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46378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610550368.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IPC: B24D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砂轮(10),具备圆板状部件(13)和配置于圆板状部件的外周面的磨石层(16),磨石层(16)的磨削面(17)具备圆筒磨削面(17a)、端部磨削面(17b)以及角部磨削面(17c),磨石层(16)具备:具备角部磨削面(17c)的一部分以及圆筒磨削面的圆筒部磨石层(21);以及具备角部磨削面中的其他部分以及端部磨削面(17b)且性状与圆筒部磨石层不同的端部磨石层(22),圆筒部磨石层和端部磨石层(22)构成为,以相对于旋转轴线(CL)具有预先设定的倾斜(α)的方式接合各边界面(21a、22a)彼此而形成接合面(23),接合面从角部磨削面内的规定的位置朝向磨石层(16)的内部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000B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610523360.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圆筒磨削方法以及圆筒磨床。圆筒磨削方法在工件的直径达到粗设定值(D1)之前进行粗磨削,接着粗磨削,对工件的外周面的从真圆起算的形状缺陷量进行测量,并在工件直径达到第一精加工设定值(D2)之前进行第一精磨削。根据第一精磨削工序((T2(i)~T3(i)))中从第一精磨削工序的开始时刻(T2(i))至形状缺陷量变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时刻的所需时间(Tb(i))与第一精磨削工序中的整体所需时间(Ta(i)),来对下次的粗磨削工序((T1~T2(i+1)))中的粗设定值(D1)进行变更。
-
公开(公告)号:CN10707368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8675.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IPC: B24D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D5/06 , B24D5/14 , B24D18/0009
Abstract: 该磨削轮设置有盘状构件和设置在盘状构件的外周表面上的磨削石层。磨削石层设置有沿周向方向分割的多个磨削石片。周向分割的磨削石片中的每个磨削石片通过第一磨削石片和第二磨削石片的轴向布置而形成,所述第一磨削石片和所述第二磨削石片具有彼此不同的性质。沿周向方向连续布置的至少三个周向分割的磨削石片中的第一磨削石片与第二磨削石片之间的边界部排列成使得:存在按周向分割的磨削石片布置的顺序在轴线方向上朝向预定方向移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346378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550368.4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IPC: B24D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砂轮(10),具备圆板状部件(13)和配置于圆板状部件的外周面的磨石层(16),磨石层(16)的磨削面(17)具备圆筒磨削面(17a)、端部磨削面(17b)以及角部磨削面(17c),磨石层圆筒磨削面的圆筒部磨石层(21);以及具备角部磨削面中的其他部分以及端部磨削面(17b)且性状与圆筒部磨石层不同的端部磨石层(22),圆筒部磨石层和端部磨石层(22)构成为,以相对于旋转轴线(CL)具有预先设定的倾斜(α)的方式接合各边界面(21a、22a)彼此而形成接合面(23),接合面从角部磨削面内的规定的位置朝向磨石层(16)的内部形成。(16)具备:具备角部磨削面(17c)的一部分以及
-
公开(公告)号:CN10627207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453162.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磨床(1)具备非接触式检测器(16),其设置于砂轮座(14),在从曲轴W向X轴方向离开的位置通过非接触对曲轴W被主轴装置(12)支承的状态下的曲柄销Wb或者曲轴轴颈Wa的位置状态进行检测;位置计算装置(19),其根据基于非接触式检测器(16)的检测信息对曲柄销Wb或者曲轴轴颈Wa的端面位置进行计算。控制装置(18)基于由位置计算装置(19)计算出的端面位置使砂轮座曲柄销Wb或者曲轴轴颈Wa的研磨。(14)沿Z轴方向相对定位而进行利用砂轮(15)对
-
公开(公告)号:CN118478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74067.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削装置。本发明的磨削装置具备:防振装置,在工件的轴线方向上的基准位置与外周面接触,并将工件支承为能够绕轴线旋转;主轴装置,对工件施加旋转力;以及一对顶尖,在轴线方向上夹持工件,并将工件支承为能够绕轴线旋转。顶尖具有:第一部件,在轴线方向上从工件的外侧与工件接触;和第二部件,具有从工件的相反侧与第一部件接触的接触面,并将第一部件相对于工件沿轴线方向推压。第二部件构成为允许第一部件绕轴线的旋转、和在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并且限制第一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8231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316380.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砂轮的修整方法具备:使上述砂轮旋转的步骤、在上述旋转过程中使上述砂轮的外周的磨削面与修整工具抵接的步骤、在上述旋转过程中使上述砂轮与上述修整工具向上述砂轮的砂轮宽度方向相对移动的步骤,上述修整方法进一步具备:测定上述修整工具相对于上述砂轮的上述砂轮宽度的上述修整工具磨损量的步骤;以及使用上述修整工具磨损量,作为进刀方向的进刀量,根据上述砂轮与上述修整工具的上述砂轮宽度方向的相对移动,使上述砂轮与上述修整工具向上述进刀方向相对移动,由此修整上述砂轮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523360.9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圆筒磨削方法以及圆筒磨床。圆筒磨削方法在工件的直径达到粗设定值(D1)之前进行粗磨削,接着粗磨削,对工件的外周面的从真圆起算的形状缺陷量进行测量,并在工件直径达到第一精加工设定值(D2)之前进行第一精磨削。根据第一精磨削工序((T2(i)~T3(i)))中从第一精磨削工序的开始时刻(T2(i))至形状缺陷量变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时刻的所需时间(Tb(i))与第一精磨削工序中的整体所需时间(Ta(i)),来对下次的粗磨削工序((T1~T2(i+1)))中的粗设定值(D1)进行变更。
-
公开(公告)号:CN10563674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57263.4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PC: B24B53/08 , B24B53/053 , B24B53/06 , B24B53/0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53/06 , B24B5/42 , B24B53/003 , B24B53/062
Abstract: 一种通过利用第一修整器和第二修整器对磨轮的与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外周表面、磨轮的与磨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端表面和磨轮的形成在磨轮外周表面与磨轮端表面之间的边界部分中弧形表面进行修整的方法。在保持第一修整器的旋转轴线与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的状态下,第一修整器用于对磨轮的外周表面和外周侧弧形表面进行修整,外周侧弧形表面是构成弧形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与磨轮的外周表面相连续的表面,而在保持第二修整器的旋转轴线处于与磨轮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上的状态下,第二修整器用于对磨轮的端表面和端表面侧弧形表面进行修整,端表面侧弧形表面是磨轮的弧形表面的与磨轮的端表面相连续的其余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4931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141755.7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Inventor: 渡边明
Abstract: 本发明不取决于作业者的熟练度而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一边使圆筒状的工件绕轴线旋转一边使旋转的砂轮与切入方向接近来磨削工件的外周面的磨削装置具备防振装置,具有在工件的第一位置与外周面接触并将工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一突块、及使第一突块前进以及后退的第一突块输送装置;第一顶尖,其将前端部配置在形成于工件的一端的轴线上的位置的第一顶尖孔,将工件支承为能够旋转;第一传感器,其固定于第一顶尖,检测由工件作用于第一顶尖的沿着径向的第一力;控制第一突块输送装置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砂轮不与工件接触并且工件被第一顶尖支承的状态下,使第一突块向应该通过第一突块支承工件的、第一力的大小成为阈值以下的位置移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