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6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56825.5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Abstract: 装备框架的膜电极组件(10)包括膜电极组件(10a)和框架构件(24)。框架构件(24)包括第一框形板(24a)和第二框形板(24b)。所述第一框形板(24a)的内周部(24an)与所述膜电极组件(10a)的外周部连接。第一框形板(24a)的内周部(24an)位于阳极(20)的外周部(20c)和阴极(22)的外周部(22c)之间。第二框形板(24b)的内端(24be)在整个周长上位于阳极(20)的外端(20e)的外侧。阴极(22)的外端(22e)在整个周长上位于第二框形板(24b)的内端(24be)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45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210172443.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的选定方法和发电电池。以暴露在发电电池(10)的流体流路(78)中的方式设置的热塑性树脂的粘合剂(40a)的选定方法包括载荷施加工序、暴露工序、测定工序和选定工序。在载荷施加工序中,对由第1树脂膜(80)和第2树脂膜(82)夹着粘合剂(84a)而形成的层叠体(86)施加层叠方向上的压缩载荷。在暴露工序中,将层叠体(86)暴露在加热至规定温度并且加湿至规定湿度的环境。在测定工序中,对粘合剂(84a)在暴露工序时的流动量M进行测定。在选定工序中,将流动量(M)为规定量(M1)以下的粘合剂(84a)选定为用于发电电池(10)的粘合剂(40a)。据此,能够抑制发电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3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286602.7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框的膜电极组件。带框的膜电极组件(10)具有膜电极组件(20)和树脂制的框片部件(30)。膜电极组件(20)的第1电极(22)及第2电极(23)整周地比电解质膜(21)的外周端(21e)靠朝向框片部件(30)的外侧延伸。第1电极(22)的外周部(22PT)整周地与框片部件(30)的一面(30f1)接合。第2电极(23)的外周部(23PT)整周地与框片部件(30)的另一面(30f2)接合。据此,能够抑制杂质的混入。
-
公开(公告)号:CN115149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186353.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4/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电电池和带树脂框的膜电极组件。发电电池(10)具有带树脂框的膜电极组件(12)。带树脂框的膜电极组件(12)的阴极电极(26)的平面尺寸比阳极电极(24)大。阳极电极路(38)之间。阴极电极(26)的外周部被配置在树脂框部件(22)和第2缓冲部(41)之间。据此,能抑制每个单体电池的厚度增大,同时能抑制缓冲部中的压力损失增大,从而提高缓冲部的性能。(24)的外周部位于第1缓冲部(39)和燃料气体流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4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72443.3
申请日:2022-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的选定方法和发电电池。以暴露在发电电池(10)的流体流路(78)中的方式设置的热塑性树脂的粘合剂(40a)的选定方法包括载荷施加工序、暴露工序、测定工序和选定工序。在载荷施加工序中,对由第1树脂膜(80)和第2树脂膜(82)夹着粘合剂(84a)而形成的层叠体(86)施加层叠方向上的压缩载荷。在暴露工序中,将层叠体(86)暴露在加热至规定温度并且加湿至规定湿度的环境。在测定工序中,对粘合剂(84a)在暴露工序时的流动量M进行测定。在选定工序中,将流动量(M)为规定量(M1)以下的粘合剂(84a)选定为用于发电电池(10)的粘合剂(40a)。据此,能够抑制发电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511738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183649.6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1 , H01M8/1004 , H01M8/1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12)具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其在电解质膜(18)的两面设置有电极(20)、(22),在电解质膜(18)的外周部接合有框构件(24);以及一对隔板(14)、(16),该一对隔板(14)、(1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在所述燃料电池(12)中,将电极(22)的外周部(22c)与框构件(24)的内周部(24n)的重复部分(24m)配置于形成有流路槽(36a)的流路区域(36b),所述流路槽(36a)使反应气体沿着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0a)的电极面流动,并且将所述重复部分(24m)以不向流路区域(36b)与连通孔(30a)、(30b)之间的缓冲部(44a)、(44b)伸出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4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186832.1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 , H01M8/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树脂框MEA及其制造方法。在带树脂框MEA(10)中,电解质膜(26)具有与树脂框部件(24)的内周部(24i)重叠的外周重叠部(40)。在外周重叠部设置有离子流通阻止部(50、140)。离子流通阻止部阻止铁离子或者铜离子等流通。离子流通阻止部为环状形状,且围绕MEA(22)的发电区域(44)。离子流通阻止部能够形成为物理屏障或者化学屏障。据此,能够抑制电解质膜的中央区域因离子从MEA的外周侧进入而劣化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650712.0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0273 , H01M8/02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发电单电池(12)的带树脂膜的MEA(28)具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a)以及树脂膜(46)。树脂膜(46)的第一框状片(46a)的内周端在比阴极电极(44)的外周端(44e)靠外方处隔着间隙(G)来与外周端(44e)相向。第二框状片(46b)的内周部被夹持在阳极电极(42)与阴极电极(44)之间。在与第一框状片(46a)相向的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以支承第一框状片(46a)的内周部和阴极电极(44)的外周部的方式构成的凸状支承构造(89)。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939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498759.2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73 , H01M8/0276 , H01M8/2465 , H01M8/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堆。在燃料电池堆(10)的形成燃料电池(12)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40a)的发电部(55)的外周侧设置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框部(46),在金属隔板(42)形成朝向树脂框部(46)突出的密封用凸起部(64)。在从层叠方向观察时树脂框部(46)中与密封用凸起部(64)重叠的部位设置有金属片(86)。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000183.6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0202 , H01M8/240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具有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12)的层叠体(14)、一对端板(20a、20b)、壳体(22)、以及在层叠体(14)的侧方配置的将一对端板(20a、20b)彼此之间连结的连结杆(26)。在壳体(22)的内表面(25)与连结杆(26)设置有规定彼此位置的定位构造(78)。连结杆(26)具有与形成于层叠体(14)的各个被卡合部(64)卡合的卡合部(76),在包括卡合部(76)的连结杆(26)的靠层叠体(14)侧具备绝缘性树脂层(6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