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2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80025251.2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加见祐一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对第一制热模式与第二制热模式进行切换的制热切换部(50a),第一制热模式由加热用热交换器(41)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第二制热模式由冷凝器(12)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热交换调整部(80、26、27、35B),热交换调整部对冷凝器(12)中高压制冷剂与送风空气的热交换量进行调整;以及热交换控制部(50b、50c、50d),热交换控制部对热交换调整部(80、26、27、35B)进行控制。在制热切换部(50a)从第一制热模式切换到第二制热模式时,热交换控制部(50b、50c、50d)对热交换调整部(80、26、27、35B)进行如下控制:冷凝器(12)的制冷剂温度在由加热用热交换器(41)加热的通过冷凝器(12)之前的送风空气的温度以下的条件成立的话,冷凝器(12)中高压制冷剂与送风空气的热交换量变少。
-
公开(公告)号:CN118355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80080420.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Abstract: 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分支部(12a)、加热部(13)、加热部侧减压部(14a、14c)、旁通通路(21c)、旁通侧流量调节部(14d)、旁通(21c)合流部(12f)、以及调节能力判定部(S3)。并且,当通过调节能力判定部(S3)判定为加热部侧减压部(14a、14c)和旁通侧流量调节部(14d)中的一方的流量调节能力为基准调节能力以下时,使加热部侧减压部(14a、14c)和旁通侧流量调节部(14d)中的另一方的节流开度成为上限开度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07684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80068029.6
申请日:2022-10-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分支部(12a)、加热部(13、30)、加热部侧减压部(14c、14e)、旁通通路(21a)、旁通侧流量调节部(14d)、混合部(12f)、决定作为加热对象物的对象物温度(TAV)的目标值的目标温度(TAO)的目标温度决定部(S3)、以及决定作为制冷剂的吸入制冷剂压力(Ps)的目标值的目标低压(Ps)的目标低压决定部(S11)。并且,在对加热对象物进行加热的热气模式的执行时,当对象物温度(TAV)比目标温度(TAO)低时,执行使流入加热部(13、30)的制冷剂的排出制冷剂压力(Pd)上升的高压上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43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80064100.3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5B1/00
Abstract: 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分支部(12a)、加热部(13)、加热部侧减压部(14c)、旁通通路(21a)、旁通侧流量调整部(14d)、混合部(12f)以及目标高低压差决定部(S11)。目标高低压差决定部(S11)决定目标高低压差(ΔPO),该目标高低压差(ΔPO)是从排出制冷剂压力(Pd)减去吸入制冷剂压力(Ps)而得到的高低压差(ΔP)的目标值。并且,控制压缩机、加热部侧减压部以及旁通侧流量调整部中的至少一个的工作,以使得高低压差(ΔP)接近目标高低压差(ΔPO)。
-
公开(公告)号:CN119731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60547.8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在串联除湿制热模式下,切换为以下的制冷剂回路: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按照加热部(13、40)、室外侧减压部(14a)、室外热交换部(15)、室内侧减压部(14b)、室内蒸发部(18)、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进行循环。另外,在热气除湿制热模式下,切换为以下的制冷剂回路:从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按照上游侧分支部(12a)、加热部(13、40)、室内侧减压部(14b)、室内蒸发部(18)、合流部(12g、12h)、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进行循环,而且,按照上游侧分支部(12a)、加热部(13、40)、迂回侧减压部(14c)、合流部(12g、12h)、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进行循环,并且按照上游侧分支部(12a)、旁通通路(21c)、合流部(12g、12h)、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顺序进行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8679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80021145.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泵循环装置具备:压缩机(11);分支部(12a);将由分支部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作为热源来加热加热对象物的加热部(13、30、131);使从加热部流出的所述制冷剂减压的加热部侧减压部(14a、14b、14c);供由分支部分支出的另一方的制冷剂流通的旁通通路(21c);旁通侧流量调节部(14d);及合流部(12f)。在将从合流部(12f)的流出口到压缩机(11)的吸入口的吸入侧流路(21d)的长度定义为吸入侧流路长度L1时,吸入侧流路长度L1为缓和距离Lv以上。缓和距离Lv是为了使在合流部(12f)混合后的制冷剂成为均质状态所需的流路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2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5251.2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nventor: 加见祐一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对第一制热模式与第二制热模式进行切换的制热切换部(50a),第一制热模式由加热用热交换器(41)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第二制热模式由冷凝器(12)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热交换调整部(80、26、27、35B),热交换调整部对冷凝器(12)中高压制冷剂与送风空气的热交换量进行调整;以及热交换控制部(50b、50c、50d),热交换控制部对热交换调整部(80、26、27、35B)进行控制。在制热切换部(50a)从第一制热模式切换到第二制热模式时,热交换控制部(50b、50c、50d)对热交换调整部(50b、50c、50d)进行如下控制:冷凝器(12)的制冷剂温度在由加热用热交换器(41)加热的通过冷凝器(12)之前的送风空气的温度以下的条件成立的话,冷凝器(12)中高压制冷剂与送风空气的热交换量变少。
-
公开(公告)号:CN115122874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027642.7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2
Abstract: 车用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放热器;设有室外热交换器和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流路;设有前蒸发器和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流路;设有冷媒‑水热交换器和第三电子膨胀阀的第三流路;设有第一电磁阀的旁通管路;设有第二电磁阀的连通管路;以及储液罐;通过使混有润滑油的冷媒循环流动来运行第一至第三模式的任意一种;第一模式下,第一、第三流路并联流通冷媒;第二模式下,第一、第二流路并联流通冷媒;第三模式下,冷媒在流经第一流路后第二、第三流路并联流通冷媒;还包括控制器;在第一至第三模式下,以并联形式流通冷媒的多条流路中的一部分发生囤油时,控制器执行回油控制关闭并联形式流通冷媒的多条流路中的其它流路上的电子膨胀阀。
-
公开(公告)号:CN11948734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80051431.8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减压部(14、142)、蒸发部(15)、减压控制部(20b)、压力检测部(21a)以及温度检测部(21b)。压力检测部(21a)检测蒸发部(15)的出口侧制冷剂的出口侧压力(Pe)。温度检测部(21b)检测蒸发部(15)的出口侧制冷剂的出口侧温度(Te)。减压控制部(20b)至少使用出口侧压力(Pe)和对出口侧温度(Te)进行了延迟处理的延迟出口侧温度(Ted)来控制减压部(14、142)的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92366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680045427.0
申请日:2016-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热泵系统包含压缩并排出制冷剂的压缩机(13)、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部(17、18)、使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的室外器(16)、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5)、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14)、内部热交换器(20)、将制冷剂分离为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储液器(19)、对供制冷剂流动的路径进行变更的流路变更部(21、22、23、25)。内部热交换器具有供高压的制冷剂流动的高压流路(20a)和供低压的制冷剂流动的低压流路(20b),并且使在高压流路流动的制冷剂与在低压流路流动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流路变更部对制冷路径和制热路径进行变更。根据该热泵系统,能够提高制冷性能和制热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