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758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95942.1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9K5/14 , C01B32/168 , C01B32/19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苝酰亚胺衍生物功能化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是由高度取向的层状石墨烯与苝酰亚胺衍生物通过π-π堆叠作用,以及一维的多壁碳纳米管搭桥形成纵向的搭桥增强网络。其制备方法为:(1)将质量比为(90~75):(10~25):(0.1~0.3)的石墨烯/碳纳米管/苝酰亚胺衍生物在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超声波分散均匀,抽滤成膜;(2)将步骤(1)得到的薄膜在机械压力8~15MPa,压制时间为5~10min下压制,即可得到该复合导热薄膜。本发明的复合导热薄膜不仅纵向导热系数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且力学性能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克服了现有石墨烯薄膜纵向导热系数低,力学性能差的特点,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009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98628.1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阻燃耐热剑麻纤维素薄膜的制备方法。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三聚氰胺制备双螺磷三聚氰胺盐;在烧瓶中加入N-甲基咪唑、氯代烷,在N2保护下于60℃反应48h后,将温度冷却至室温静置2h;加入蒸馏水并升温至70℃;再取双螺磷三聚氰胺盐加入其中,恒温70℃反应1h,并加入15~100 mg去质子剂。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再在0℃下静置48h。过滤,结晶产物用蒸馏水洗涤直至滤液呈中性。在60℃下烘干得到带电子的五元环阻燃剂;取20g剑麻纤维,5g氯乙酸制备剑麻纤维素纳米微晶;取0.02~0.08g的石墨烯,将其分散在蒸馏水中,再加入0.1~0.3g五元环阻燃剂,将混合液在70℃下超声反应1.5h,待反应结束后,抽滤成膜,即制得石墨烯基阻燃耐热剑麻纤维素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96461.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苝酰亚胺功能化石墨烯/剑麻纤维素纳米微晶复合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是利用石墨烯与苝酰亚胺的π-π堆叠作用,有效解决石墨烯在纤维素纳米微晶基体中的分散性,进而提高石墨烯在纤维素纳米微晶复合导热薄膜的导热通路。其制备方法包括:(1)取质量比为(10~90):(90~10)的苝酰亚胺功能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和剑麻纤维素纳米微晶,混合,超声波分散均匀,搅拌,抽滤成膜;(2)将步骤(1)得到的薄膜在机械压力为10~15MPa,压制时间为5~20min下压制,即可得到苝酰亚胺功能化石墨烯/剑麻纤维素纳米微晶复合导热薄膜。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导热系数高、环保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有望在热界面材料及其它电子产品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8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95925.8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9K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生层状石墨烯/苝酰亚胺衍生物导热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具有类似贝壳状的“砖块-泥浆”层状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1)取质量比为50:(0.5~25)的石墨烯水分散液和苝酰亚胺衍生物,混合,搅拌,超声波分散均匀,抽滤成膜;(2)将步骤(1)得到的薄膜在机械压力为8~15MPa,压制时间为5~10min下压制,即可得到石墨烯/苝酰亚胺衍生物导热薄膜。本发明利用苝酰亚胺衍生物与石墨烯的π-π堆叠作用,构筑了类似于贝壳“砖块-泥浆”层状结构,提高了层状石墨烯/苝酰亚胺衍生物导热薄膜的纵向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导热系数高、环保及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热界面材料及其它电子产品领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