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9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90979.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 C02F3/34 , C02F1/66 , C02F1/0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氨氧化污泥共代谢降解抗生素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先富集氨氧化污泥,利用人工合成污水作为富集氨氧化污泥反应器的进水,通过调整pH为酸性条件运行反应器,分阶段处理进水中不同浓度的磺胺甲恶唑,强化氨氧化污泥共代谢降解磺胺甲恶唑,且长期运行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并没有受到显著抑制。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去除污水中氨氮,还可以高效稳定地降解抗生素,可以减少病原体在自然界的传播和侵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90974.4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66 , C02F1/58 , C02F101/16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全程自养脱氮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钢渣粉末和钢渣颗粒分别应用于硝化段和硫自养反硝化段,硝化段钢渣粉末的加入补充了硝化作用消耗的碱度,有利于硝化菌的富集,钢渣粉末浸出的金属离子在提高氨氮去除率的同时,实现部分磷酸盐的去除,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9.75%,磷酸盐的平均去除率为23.22%。本发明提高了硫自养反硝化段的反硝化潜力和脱氮效果,HRT为3h时,可以去除平均97.04%的总氮和平均86.4%的总磷;反硝化过程中,钢渣浸出的金属离子可与磷酸盐产生沉淀,而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H+又可以加速钢渣的侵蚀,使钢渣除磷能力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11253.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2F3/1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去除磺胺类抗生素的絮状污泥驯化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传统活性污泥系统通过调整活性污泥的培养条件,大大提高了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率。本发明的方法能有效去除抗生素,其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可大规模运行的特点,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是依靠污泥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来实现。活性污泥法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功能细菌硝化细菌在完成硝化作用的同时,可以通过共代谢作用提高对包括抗生素类药物的去除效率,因此可以通过接种活性污泥,通过驯化污泥成絮体状,从而富集功能菌群,利用功能细菌实现高效去除磺胺类抗生素。
-
公开(公告)号:CN1158495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61684.6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 江南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养深度脱氮工艺处理高浓度农村点源生活污水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将MBBR、硫自养反硝化两种工艺有机结合,形成互补的组合工艺,以农村生活污水原水作为反应器的进水进行试验,利用MBBR工艺段实现氨氮的硝化;硫自养反硝化实现硝态氮的去除,完成脱氮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总氮和氨氮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出水的总氮和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指标分别低于15mg/L和5mg/L,达到了污染物排放标准,可满足一级A出水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756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20841.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 江苏启德水务有限公司
IPC: C02F3/12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氨氧化污泥抑制抗性基因传播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氨氧化污泥抑制抗性基因传播的方法。通过富集氨氧化污泥,利用人工合成污水作为富集氨氧化污泥反应器的进水进行实验,随着抗生素浓度的增加,丰度较高的抗性基因都呈现下降的现象。与此同时,长期运行条件下,生物脱氮效果并没有受到抑制。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去除污水中常规的污染物,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抗性基因的传播,可以减少病原体在自然界的传播和侵害,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3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92178.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3/28 , C02F7/0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流程振动膜硫自养脱氮工艺,将待处理含硝态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内投加硫粉和碳酸氢钠,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反应;膜组件振动,产生剪切力控制膜污染,同时增强水体紊动性,强化传质,提高反应效率;部分出水作为反冲洗水反洗膜组件;富集污泥和硫粉经内循环回流至进水端;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出水排出。本发明将传统的预处理、硫自养反硝化、膜分离等多个工艺单元集成于一体,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无需外加碳源。同时利用振动膜装置实现高效膜污染控制,并采用硫粉作为电子供体,实现低碳高效反硝化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189782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28010.6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3/00 , C02F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实现污水厂扩容的短流程组合式脱氮除磷工艺,分为脱氮除磷系统一和脱氮除磷系统二,通过进水分流系统,控制40%的污水进入脱氮除磷系统一,60%污水进入脱氮除磷系统二。本发明工艺通过侧流功能菌筛分技术,有效组合了基于沉淀法和膜分离的AAO工艺,该工艺结构紧凑、运行简便、构造简单、控制灵活、占地面积小,通过取长补短,分别放大两种固液分离技术下AAO工艺的优点,保证系统的旱季原位扩容,同时应对雨季超量扩容,并维持系统高效的同步脱氮除磷。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0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32275.0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侧流污泥致密过程大型生物聚集体产率的方法,包含污泥活性选择、污泥聚集和侧流致密,在连续流活性污泥系统中,通过污泥活性选择器,同时筛出大量惰性物质和衰亡污泥,和优选出具有更高活性污泥储存至污泥聚集罐,并通过向聚集罐中提供碳源,利用高活性污泥在厌氧状态下更强的代谢能力,大量进行EPS的合成和分泌,以增强污泥聚集行为,并在PAM或其他阳离子絮凝剂的帮助下,活性污泥快速相互黏附形成大型生物聚集体,若同时投加微载体(MC),活性污泥则快速发生定殖行为,并团聚周身其他污泥形成LBA,最终形成溢流污泥(OS)合成液,再经由各类侧流活性污泥致密装置,完成LBA的强化分离或实现污泥颗粒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62594.6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3/2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溶氧运行的短流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两级生化处理,在微溶氧(DO 0.5~1.5mg/L)和低溶氧(DO 1.5~2.5mg/L)条件下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采用旋流曝气与微孔曝气相结合的新型曝气模式,在促进填料流化并强化传质的同时,使溶解氧浓度可控,且不造成填料磨损;采用泥膜混合方式运行,设置较低的活性污泥浓度,短流程下保障出水氨氮达标的同时,减少剩余污泥。本发明工艺大幅缩短了传统脱氮工艺流程,显著提高了脱氮效率;低溶氧运行可有效降低曝气能耗,精细化曝气控制减少了不必要的曝气量,实现节能增效;此外,短流程减少了工艺单元数量,降低了占地和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466341.3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1/00 , C02F1/20 , C02F1/5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能源、资源回收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工艺运行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化学强化预处理单元、强化硝化单元、消氧单元和硫自养反硝化脱氮单元,强化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机械混合池和强化初沉池,初沉污泥进入污泥处理单元进行磷回收和厌氧消化并热电联产产能;强化硝化单元为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消氧单元为消氧池,消氧池底部排泥口与污泥处理单元和污泥回流泵连接;硫自养反硝化单元包括硫自养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本发明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工艺运行方法简洁、运行简便,易于实现无人值守;可在能源、资源高效回收利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同时,实现短流程低碳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