显缩短。
-
公开(公告)号:CN107815475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293385.5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两阶段发酵生产柠檬酸发酵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黑曲霉麸曲孢子,加入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液,转接至种子罐内培养16~24h,得到种子液;(2)在发酵罐内加入占发酵罐有效体积8~12%的玉米液化液,将温度降至35~39℃;(3)将步骤(1)所得的种子液转至发酵罐内培养2~8h;(4)再在发酵罐内加入占有效体积60~64%的糖液继续培养,还原糖低于5g/L停止发酵,得到柠檬酸发酵液。本发明两阶段培养,避免了发酵前期pH下降和营养物质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提高淀粉质原料的利用效率和利用率,降低发酵残糖,提高糖酸转化率;增加产酸速率,缩短发酵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566943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26652.9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7C51/43 , C07C59/2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43 , C07C59/2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颗粒无水柠檬酸的生产方法,通过将柠檬酸溶液浓缩至过饱和度为1.03~1.1,采用20~25KHz的超声波刺激成核结晶并降温维持溶液过饱和状态,当晶浆中晶体含量为25~35体积%时将晶浆放料进行固液分离、真空干燥、筛分并包装。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细颗粒无水柠檬酸晶体粒径分布窄,70%以上粒径小于60目,可直接作为固体食品添加剂,产品附加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74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135144.7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江苏国信协联能源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淀粉质原料的处理方法,以柠檬酸废水为原料,包括原料粉碎、调浆、一次加酶一次喷射、闪蒸、固液分离步骤,所述酶选自耐酸型α—高温淀粉酶,该方法能适应低pH液化条件,既可大大简化操作,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又能保证理想的蛋白絮凝和提纯效果,减少对后续发酵和提纯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本发明方法应用柠檬酸制备工业,种子生长速率显著加快,种子培养周期缩短,发酵指标进一步提高,发酵周期缩短,转化率提高,具有重要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109697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21671.8
申请日:2014-07-0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宜兴协联生物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柠檬酸废水回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1)淀粉质原料与柠檬酸废水混合均匀,加入高温α-淀粉酶;(2)将混合液经两次喷射,经碘试合格得到液化混液;再将液化混液经过板框压滤得到液化清液;(3)将液化清液与液化混液混合,加入柠檬酸废水进行补水得到种子培养基,进行菌种的种子培养;(4)将液化清液与液化混液混合,加入柠檬酸废水进行补水得到发酵营养液,进行发酵培养;(5)发酵结束后经固液分离除去菌体,经氢钙法或色谱法提取得到柠檬酸,产生的废水回到步骤(1)和步骤(3)、(4),如此循环。本方法发酵稳定且与原工艺技术水平相当,节约了工艺用水和蒸汽用量,节省了污水处理成本,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