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送风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62233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80037926.X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一种吹出空气的离心送风机,具备旋转轴(14)、外转子(161)、以及涡轮风扇(18)。涡轮风扇具有多片叶片(52)、护罩环(54)、另一端侧侧板(60)、以及筒部。筒部相比于另一端侧侧板位于涡轮风扇的径向的内侧,并且固定于在筒部的内周侧配置的外转子。外转子中的轴向的一侧的表面构成转子引导面,该转子引导面对朝向在多片叶片中的相邻的叶片之间形成的叶片间流路的空气流进行引导。多片叶片各自具有位于比筒部靠径向的内侧的前缘侧部分。在外转子的转子接触部与前缘侧部分的叶片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转子引导面的径向上的外侧端部在轴向上位于与筒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筒端部相同的位置。

    具有被容置在流体通路中的叶片的再生泵

    公开(公告)号:CN1296623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10068214.9

    申请日:2004-08-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3/008

    Abstract: 再生泵的壳体(4)形成引导流体的环形流体通路(2)。叶轮(5)被可转动地容置在壳体(4)内,并具有多个沿周向一个一个地被设置的叶片(3),从而当叶轮(5)转动时,向流体通路(2)内的流体提供动能。再生泵满足关系0.60≤b/a≤0.76,其中“a”是每个叶片(3)的轴向宽度,“b”是总轴向距离,是叶片(3)的第一轴侧外边缘(3a)和相对的流体通路(2)的第一轴向侧内壁(2a)之间的第一轴向距离与叶片(3)的第二轴侧外边缘(3b)和相对的流体通路(2)的第二轴向侧内壁(2b)之间的第二轴向距离之和。

    离心式送风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56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80075975.1

    申请日:2019-10-03

    Abstract: 从内外气箱(10)向分离筒(60)的空气导入板(61)流动的空气通过分离筒(60)的筒状部(63)的内侧,并经由叶轮(30)而向下通风路(46)流动。另外,从内外气箱(10)向除了分离筒(60)的空气导入板(61)以外的区域流动的空气通过分离筒(60)的筒状部(63)的外侧,并经由叶轮(30)而向上通风路(45)流动。这里,定义供空气从内外气箱(10)向上通风路(45)流动的流路中的包含空气导入板(61)的外缘(64)且与叶轮(30)的旋转轴(301)平行的假想平面(VS)。在假想平面(VS)上的流路截面中,将隔着分离筒(60)的靠近鼻部(41)侧的流路截面称为第一开口部(71),并将远离鼻部(41)侧的流路截面称为第二开口部(72)。第二开口部(72)的流路截面积构成为比第一开口部(71)的流路截面积大。

    离心送风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62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780037926.X

    申请日:2017-06-08

    Abstract: 一种吹出空气的离心送风机,具备旋转轴(14)、外转子(161)、以及涡轮风扇(18)。涡轮风扇具有多片叶片(52)、护罩环(54)、另一端侧侧板(60)、以及筒部(56)。筒部相比于另一端侧侧板位于涡轮风扇的径向的内侧,并且固定于在筒部的内周侧配置的外转子。外转子中的轴向的一侧的表面构成转子引导面(164),该转子引导面对朝向在多片叶片中的相邻的叶片之间形成的叶片间流路的空气流进行引导。多片叶片各自具有位于比筒部靠径向的内侧的前缘侧部分。在外转子的转子接触部与前缘侧部分的叶片接触部接触的状态下,转子引导面的径向上的外侧端部在轴向上位于与筒部的轴向的一侧的筒端部相同的位置。

    离心式送风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56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80075975.1

    申请日:2019-10-03

    Abstract: 从内外气箱(10)向分离筒(60)的空气导入板(61)流动的空气通过分离筒(60)的筒状部(63)的内侧,并经由叶轮(30)而向下通风路(46)流动。另外,从内外气箱(10)向除了分离筒(60)的空气导入板(61)以外的区域流动的空气通过分离筒(60)的筒状部(63)的外侧,并经由叶轮(30)而向上通风路(45)流动。这里,定义供空气从内外气箱(10)向上通风路(45)流动的流路中的包含空气导入板(61)的外缘(64)且与叶轮(30)的旋转轴(301)平行的假想平面(VS)。在假想平面(VS)上的流路截面中,将隔着分离筒(60)的靠近鼻部(41)侧的流路截面称为第一开口部(71),并将远离鼻部(41)侧的流路截面称为第二开口部(72)。第二开口部(72)的流路截面积构成为比第一开口部(71)的流路截面积大。

    离心送风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71310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80012868.5

    申请日:2017-02-09

    Abstract: 离心送风机具备具有护环(54)的离心风扇和外壳。外壳具有覆盖护环(54)的轴向的一侧的面的罩部。罩部具有凹部(223),该凹部(223)在与护环(54)相对的罩相对面上呈圆周状配置。护环(54)具有至少一个突出部,该至少一个突出部设置于与罩部相对的环相对面。在突出部位于凹部(223)的内部的状态下,在罩部与护环之间形成有间隙(G1)。护环(54)中的径向上的内侧的环内周端部(541)与罩部的最短距离(c1)比突出部的表面与凹部(223)的表面的最短距离(b1)大。

    离心式送风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488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6644.5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在离心式送风机(1)的送风壳体(10、10A~10E)的内部在与离心风扇(20、20A~20C、20E)的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旋转轴(20a)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13)。排出空气流路(13)包含接近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并且,在将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Lb)、将离心风扇(20、20A~20C、20E)的后缘部(21b)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Lf)时,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的轴向上的长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为风扇高度(Lf)以下。

    离心式送风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4883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680026644.5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在离心式送风机(1)的送风壳体(10、10A~10E)的内部在与离心风扇(20、20A~20C、20E)的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相比更靠近空气流下游侧的位置形成有向旋转轴(20a)的径向外侧延伸的排出空气流路(13)。排出空气流路(13)包含接近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并且,在将各叶片(21)的后缘部(21b)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叶片高度(Lb)、将离心风扇(20、20A~20C、20E)的后缘部(21b)的轴向上的长度设为风扇高度(Lf)时,接近空气流路(131、131A~131C)的轴向上的长度(La)为叶片高度(Lb)以上且为风扇高度(Lf)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