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0208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27919.7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林良良 王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活性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烯烃和浓硫酸分别通入带有催化剂段的微通道反应器,在超声环境下混合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向所述中间产物中加入NaOH或KOH水溶液,升温至90‑105℃,搅拌回流1‑2h,制得所述硫酸酯盐型表面活性剂。本发明将微通道反应器与精细化工合成相结合,并成功合成仲烷基硫酸盐,通过催化剂与超声加速反应、提高相接触面积、控制低反应温度极大地提高了烯烃硫酸化的反应程度,从而提高仲烷基硫酸盐的产率,安全性高,环保,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易于控制,预计可通过阵列排布的方式扩大生产规模以实现工业化。

    一种再生废催化剂的装置和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1902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70486.0

    申请日:2023-08-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再生废催化剂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固废催化剂回收利用领域。废催化剂经研磨后在鼓风机作用下进入等离子体放电区域,在床层内呈流化状态,经过等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活化后,进入旋风分离器,分离出的废催化剂粉末经过返料管道回到等离子体放电区域循环处理。本装置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利用氩气和氧气等离子体降解废催化剂中的积碳和硫化物,有效增大贵金属活性面积;第二模块利用氢气还原废催化剂中贵金属氧化物,提高贵金属浓度,进而实现废催化剂再生。废催化剂处理结束后,装置通入水蒸气,产生水蒸气等离子体对装置进行清焦以防其堵塞,延长装置寿命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一种连续可控制备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606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229554.4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可控制备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的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乙醇胺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碳前驱体溶液,在搅拌下加入磷酸溶液,得到反应液。通过柱塞泵将反应液注入到管式反应器中,在油浴加热下反应得到氮、磷共掺杂的碳量子点溶液。冷却至室温,经过滤、干燥得到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粉末。同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原料简单、反应连续快速、安全环保、可控性强,合成的氮、磷共掺杂碳量子点粒径分布窄、均一性好,可用于发光材料、金属离子检测、生物成像等领域。

    一种通过DBD技术制备稀土掺杂氧化钇荧光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0799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0148591.7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DBD技术制备稀土掺杂氧化钇荧光纳米颗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底金属有机物与掺杂金属有机物按质量之比为10~40:1进行混合,混合物进行研磨后作为反应前驱体;(2)将步骤(1)所得前驱体置于容器中,容器置于等离子体反应器的正负极之间;(3)之后在氧气气氛下,向等离子体反应器的阴阳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对前驱体处理一段时间,且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产物研磨,得到含有稀土掺杂氧化钇纳米颗粒的粉末。本发明通过DBD技术,利用高活性氧化组分一步法制备稀土掺杂氧化钇荧光纳米颗粒的粉末。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高效,无需通过高温高压进一步反应,有效降低能耗问题。

    一种制备纳米颗粒的装置及其制备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3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7011.3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林良良 张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颗粒的装置,所述装置由阴极层、玻璃介质层、阳极层顺次叠加而成;所述阳极层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气体通道连通;气体通道呈蛇形迂回设于阴极层和阳极层之间。本发明利用等离子体氛围高活性的特点可以常温常压连续化可控制备氮化物或氧化物纳米颗粒,该方法能耗低,安全环保,制备出的纳米颗粒纯度高粒径可控,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一种胡萝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98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62636.2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胡萝卜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微通道反应器进行加热;将胡萝卜汁注入加热后的微通道反应器,加热反应,得到粗产品;对所述粗产品进行过滤、透析、冻干,得到所述胡萝卜衍生物。本发明胡萝卜衍生物表现出极强的全紫外吸收性能,可用于制备防晒产品,有效吸收和散射有害的UVA和UVB辐射,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损伤;还具有卓越的抗氧化能力、水溶性、亲肤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美白保湿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制备多重乳液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4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20922.4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林良良 李子洋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乳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多重乳液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以油脂、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为原料,以不同流速通入微反应器内,在惰性气氛下利用常压微等离子体反应即可直接连续化制备多重乳液。与现有方法相比,该发明集成微反应器和等离子体技术开发高效连续流乳液制备装置。一方面,利用微反应器传质传热效率高,过程连续,精准可控等优势强化乳化过程;另一方面,结合等离子体反应活性强,能量集中等特性加剧流动情况。同时,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和活性物质赋予乳液更高的稳定性和一定的杀菌功效,拓宽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综上,该方法在制备多重乳液方面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应用前景。

    图案化构筑纳米线阵列的设备及构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0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7045.4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案化构筑纳米线阵列的设备及构筑方法,包括:氩气瓶,氢气瓶,石英管,石英管内放置石英皿、气相沉积原样品、基板,注射泵配套连接有注射针筒,与外界贵金属化合物溶液容器连通;注射针筒的输出管路与氩气瓶输出管路接通,移动电极位于注射针筒输出管路、氩气瓶输出管路的合并管路输出端,且引入石英管中,移动电极输出端对应位于基板上方,电极移动控制器,控制移动电极定向运动。本发明将可产生微等离子体的毛细管电极组装至可二维移动的移动探头上,从而在材料表面快速一步打印纳米贵金属催化剂利用再利用催化剂的引导作用,配合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图案化生长纳米线阵列。

    一种微流控与等离子体技术耦合制备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78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14027.X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与等离子体技术耦合制备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拉曼光谱检测领域。本装置包括氩气钢瓶、质量流量控制计、注射泵、微流控芯片、导电玻璃板、等离子体电源和镇流器。该方法以贵金属离子溶液为前驱体,氩气为等离子体气体,通过耦合微流控和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技术实现了颗粒均一的贵金属及其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随后将纳米颗粒沉积到硅片表面,可得到纳米颗粒呈均匀单层排列的表面拉曼增强基底。该方法简单高效、绿色安全、不引入其它化学试剂,且得到的表面拉曼基底灵敏度强、重复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