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模块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9A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780014943.8

    申请日:200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振动的条件下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且根据电容器的内部温度的上升而得到合适的散热结构的电容器模块。具备:在收容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具有螺纹孔(222)的电容器(2);通过将固定螺钉(4)螺合于电容器(2)的螺纹孔(222)而固定多个电容器壳(22)的散热体(3)。其结果,例如在将电容器模块(1)搭载于建筑机械上的情况等下,即使在反复施加非常大的振动的条件下使用,也能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2)。另外,通过固定螺钉(4)向螺纹孔(222)的螺合,提高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相对于散热体(3)的固定面(31)的密接性,因此,能够将电容器(2)产生的热量向散热体(3)适当传递以进行电容器(2)的冷却。

    电容器模块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3282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0780014943.8

    申请日:2007-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施加振动的条件下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且根据电容器的内部温度的上升而得到合适的散热结构的电容器模块。具备:在收容电容器元件的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具有螺纹孔(222)的电容器(2);通过将固定螺钉(4)螺合于电容器(2)的螺纹孔(222)而固定多个电容器壳(22)的散热体(3)。其结果,例如在将电容器模块(1)搭载于建筑机械上的情况等下,即使在反复施加非常大的振动的条件下使用,也能够确保可靠性及耐久性地固定电容器(2)。另外,通过固定螺钉(4)向螺纹孔(222)的螺合,提高电容器壳(22)的外底壁面相对于散热体(3)的固定面(31)的密接性,因此,能够将电容器(2)产生的热量向散热体(3)适当传递以进行电容器(2)的冷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