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解石-白铅矿固溶体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804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92630.5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淀法合成方解石‑白铅矿混晶固溶体的方法。通过利用碳酸氢铵配制溶液作为基础液,然后以不同摩尔比的四水硝酸钙与无水硝酸铅加入至碳酸氢铵溶液中,得到结晶度高、稳定性好的方解石‑白铅矿混晶固溶体。最后取适量方解石‑白铅矿固溶体在温度为25℃,三种不同的溶液中进行溶解,掌握铅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富集的规律。相较于传统沉淀法合成的方解石‑白铅矿而言,利用该方法合成的方解石‑白铅矿系列固溶体具有低成本,易操控,能够实现铅在环境中的长期稳定化推存等优点。

    一种硫酸盐固化铅制备硬石膏-铅矾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1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4563.X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盐固化铅制备硬石膏‑铅矾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用硫酸钠与硝酸钙和硝酸铅反应得到含铅石膏固溶体,通过调节铅的浓度将其纳入硫酸钙的晶体结构中,从而去除环境中溶解的有毒金属铅。固化机理为新的固相在矿物基底上形成一个连续的、均匀的层时,有毒金属的溶解会受到显著的阻碍。将得到含铅石膏系列固溶体,高温脱去水分子后制得的硬石膏‑铅矾,可以实现对有毒金属铅的封存。应用时,取适量硬石膏‑铅矾系列固溶体,于25℃条件下,以及三种不同的水溶液中进行溶解,了解硬石膏‑铅矾系列固溶体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过程的演变。利用该方法得到的硬石膏‑铅矾系列固溶体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易控制等优点。

    一种硬石膏-天青石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1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4574.8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石膏‑天青石固溶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以硝酸钙溶液和硝酸锶溶液按不同配比制成混合溶液,以硫酸钠溶液作为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生成含锶石膏,煅烧后得到硬石膏‑天青石系列固溶体。应用时,取适量硬石膏‑天青石系列固溶体,室温下置于三种不同的水溶液中进行溶解,探索含锶硫酸盐固溶体在水溶液中的分配规律。利用该方法得到的硬石膏‑天青石系列固溶体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结晶度高等优点。其中,在共沉淀实验过程中,混合溶液中锶的去除率接近100%。

    一种碳酸盐固化锌和铅制备菱锌矿-白铅矿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91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54572.9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固化制备菱锌矿‑白铅矿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以硝酸铅溶液和硝酸锌溶液按不同配比制成混合溶液,以碳酸氢铵溶液作为沉淀剂。将沉淀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反应过程通入适当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控制混合溶液的配比、沉淀剂的滴加速度、反应温度和陈化时间,得到菱锌矿‑白铅矿系列固溶体。应用时,取适量菱锌矿‑白铅矿系列固溶体,于25℃条件下,以及三种不同的水溶液中进行溶解,了解菱锌矿‑白铅矿系列固溶体在水溶液中相互作用过程的演变。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菱锌矿‑白铅矿系列固溶体具有制备成本低,实验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其中,菱锌矿去除了水溶液中90%以上的锌,而白铅矿对水溶液中铅的去除率接近100%。

    一种水浴共热制备方解石-菱镍矿固溶体的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46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7233.4

    申请日:202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浴共热制备方解石‑菱镍矿固溶体的方法和应用。该方法用硝酸钙溶液和硝酸镍溶液配比成相应的摩尔比作为混合溶液,用碳酸氢铵作为基础溶液。通过将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相应配比的混合溶液中,并控制其反应温度、搅拌速度,调整保温时间、陈化时间,以此得到不同摩尔比的方解石‑菱镍矿固溶体。最后取适量合成的方解石‑菱镍矿固溶体系列,于25℃条件下,三种不同的水溶液中进行溶解,来研究在水环境中方解石‑菱镍矿固溶体镍的溶出、迁移和转化规律及其稳定性。该方法得到的方解石‑菱镍矿固溶体具有结晶度高、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易实现的特点。

    一种生物炭基砷去除功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9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65014.7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去除砷的方法。制备方法如下:(1)将茶叶渣晾干、破碎,升温至500~600℃,保温2~3h,停止加热,研磨过筛备用;(2)将步骤(1)所得生物炭加至海藻酸钠水溶液中,搅拌3~4h,然后缓慢滴入氯化钙水溶液中,滴加过程中继续搅拌6~8h,过滤后水洗,真空干燥备用;(3)将步骤(2)所得产物加至纤维二糖脂水溶液中,静置3~4h,超声30~60min,过滤,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生物炭基功能材料对土壤中的有效砷能够维持高效而持久的吸附及固定作用,并且成分材料天然,对土壤中的营养及微量元素不会产生影响,进而不会影响种植作物的生长,并能有效降低种植作物中砷的含量。

    一种电驱动强化去除土壤中砷污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1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65015.1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一种电驱动强化去除土壤中砷污染的方法,通过将砷污染土壤利用电驱动强化的装置,使得砷污染土壤中的砷通过迁移转化和吸附等原理最终从土壤中去除达到高效原位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目的。该方法利用电驱动强化技术,通过使土壤中的砷电迁移提高了砷在污染土壤中的去除率,同时将砷迁移至电驱动强化的装置处避免了二次污染,并且易于更换,大大提高了砷的去除率。该方法修复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具有在砷污染矿山、砷污染化工土壤田地等现场的实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