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砾石土侵蚀阶段的水力参数及涌水量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5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26321.0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砾石土侵蚀阶段的水力参数及涌水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分级侵蚀原理,计算各级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P和土壤孔隙率n,绘制各级粒径的PSD曲线及在每个侵蚀阶段下的PSD曲线簇;根据PSD曲线中的平均粒径Dj计算土壤颗粒的等效直径Dh,根据等效直径Dh计算土壤颗粒的最小等效孔隙直径d0;根据土壤颗粒含量P计算颗粒侵蚀的临界水力梯度icr;根据土壤孔隙率n及PSD曲线簇中的土壤颗粒的几何参数值,计算渗透系数kh;根据渗透系数kh计算渗流流速v及总渗流量Q,本发明通过计算总渗流量,反推出砾石土侵蚀程度和危险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和保护,进而避免事故发生。

    一种砾石土侵蚀阶段的水力参数及涌水量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5106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0326321.0

    申请日:2021-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砾石土侵蚀阶段的水力参数及涌水量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分级侵蚀原理,计算各级粒径的土壤颗粒含量P和土壤孔隙率n,绘制各级粒径的PSD曲线及在每个侵蚀阶段下的PSD曲线簇;根据PSD曲线中的平均粒径Dj计算土壤颗粒的等效直径Dh,根据等效直径Dh计算土壤颗粒的最小等效孔隙直径d0;根据土壤颗粒含量P计算颗粒侵蚀的临界水力梯度icr;根据土壤孔隙率n及PSD曲线簇中的土壤颗粒的几何参数值,计算渗透系数kh;根据渗透系数kh计算渗流流速v及总渗流量Q,本发明通过计算总渗流量,反推出砾石土侵蚀程度和危险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治理和保护,进而避免事故发生。

    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942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1911007643.8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模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透明容器,透明容器的内部填充有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透明容器的顶部开口,且透明容器的上方设有淋滤装置,透明容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快速流出口连接有液体收集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模拟装置的实验方法以及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模拟装置能突出和增强优势渗流实验效果,通过将制作好的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置于透明容器中,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视化,随时观察优势流的形成;本发明在材料制作、实验过程显现及结果分析均实现模具化和信息化,降低对实验室的要求。

    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79427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1007643.8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模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透明容器,透明容器的内部填充有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透明容器的顶部开口,且透明容器的上方设有淋滤装置,透明容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快速流出口连接有液体收集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模拟装置的实验方法以及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模拟装置能突出和增强优势渗流实验效果,通过将制作好的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置于透明容器中,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视化,随时观察优势流的形成;本发明在材料制作、实验过程显现及结果分析均实现模具化和信息化,降低对实验室的要求。

    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28135U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921780740.6

    申请日:2019-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属于地质工程技术领域。该模拟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可拆卸连接有透明容器,透明容器的内部填充有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透明容器的顶部开口,且透明容器的上方设有淋滤装置,透明容器的底部设有液体快速流出口连接有液体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模拟装置能突出和增强优势渗流实验效果,通过将制作好的裂缝-空隙双渗透介质实验模型置于透明容器中,实现实验过程的可视化,随时观察优势流的形成;本实用新型在材料制作、实验过程显现及结果分析均实现模具化和信息化,降低对实验室的要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