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545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06882.X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30/74 , G01N21/64 , A61K31/216 , A61K31/7048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通量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膜融合抑制剂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荧光偏振技术结合高分辨活性轮廓分析平台的方法应用于金银花提取物中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膜融合抑制剂的筛选,此前尚未有研究直接从天然产物中高通量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膜融合抑制剂单体。该技术通过结合兼容384孔板的荧光偏振技术与高分辨活性轮廓分析平台,首次从金银花中快速筛选得到19个活性成分,通过结合半制备液相及不同分离机理的色谱柱对主要活性段进行再次筛选和鉴定,从中准确鉴定并验证了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金丝桃苷以及木犀草苷的体外抑制活性及其抗SARS‑CoV‑2假病毒活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92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88020.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1N33/531 , G01N33/577 , C08F271/02 , C08F230/04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分子组装体的电活性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次利用聚合反应合成新型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非共价键作用力下,定向自组装形成电活性探针。该探针能够高效负载识别配体和电信号标签,同时具备识别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优异选择性和显著放大电信号的双重功能。同时改善电信号标签难溶于水,不稳定的缺点,显著提升电信号响应强度,无需引入纳米金等导电材料和酶催化等信号放大手段,也无需抗原、抗体等昂贵的大分子生物识别配体,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与表位模拟肽修饰的丝网印刷电极结合,能够实现在复杂体系中治疗性单克隆抗体药物的超灵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7060.9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筛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然产物微量活性成分筛选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与应用。该天然产物微量活性成分筛选系统,依次包括液相色谱系统、分流装置、质谱系统/微流分自动收集系统、活性成分检测系统;所述微流分自动收集系统由精密机械臂系统或改装的CTC PAL系统、微流分收集装置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组成。该天然产物微量活性成分筛选系统能检测μM、nM、pM的活性成分,灵敏度高。使用的待测样品的量极小,可达到nL级别,这大大降低了药物筛选成本,分辨率可达到5‑40点/峰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