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9321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03512.6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部件的共用化、抑制成本上升的连接器。连接器具备能相互嵌合的第1连接器(10)和第2连接器(11)。第1连接器(10)具有第1内导体(13)、第1外导体(16)、第1外导体盖(17)以及第1介电体(15)。第2连接器(11)具有第2内导体(14)、第2外导体(21)、第2外导体盖(17)以及第2介电体(19)。第2外导体具有与第1外导体在径向重叠的第2外导体连接部(34)。第1外导体具有第1外导体主体部、将第2外导体连接部的外周覆盖并与第2外导体连接部接触的第1外导体连接部、以及从第1外导体连接部到第1外导体主体部缩径的缩颈部。第1外导体盖和第2外导体盖具有相互相同的形状。

    屏蔽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屏蔽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9330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02888.5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提供一种缓和阻抗的不匹配的屏蔽连接器。屏蔽连接器具备:具有阳侧内导体(20)、阳侧介电体(30)以及阳侧外导体(40)的阳侧连接器(10);和具有阴侧内导体(60)、阴侧介电体(70)以及阴侧外导体(80)的阴侧连接器(50),在阳侧连接器和阴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阳侧介电体的阳侧嵌合面(33)和阴侧介电体的阴侧嵌合面(73)对置,阳侧内导体的细长的突片(22)从阳侧嵌合面突出并插入到阴侧内导体,在阳侧介电体中的阳侧嵌合面侧的端部形成有将突片的基端部(23)包围的减薄部(34),减薄部形成为将阳侧介电体的外表面切口的形状,在阴侧外导体形成有将减薄部的外表面以靠近的状态覆盖的阻抗调整部(87)。

    基板用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2276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954900.X

    申请日:2021-08-19

    Inventor: 松田英一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实现薄型化。基板用连接器(A)具备装配于电路基板(P)的壳体(10)、和装配于壳体的第1端子零件(21)及第2端子零件(31),第1端子零件及第2端子零件具有从壳体中与电路基板对置的对置面(15)突出并表面安装于电路基板的第1基板连接部(22)及第2基板连接部(32),第1基板连接部及第2基板连接部为向相对于电路基板和对置面的对置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形态,在对置面中与第1基板连接部及第2基板连接部对置的区域形成有比对置面中与第1基板连接部及第2基板连接部不对置的区域凹陷的形态的治具收纳部(16)。

    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12279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960015.2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减小在端子零件被拉拽时在矛状部产生的剪切应力。连接器具备:壳体(10),具有端子收纳室(11);端子零件(30),具有卡止孔(35),从壳体(10)的后方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1);以及矛状部(20),防止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1)的端子零件(30)脱离,矛状部(20)具有:主体部(21),为向前方悬臂状延伸的形态,能够向与端子零件(30)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弹性移位;和突起部(25),从主体部(21)向端子零件(30)侧突出,在端子零件(30)插入到端子收纳室(11)时进入卡止孔(35)内,突起部(25)的宽度尺寸小于卡止孔(35)的宽度尺寸,主体部(21)的最大宽度尺寸大于突起部(25)的宽度尺寸,在主体部(21)中与突起部(25)相连的部位形成有宽度尺寸朝向突起部(25)逐渐减小的引导部(2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