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化产物粘弹性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42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188775.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水化产物粘弹性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带有水泥水化产物的试验材料,该试验材料依次包括支撑层、水溶性牺牲层以及水泥水化产物薄膜层;取装有带孔阵的衬底的试验盒,在试验盒中加入水并没过衬底,将试验材料置于试验盒的水中并使得水泥水化产物薄膜层朝向孔阵中的孔口,牺牲层在水中溶解后,水泥水化产物薄膜从支撑层上掉落在衬底的孔顶上;将衬底从试验盒中取出放到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台上,将探针移到孔中心,对孔顶的水泥水化产物薄膜施加载荷,从而得到水泥水化产物薄膜的粘弹性性能。本发明能够精确地测试水泥水化产物的粘弹性,消除了衬底对水泥水化产物薄膜的微纳测试的不利影响。

    水泥水化产物粘弹性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9426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88775.7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水化产物粘弹性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带有水泥水化产物的试验材料,该试验材料依次包括支撑层、水溶性牺牲层以及水泥水化产物薄膜层;取装有带孔阵的衬底的试验盒,在试验盒中加入水并没过衬底,将试验材料置于试验盒的水中并使得水泥水化产物薄膜层朝向孔阵中的孔口,牺牲层在水中溶解后,水泥水化产物薄膜从支撑层上掉落在衬底的孔顶上;将衬底从试验盒中取出放到原子力显微镜样品台上,将探针移到孔中心,对孔顶的水泥水化产物薄膜施加载荷,从而得到水泥水化产物薄膜的粘弹性性能。本发明能够精确地测试水泥水化产物的粘弹性,消除了衬底对水泥水化产物薄膜的微纳测试的不利影响。

    一种纤维增强材料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充填普通混凝土组合柱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5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00296.5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材料与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充填普通混凝土组合柱,包括超高性能混凝土管,以及包覆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外部的纤维增强材料,以及填充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内腔中的核心现浇混凝土。生产方法,制作超高性能混凝土管,采用湿粘法粘贴纤维增强材料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管外壁,以及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管的内腔中灌入核心现浇混凝土形成组合柱。采用纤维增强材料(FRP)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管共同约束核心现浇混凝土,延缓核心混凝土开裂和侧向膨胀变形,极大提升组合柱的承载力、变形性能、延性;可以大幅减小截面尺寸和减轻自重,进一步提升组合柱的抗震性能;具有更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一种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32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1012370.6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制备水泥水化产物靶材;(2)制备水牺牲层薄膜;(3)采用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水泥水化产物靶材对步骤(2)中得到的水牺牲层薄膜表面进行溅射镀膜,得到水泥水化产物薄膜;(4)将所述步骤(3)的水泥水化产物薄膜置于氢氧化钙饱和水溶液中浸泡,使水牺牲层薄膜水解,得到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其中,所述水泥水化产物为C‑S‑H、AFt或AFm。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水泥水化产物自支撑纳米薄膜均匀单一,尺寸和厚度可控。

    一种快速低能耗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677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10221994.9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nventor: 何真 李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低能耗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以分析纯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分析纯九水硝酸铝Al(NO3)3·9H2O和分析纯一水柠檬酸C6H8O7·H2O为原料,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制成溶液后在50‑65℃搅拌40‑60 min;接着用分析纯浓硝酸HNO3和分析纯浓氨水NH3·H2O调整溶液的pH值为5‑7,继续搅拌10‑20 min;然后将溶液移入高温炉,在氧气O2气氛中加热至500‑510 ℃,恒温2 h;之后把产物取出并磨细作为前驱体备用;取适量前驱体在25‑30 MPa压力下制成薄片;然后将薄片加热至1050‑1150℃,恒温7 h;最后取出置于通风处急冷并磨细,即得到铝酸三钙。本方法所用材料种类少,合成工序简单;其制备周期比溶胶凝胶法减少15‑20 h,烧结温度比固相烧结法低200‑300℃,能源消耗减少约23.8%,具有快速、高效和绿色的优点。

    一种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008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27773.8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武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4 C01F7/164 C04B7/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铝酸三钙的方法,以分析纯碳酸钙CaCO3和分析纯γ相氧化铝γ-Al2O3为原料,球磨后在真空度为(30-50)Pa、脉冲比(ON/OFF)为(6/1-48/8)和轴向压力为(1-3)kN的条件下,控制放电等离子烧结炉的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当样品温度降至(60-90)℃时取出磨细成尺寸小于20μm的颗粒,即得到铝酸三钙。本方法简单方便,合成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10-20)倍,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的优点。

    一种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0271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566443.2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包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醚5~10%,阴离子型活性剂20~30%,载体30~40%,纳米极性硅改性材料30~40%。通过将聚氧乙烯醚和阴离子型活性剂复合在载体上,然后在上述复合物中加入纳米极性硅改性材料均化得到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通过将经计量的砂和石骨料混合均匀,投入水泥、粉煤灰和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拌合水和减水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本发明抗冲耐磨性能好、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工艺参数易控制、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455837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2872.0

    申请日:2015-01-22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性吸水树脂作为混凝土抗冻增强材料的用途,所述改性吸水树脂为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水浴30-50摄氏度,以石油醚作为分散相,重量百分比为0.3%~0.5%的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重量百分比为0.6%~0.8%的过硫酸盐作为引发剂,由重量百分比为80%~90%的丙烯酸单体和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丙烯酰胺共聚制备而成的球形颗粒。该改性吸水树脂的特点表现在:其颗粒细小,颗粒粒径不超过120μm,在不同介质中的吸液速率和吸液能力非常稳定,最大吸液能力不超过自身重量的25倍,在硬化混凝土中产生的微孔直径为原始颗粒的2~3倍,且受Ca2+浓度和pH值的影响大大减小。本发明的改性吸水树脂球形颗粒以干掺方式掺入混凝土,不仅可维持混凝土工作性,而且抗压强度、特别是抗冻性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一种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7027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66443.2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包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氧乙烯醚5~10%,阴离子型活性剂20~30%,载体30~40%,纳米极性硅改性材料30~40%。通过将聚氧乙烯醚和阴离子型活性剂复合在载体上,然后在上述复合物中加入纳米极性硅改性材料均化得到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通过将经计量的砂和石骨料混合均匀,投入水泥、粉煤灰和改性水泥基抗冲耐磨材料,搅拌均匀后,再投入拌合水和减水剂搅拌均匀得到混凝土。本发明抗冲耐磨性能好、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工艺参数易控制、产率高、生产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