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377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35190.6

    申请日:2013-01-3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使得能够方便地搬入乘客输送装置的主体。本发明的乘客输送装置具有主体框架和设置在主体框架内部的多个构成部件。主体框架由在其长边方向上以可分离的方式连结的多个框架构成。多个框架包括设置在长边方向的一端侧的第一框架、设置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的第二框架以及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的一个以上的第三框架。第一框架由在其长边方向上以可分离的方式连结的两个以上的单元框架构成。上述两个以上的单元框架包括安装有驱动装置和控制面板作为构成部件的第一单元框架和安装有终端齿轮和导轨作为所述构成部件的第二单元框架,在第一单元框架内的驱动装置和第二单元框架内的终端齿轮上卷绕有链条。

    乘客传送设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10914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298650.X

    申请日:2012-08-21

    Abstract: 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在将新设框架设置在原有框架中时,能够扩大新设框架内的空间。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新设框架(3)和设置在新设框架(3)内的结构部件,新设框架(3)以整体或者一部分配置在原有框架内部的方式设置,并且在自身的内部具有空间,原有框架是原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部件已经被拆除的框架,在新设框架(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从新设框架(3)伸出的支撑体(4、5),支撑体(4、5)配置在原有框架(1)上,使得新设框架(3)设置在原有框架(1)上。

    乘客传送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0377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58293.4

    申请日:2013-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中间支承构件因框体与建筑结构物之间的框体在宽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而受到损伤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1)具有框体(2)、多个梯级(5)、第一承重梁(12)、第二承重梁(13)以及中间支承构件(7)。中间支承构件(7)具有支承框体(2)的支承柱(31A、31B)以及可动机构(32A、32B、33A、33B)。可动机构(32A、32B、33A、33B)将支承柱(31A、31B)支承成能够在框体(2)的宽度方向(Y)上位移。

    乘客传送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0912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95825.1

    申请日:2012-08-17

    Abstract: 提供一种技术,其在利用原有主体框架设置新的乘客传送设备时,对新设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方面的限制少,能够提高乘客传送设备翻新时的作业性。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比原有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部件已被拆除的主体框架即原有主体框架(1)体积小的新设主体框架(11),新设主体框架(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设置有承重梁(12E、13E),承重梁(12E、13E)配置在原有主体框架(1)上,并且新设主体框架(11)设置在原有主体框架(1)内。乘客传送设备的新设主体框架(11)的倾斜角度与原有主体框架(1)的倾斜角度相等,新设主体框架(11)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14)具有能够从上方进行作业的支撑体(50),支撑体(50)由原有主体框架(1)的上表面支撑。

    乘客传送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59123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210532106.7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提供一种适合于对导轨构件进行更换的翻新方法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沿着乘客传送方向设置的框架;前轮导轨,其沿着乘客传送方向设置在框架内,用于引导呈环状连接且进行循环移动的梯级的前轮;以及后轮导轨,其沿着乘客传送方向设置在框架内,用于引导梯级的后轮。后轮导轨具有用于将梯级的后轮朝向乘客传送方向的出口侧引导的去路侧后轮导轨和用于使梯级的后轮朝向乘客传送方向的入口侧返回的返路侧后轮导轨,用于使梯级的移动方向反向的反向导轨通过转动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去路侧后轮导轨的端部或者返路侧后轮导轨的端部。

    乘客传送设备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1091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298650.X

    申请日:2012-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该乘客传送设备在将新设框架设置在原有框架中时,能够扩大新设框架内的空间。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新设框架(3)和设置在新设框架(3)内的结构部件,新设框架(3)以整体或者一部分配置在原有框架内部的方式设置,并且在自身的内部具有空间,原有框架是原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部件已经被拆除的框架,在新设框架(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从新设框架(3)伸出的支撑体(4、5),支撑体(4、5)配置在原有框架(1)上,使得新设框架(3)设置在原有框架(1)上。

    乘客传送设备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63076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343226.7

    申请日:2013-08-08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不会漏油的结构,使得在现场对乘客传送设备的分割后搬入现场的上部框架进行组装时,不需要对上部框架的接油盘进行焊接就能够防止漏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供驱动装置设置的上部框架(3)及下部框架(5)。上部框架是在规定的分割位置被分割成上部水平框架(3a)和上部倾斜框架(3b)的结构。安装在上部框架底部的上部框架用接油盘(20)具有安装在上部水平框架侧的上部水平框架侧接油盘(30)和安装在上部倾斜框架侧的上部倾斜框架侧接油盘(40),并且形成为上部倾斜框架侧接油盘从外侧与上部水平框架侧接油盘在分割位置处重叠的结构。

    乘客传送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6307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43226.7

    申请日:2013-08-08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一种不会漏油的结构,使得在现场对乘客传送设备的分割后搬入现场的上部框架进行组装时,不需要对上部框架的接油盘进行焊接就能够防止漏油。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供驱动装置设置的上部框架(3)及下部框架(5)。上部框架是在规定的分割位置被分割成上部水平框架(3a)和上部倾斜框架(3b)的结构。安装在上部框架底部的上部框架用接油盘(20)具有安装在上部水平框架侧的上部水平框架侧接油盘(30)和安装在上部倾斜框架侧的上部倾斜框架侧接油盘(40),并且形成为上部倾斜框架侧接油盘从外侧与上部水平框架侧接油盘在分割位置处重叠的结构。

    乘客传送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591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10532106.7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提供一种适合于对导轨构件进行更换的翻新方法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沿着乘客传送方向设置的框架;前轮导轨,其沿着乘客传送方向设置在框架内,用于引导呈环状连接且进行循环移动的梯级的前轮;以及后轮导轨,其沿着乘客传送方向设置在框架内,用于引导梯级的后轮。后轮导轨具有用于将梯级的后轮朝向乘客传送方向的出口侧引导的去路侧后轮导轨和用于使梯级的后轮朝向乘客传送方向的入口侧返回的返路侧后轮导轨,用于使梯级的移动方向反向的反向导轨通过转动构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去路侧后轮导轨的端部或者返路侧后轮导轨的端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