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64807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215851.9

    申请日:2007-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292 B60K6/20 B60K2001/003 E02F9/0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发动机室(35)内部被冷却单元(18)划分为左右室,在左侧形成吸气室(36),在右侧形成收纳发动机等的室。在吸气室(36)内一侧配置有冷却用吸热设备(24),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按顺序层积有蓄电装置(26)和控制混合动力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25)。此外,将向冷却用吸热设备(24)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27)配置在吸气室(36)内,将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31)配置在冷却单元(18)的前侧。

    包括可精密调节操作模式的工程机械

    公开(公告)号:CN1274967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1125087.9

    申请日:200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各种工程机械,它们可以在进行操作时根据一操作机的预先设定的操作模式、按照操作类型和操作条件的变化来提高操作安全性和操作效率,并且使操作机的操作速度或工程机械的行驶速度可以精密地调节。工程机械包括一个或多个操作机的操作模式的模式切换开关(9)。设置了一速度微调装置(8b),以便通过手动操作将一操作速度和/或一行驶速度精密地调节成超出每个模式所设定的速度范围。设置在一个或多个操作机和运行电动机等的驱动回路内的一发动机(1)、一泵(2)、一流速调节阀(4)可以由一通过速度微调装置作出的输出信号来操作,从而可以调节发动机转速和泵排量。

    带吊钩的铲斗连杆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2058C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1141179.1

    申请日:200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旨在挖掘、运送和起重作业的安全性,以简单轻巧的结构确保强度而提高耐用性,并且便于进行吊钩的装/拆操作,允许将吊钩牢固地固定于容置位置的带吊钩的铲斗连杆。该铲斗连杆(10)具有一对左、右侧部部分(17,17)和一单个底部部分(18),它们限定一吊钩容纳空间(19)。由于侧部部分(17)在从液压缸侧的第一轴套(20)侧朝铲斗侧的第二轴套(21)侧延伸的同时变宽,底部部分(18)基本水平地从液压缸侧第一轴套(20)的中部朝铲斗侧第二轴套(21)的周边下端延伸,并且,用于加强液压缸侧第一槽口(32)的开口周边部分的和位于铲斗侧第二槽口(33)的开口周边部分处的加强板(34,35)从底部部分(18)突出,因而可获得抵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能力,还可增强抵抗扭应力的能力,并可获得轻巧而高质量的铲斗连杆(10)。

    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6480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15851.9

    申请日:2007-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292 B60K6/20 B60K2001/003 E02F9/0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发动机室(35)内部被冷却单元(18)划分为左右室,在左侧形成吸气室(36),在右侧形成收纳发动机等的室。在吸气室(36)内一侧配置有冷却用吸热设备(24),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按顺序层积有蓄电装置(26)和控制混合动力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25)。此外,将向冷却用吸热设备(24)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27)配置在吸气室(36)内,将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31)配置在冷却单元(18)的前侧。

    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65318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15871.6

    申请日:2007-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292 B60K6/20 B60K2001/003 E02F9/0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发动机室(35)内部被冷却单元(18)划分为左右室,在左侧形成吸气室(36),在右侧形成收纳发动机等的室。在吸气室(36)内一侧配置有冷却用吸热设备(24),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按顺序层积有蓄电装置(26)和控制混合动力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25)。此外,将向冷却用吸热设备(24)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27)配置在吸气室(36)内,将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31)配置在冷却单元(18)的前侧。

    电容器模块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9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780014943.8

    申请日:200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振动的条件下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且根据电容器的内部温度的上升而得到合适的散热结构的电容器模块。具备:在收容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具有螺纹孔(222)的电容器(2);通过将固定螺钉(4)螺合于电容器(2)的螺纹孔(222)而固定多个电容器壳(22)的散热体(3)。其结果,例如在将电容器模块(1)搭载于建筑机械上的情况等下,即使在反复施加非常大的振动的条件下使用,也能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2)。另外,通过固定螺钉(4)向螺纹孔(222)的螺合,提高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相对于散热体(3)的固定面(31)的密接性,因此,能够将电容器(2)产生的热量向散热体(3)适当传递以进行电容器(2)的冷却。

    电容器模块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780014943.8

    申请日:200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振动的条件下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且根据电容器的内部温度的上升而得到合适的散热结构的电容器模块。具备:在收容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具有螺纹孔(222)的电容器(2);通过将固定螺钉(4)螺合于电容器(2)的螺纹孔(222)而固定多个电容器壳(22)的散热体(3)。其结果,例如在将电容器模块(1)搭载于建筑机械上的情况等下,即使在反复施加非常大的振动的条件下使用,也能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2)。另外,通过固定螺钉(4)向螺纹孔(222)的螺合,提高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相对于散热体(3)的固定面(31)的密接性,因此,能够将电容器(2)产生的热量向散热体(3)适当传递以进行电容器(2)的冷却。

    工作车辆的速度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6542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1141141.4

    申请日:2001-09-27

    Abstract: 一种工作车辆的速度控制装置和方法,它能将工作机的工作速度和车辆的移动速度降低至与所需的速度范围,以便在起重操作时、根据预定的起重模式、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对应,从而改善工作效率。控制器(15)设定一任意的泵吸收转矩曲线。当操作者调节速度时,旋转斜盘自动地控制至与沿着任意的泵吸收转矩曲线的起重机工作速度对应的泵吸收转矩。在当前的起重模式中的工作机致动器(3,4)的工作速度、移动马达(5)的驱动速度等在泵排放量的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泵吸收转矩范围内扩大,与此同时,它可使悬挂载荷的上升速度和下降速度基本一致。

    带吊钩的铲斗连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44843A

    公开(公告)日:2002-04-17

    申请号:CN01141179.1

    申请日:200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旨在挖掘、运送和起重作业的安全性,以简单轻巧的结构确保强度而提高耐用性,并且便于进行吊钩的装/拆操作,允许将吊钩牢固地固定于容置位置的带吊钩的铲斗连杆。该铲斗连杆(10)具有一对左、右侧部部分(17,17)和一单个底部部分(18),它们限定一吊钩容纳空间(19)。由于侧部部分(17)在从液压缸侧的第一轴套(20)侧朝铲斗侧的第二轴套(21)侧延伸的同时变宽,底部部分(18)基本水平地从液压缸侧第一轴套(20)的中部朝铲斗侧第二轴套(21)的周边下端延伸,并且,用于加强液压缸侧第一槽口(32)的开口周边部分的和位于铲斗侧第二槽口(33)的开口周边部分处的加强板(34,35)从底部部分(18)突出,因而可获得抵抗拉应力和压应力的能力,还可增强抵抗扭应力的能力,并可获得轻巧而高质量的铲斗连杆(10)。

    混合动力作业车辆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01278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0780028883.5

    申请日:2007-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F9/2292 B60K6/20 B60K2001/003 E02F9/08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作业车辆。发动机室(35)内部被冷却单元(18)划分为左右室,在左侧形成吸气室(36),在右侧形成收纳发动机等的室。在吸气室(36)内一侧配置有冷却用吸热设备(24),在冷却用吸热设备(24)内,按顺序层积有蓄电装置(26)和控制混合动力用电子设备的控制设备(25)。此外,将向冷却用吸热设备(24)供给冷却液的冷却用泵(27)配置在吸气室(36)内,将冷却所述冷却液的散热器(31)配置在冷却单元(18)的前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