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629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914241.X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针对跨骑型车辆提高挂物部的视觉辨识性的机动二轮车。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1)具备:座椅(8),其供乘客就座;后托架(40),其处于座椅(8)的后方且配置于车辆(1)的上表面部;以及挂物部(43、44),其设置于后托架(40)且向下方突出,在托架下方上表面部(49)设置有具有镜面状的表面的镜面状表面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8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772291.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车身罩的形状的改进而能够提高标牌的可视性的鞍乘型车辆。在座椅(28)的车身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覆盖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右的车身罩(25),在所述车身罩(25)设置有用于粘贴标牌(80)的标牌粘贴部(60)。所述标牌粘贴部(60)以随着朝向车身下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构成标牌粘贴部(60)的面与构成标牌粘贴部(60)周围的面不连续地形成,标牌粘贴部(60)的面积比标牌(80)的面积大。在标牌粘贴部(60)的车身上方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遮檐部(70)。
-
公开(公告)号:CN1109629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914241.X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针对跨骑型车辆提高挂物部的视觉辨识性的机动二轮车。本发明的机动二轮车(1)具备:座椅(8),其供乘客就座;后托架(40),其处于座椅(8)的后方且配置于车辆(1)的上表面部;以及挂物部(43、44),其设置于后托架(40)且向下方突出,在托架下方上表面部(49)设置有具有镜面状的表面的镜面状表面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8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772291.9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车身罩的形状的改进而能够提高标牌的可视性的鞍乘型车辆。在座椅(28)的车身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覆盖车身的车宽方向左右的车身罩(25),在所述车身罩(25)设置有用于粘贴标牌(80)的标牌粘贴部(60)。所述标牌粘贴部(60)以随着朝向车身下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构成标牌粘贴部(60)的面与构成标牌粘贴部(60)周围的面不连续地形成,标牌粘贴部(60)的面积比标牌(80)的面积大。在标牌粘贴部(60)的车身上方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遮檐部(70)。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8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772279.8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研究护腿板的形状而提供雨水等难以积存于低底踏板的鞍乘型车辆。其具有:低底踏板(38),其设置于转向把手(2)与座椅(28)之间;护腿板(34),其从低底踏板(38)的前端部向车身上方立起设置且与驾驶员的腿部对置;在护腿板(3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60)。槽部(60)以随着朝向车身下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在左右一对护腿板(34)分别设置槽部(60)。在护腿板(34)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边缘部位于比其它部分靠车宽方向内侧的宽度狭窄部(61),将槽部(60)设置于比宽度狭窄部(61)靠下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584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772279.8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研究护腿板的形状而提供雨水等难以积存于低底踏板的鞍乘型车辆。其具有:低底踏板(38),其设置于转向把手(2)与座椅(28)之间;护腿板(34),其从低底踏板(38)的前端部向车身上方立起设置且与驾驶员的腿部对置;在护腿板(3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沿着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部(60)。槽部(60)以随着朝向车身下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在左右一对护腿板(34)分别设置槽部(60)。在护腿板(34)形成车宽方向外侧的边缘部位于比其它部分靠车宽方向内侧的宽度狭窄部(61),将槽部(60)设置于比宽度狭窄部(61)靠下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5851642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0523259.X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鴫原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辆。具有马达单元(14)的电动车辆(10)具有主框架(20)和座椅框架(22),其中,所述主框架(20)从车头管(18)向后下方延伸;所述座椅框架(22)从该主框架(20)的下端向后上方延伸,连接所述主框架(20)与所述座椅框架(22)的追加框架(26)以可自如拆装的方式设置,并且在该追加框架(26)的内部中收纳有能向马达单元(14)供电的追加电池(56)。据此,能通过使电池的容量增加来延长可行驶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305178622S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30678117.4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前侧整流罩(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安装于摩托车的前侧部,用于减小骑行时的风阻以及保护内部零件。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所示为本产品。-
公开(公告)号:CN305951576S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30040654.3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踏板式摩托车用前大灯。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安装在踏板式摩托车的前部,并通过内部的灯起到照明、指示等作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公开(公告)号:CN305178621S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30678109.X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前侧罩(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安装于摩托车的前侧部,用于保护内部零件。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所示为本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