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60057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80025123.0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2 , B21C37/02 , B21K23/00 , F28F3/048 , F28F13/02 , F28F13/187 , F28F21/08 , Y10T29/4935 , Y10T428/123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发生泡核沸腾且传热性非常优异的换热用的金属板。在本发明的换热用的金属板中,形成具有相对于金属板的板厚为10%以下且5μm以上的深度(h1)的凹部(2)。至少在凹部(2)的底角部(6)形成裂缝部(7)。裂缝部(7)通过使凹部(2)的底角部(6)沿着厚度方向发生缺失而构成。发生缺失的一面与发生缺失的另一面所形成的角度θ为90度以下。而且,裂缝部(7)通过使晶粒(9)发生缺失而形成。通过将在加工辊(12)的表面形成的加工部(14)向移送中的金属板(1)的表面按压,而在该金属板(1)的表面形成凹部(2)。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2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42807.0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 B21C37/02 , B21K23/00 , F28F3/04 , F28F3/044 , F28F3/046 , F28F13/02 , F28F13/12 , F28F21/08 , F28F21/0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4)的母板材由在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在对平板材(1)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4)。由凸部的高度(μm)×[凹部的宽度(μm)/相邻的凸部的间距(μm)]定义的形状参数G1为85μm以下。另外,关于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4)的母板材,由凸部的高度(μm)×[凹部的宽度(μm)/相邻的凸部的间距(μm)/凸部的角度(deg)]定义的形状参数G2为0.94μm/de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890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180013976.7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被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的板件的热交换用的板件的原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件(4)的原板材(2)由在表面上形成有凹部及凸部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且在实施了作为后续处理的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件(4)。当凸部(5)的高度为Rz(μm),凹部(6)的宽度为L(μm),相邻的凸部(5)之间的间距为P(μm)时,以由(Rz×L/P)定义的形状参数成为12μm以下的方式形成凹部(6)及凸部(5)。
-
公开(公告)号:CN111108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880061319.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板所用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其中,表面并列且交替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以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280389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180013976.7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被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的板件的热交换用的板件的原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件(4)的原板材(2)由在表面上形成有凹部及凸部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且在实施了作为后续处理的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件(4)。当凸部(5)的高度为Rz(μm),凹部(6)的宽度为L(μm),相邻的凸部(5)之间的间距为P(μm)时,以由(Rz×L/P)定义的形状参数成为12μm以下的方式形成凹部(6)及凸部(5)。
-
公开(公告)号:CN1187153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80021457.8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合金材料,即使在加工时施加了应变的情况下,也能够形成高温耐久性优异的钛合金零件。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钛合金材料,含有Al:0.2质量%以上且0.5质量%以下、Si:0.3质量%以上且0.6质量%以下,由下式1表示的Mo当量[Mo]eq为0.35以上,余量是T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Mo]eq=[Mo]+[Ta]/5+[Nb]/3.6+[W]/2.5+[V]/1.5+1.25[Cr]+1.25[Ni]+1.7[Mn]+1.7[Co]+2.5[Fe]…1其中,上式1中的[X]意思是钛合金材料中的元素X的含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083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80061319.1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内置于板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板所用的金属制基础板材,其中,表面并列且交替具备多个带状的第一区域和多个带状的第二区域,带状的上述第一区域,具有与纵长方向的交角为10度以上并在25度以下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突条,带状的上述第二区域,具有以横宽方向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相对的角度而大体平行且大体等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突条,上述第一区域与上述第二区域,隔着间隙区域被大体等间隔地隔离,以上述第一区域和上述第二区域的纵长方向的一方作为下游方向时,上述多个第一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一端部与上述多个第二突条的下游侧的第二端部在纵长方向上彼此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12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2807.0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 B21C37/02 , B21K23/00 , F28F3/04 , F28F3/044 , F28F3/046 , F28F13/02 , F28F13/12 , F28F21/08 , F28F21/086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4)的母板材由在表面形成有微细的凹凸的钛制的平板材(1)构成,在对平板材(1)实施冲压加工后成为热交换用板(4)。由凸部的高度(μm)×[凹部的宽度(μm)/相邻的凸部的间距(μm)]定义的形状参数G1为85μm以下。另外,关于本发明的热交换用板(4)的母板材,由凸部的高度(μm)×[凹部的宽度(μm)/相邻的凸部的间距(μm)/凸部的角度(deg)]定义的形状参数G2为0.94μm/de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460057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5123.0
申请日:2010-06-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02 , B21C37/02 , B21K23/00 , F28F3/048 , F28F13/02 , F28F13/187 , F28F21/08 , Y10T29/4935 , Y10T428/123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发生泡核沸腾且传热性非常优异的换热用的金属板。在本发明的换热用的金属板中,形成具有相对于金属板的板厚为10%以下且5μm以上的深度(h1)的凹部(2)。至少在凹部(2)的底角部(6)形成裂缝部(7)。裂缝部(7)通过使凹部(2)的底角部(6)沿着厚度方向发生缺失而构成。发生缺失的一面与发生缺失的另一面所形成的角度θ为90度以下。而且,裂缝部(7)通过使晶粒(9)发生缺失而形成。通过将在加工辊(12)的表面形成的加工部(14)向移送中的金属板(1)的表面按压,而在该金属板(1)的表面形成凹部(2)。
-
公开(公告)号:CN302015674S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30061202.9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热交换器用板材。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实现热交换。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设计1主视图。5.本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包括同一产品的4项相似外观设计,其中设计1为基本外观设计。6.各外观设计产品在主视图中向四方连续无限定边界。7.各设计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对称,故省略各设计右视图。8.设计2仰视图与俯视图相对称,故省略设计2仰视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