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559055.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的核壳双掺杂纳米粒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向含Tm3+的稀土离子水溶液中加入油酸和十八烯,溶解;(2)将含有NaOH和NH4F的甲醇溶液加入步骤(1)后升温;(3)步骤(2)生成的纳米粒子洗涤后分散在环己烷中;(4)向含Er3+的稀土离子水溶液中加入油酸和十八烯,溶解;(5)将含有NaOH和NH4F的甲醇溶液与步骤(3)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步骤(4)后升温;(6)生成的纳米粒子洗涤后干燥,即得到核壳结构纳米粒子。本发明还研究了热偶能级的光学温度传感特性,并构建温度测量平台,评估其在光纤温度传感器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88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94818.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3C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光LED/LD用荧光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玻璃陶瓷由二氧化硅玻璃基体和LED荧光粉晶粒组成,其制备流程包括以下步骤:将气相法纳米二氧化硅与LED荧光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压片成形,冷等静压致密化,将所得素坯置于低温马弗炉中常规烧结,将所得样品打磨、抛光,得到半透明的荧光玻璃陶瓷。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样品可以有效保留LED荧光粉晶粒的发光特性,热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50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551135.6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9K1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呈现多模激发(254 nm激发下呈现白中泛绿、365 nm激发下呈现浅粉色)、动态发光(265 nm激发下发光颜色由浅粉色逐渐转变成黄绿色)和余辉发光(绿色)的特征。所述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xTb3+,yEu3+:Mg4‑x‑yGa4Ge3O16,x、y为对应元素的摩尔分数,0.01≤x≤0.02,0.02≤y≤0.04。其制备流程为: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各元素的氧化物,研磨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800~1000℃下焙烧2~4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均匀;将所得预制粉体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1200~1400℃下焙烧4~8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均匀,得到目标荧光粉。该荧光粉发光性能独特,难以仿造,在先进防伪领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极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5121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011178505.9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湿型氟化物红色荧光4+粉,包括Mn 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和碱土金属氟化物防水层,碱土金属氟化物防水层包覆在Mn4+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的表面;所述碱土金属氟化物防水层为CaF2、SrF2、BaF2中的一种或一4+种以上的混合物。其制备流程为:将Mn 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置于氟氢化钾水溶液中,充分搅拌,逐滴加入碱土金属盐的水溶液,静置、过滤,将得到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耐湿型氟化物红色荧光粉。本发明在不明显降低发光效率的基础上,显著提高Mn4+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在高湿度环境下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5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51135.6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9K1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防伪荧光粉,呈现多模激发(254 nm激发下呈现白中泛绿、365 nm激发下呈现浅粉色)、动态发光(265 nm激发下发光颜色由浅粉色逐渐转变成黄绿色)和余辉发光(绿色)的特征。所述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xTb3+,yEu3+:Mg4‑x‑yGa4Ge3O16,x、y为对应元素的摩尔分数,0.01≤x≤0.02,0.02≤y≤0.04。其制备流程为:按化学计量比称取各元素的氧化物,研磨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800~1000℃下焙烧2~4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研磨均匀;将所得预制粉体置于马弗炉中,在氧化性气氛下,于1200~1400℃下焙烧4~8 h,随炉自然冷却至室温,研磨均匀,得到目标荧光粉。该荧光粉发光性能独特,难以仿造,在先进防伪领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极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010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73158.X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音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吸音多孔陶瓷具有轻质、高强、孔径小且均匀、低成本等特点,体积密度为1.19~2.07g/cm3,抗压强度为31~64.17MPa,孔径大小为2~500μm,显气孔率为25%~45%,1h吸水率为10%~30%,满足吸音多孔陶瓷的使用要求,且拥有较好的气孔结构。本发明的吸音多孔陶瓷中,90%以上的原料为工业固体固废和农业固废,制备成本低,本发明的吸音多孔陶瓷性能优异,可制作高性能隔音陶瓷砖,为工业固废和农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9302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12409.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发光材料的为黄长石ABC3O7型晶体结构,四方晶系,其化学组成式为BaLa1‑xGa3O7:xBi3+,其中0.05≤x≤0.13。该发光材料的合成方法是按化学计量比分别称取含钡、镧、镓和铋元素的原料,并通过混合研磨、干燥和高温固相烧结得到Bi3+掺杂宽带青光镓酸盐的发光材料。该发光材料在300~400nm范围内呈宽带激发,与近紫外LED芯片良好匹配;在348nm近紫外激发下,发出明亮的宽带青光且具有相对良好的热稳定性,可应用于全可见谱LED照明。
-
公开(公告)号:CN115710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276079.1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包覆难溶性草酸盐的防水型Mn4+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荧光粉的化学式为L2M1‑xF6:xMn4+,L选自Li、Na、K、Rb、Cs中的至少一种,M选自Ge、Si、Ti、Zr、Sn中的至少一种,0.01≤x≤0.10。所述草酸盐的化学式为AC2O4,A选自Mn、Ca、Sr、Ba中的至少一种。其制备流程为:将Mn4+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置于无水乙醇中,充分搅拌,滴入锰、钙、锶或钡盐水溶液,然后滴入草酸水溶液,反应一定时间后静置、过滤,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表面包覆难溶性草酸盐的Mn4+掺杂氟化物红色荧光粉。本发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合批量生产,所得荧光粉的发光性能优异,置于水中数天后的发光强度不降低,可广泛应用于白光LED照明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8092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673156.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4B33/132 , C04B33/16 , C04B33/24 , E04F13/075 , C04B3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音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吸音泡沫陶瓷具有轻质、高强、孔径小且均匀、低成本等特点,体积密度为1.19~2.07g/cm3,抗压强度为3.5~10MPa,孔径大小为2~450μm,显气孔率为25%~60%,1h吸水率为10%~50%,满足吸音泡沫陶瓷的使用要求,且拥有较好的气孔结构。本发明的吸音泡沫陶瓷中,90%以上的原料为工业固体固废和建筑固废,制备成本低,本发明的吸音泡沫陶瓷性能优异,可制作高性能陶瓷隔音砖,为工业固废和建筑废料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59055.2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灵敏度的核壳双掺杂纳米粒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向含Tm3+的稀土离子水溶液中加入油酸和十八烯,溶解;(2)将含有NaOH和NH4F的甲醇溶液加入步骤(1)后升温;(3)步骤(2)生成的纳米粒子洗涤后分散在环己烷中;(4)向含Er3+的稀土离子水溶液中加入油酸和十八烯,溶解;(5)将含有NaOH和NH4F的甲醇溶液与步骤(3)得到的溶液加入到步骤(4)后升温;(6)生成的纳米粒子洗涤后干燥,即得到核壳结构纳米粒子。本发明还研究了热偶能级的光学温度传感特性,并构建温度测量平台,评估其在光纤温度传感器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