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硅壳结构的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027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20081.0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硅壳结构的荧光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荧光纳米粒子的外壳成分为二氧化硅,荧光内核为表面结合了罗丹明染料的纳米金粒子。该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是在纳米金颗粒表面包裹上荧光染料,以此为荧光内核材料,通过正硅酸乙酯在荧光内核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外壳。本发明的纳米粒子具有荧光效率高、制备工艺简单、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

    一种具有抗菌、可自愈合功能的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17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29382.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可自愈合功能的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水凝胶包括水凝胶基体材料和负载于基体材料中的介孔聚多巴胺包裹的钯‑金纳米粒子;水凝胶基体材料包括醛基化透明质酸和己二酸二酰肼接枝的透明质酸;醛基化透明质酸中的醛基与己二酸二酰肼接枝的透明质酸中的氨基反应形成动态席夫碱键,其赋予了席夫碱型水凝胶优异的自愈合性能和稳定的力学性能;负载的介孔聚多巴胺包裹的钯‑金纳米粒子,可作为药物载体并同时具有光热升温效应,赋予水凝胶优异的抗菌性能;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调控药物的释放,实现了水凝胶的光热杀菌和药物抗菌的联合抗菌,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

    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41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80499.5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G01N2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玻碳电极基底、电极引线和绝缘层,所述的玻碳电极基底表面涂覆有硫脲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所述的硫脲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与GE11多肽连接。所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构建方法简单,浸泡即可得到,可实现对HepG2肝癌细胞的检测,表现出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并具有响应时间快、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45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213719.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壳聚糖改性为羧甲基壳聚糖,然后用生物交联剂将药物分子上的活性氨基和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活性羧基交联,制成载药纳米微球;最后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将靶向性生物分子连接在载药微球的表面,得到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该载药纳米微球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载药量大、靶向生物分子偶联效率高、制备条件温和、靶向性强、药物毒副作用低,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和缓释作用,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

    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614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213719.2

    申请日:2009-12-0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将壳聚糖改性为羧甲基壳聚糖,然后用生物交联剂将药物分子上的活性氨基和羧甲基壳聚糖上的活性羧基交联,制成载药纳米微球;最后通过化学修饰方法将靶向性生物分子连接在载药微球的表面,得到改性壳聚糖靶向载药纳米微球。该载药纳米微球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载药量大、靶向生物分子偶联效率高、制备条件温和、靶向性强、药物毒副作用低,能提高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作用和缓释作用,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

    复合型硅壳结构的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41211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20084.4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硅壳结构的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特点是先制得复合型硅壳结构的荧光纳米粒子,再通过生物耦连剂使表面氨基化的荧光纳米粒子连接上生物分子,得到既有优异荧光特性又有生物活性,且分散性好、特异性强的生物功能化的荧光纳米探针,其能广泛地应用于生物标记和生物检测等领域。

    一种光热抗菌的硒掺杂金-银双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17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1629400.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抗菌的硒掺杂金‑银双金属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搅拌条件下,利用硒化物为硒源,通过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表面银与硒化物的Ag‑Se键反应,在金核‑银壳纳米粒子表面负载硒,合成一种新型的硒掺杂金‑银双金属纳米粒子。与其它粒子相比,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同时兼具表面硒掺杂和金‑银双金属的特性,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其具有更快速的光热升温响应。经过对比试验,本发明的硒掺杂金‑银双金属纳米粒子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均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有望解决现有金核‑银壳纳米粒子的光热抗菌效能低的问题。

    一种具有超声成像功能的储氢纳米光热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15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89942.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声成像功能的储氢纳米光热诊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纳米光热诊疗剂包括具有介孔结构的聚多巴胺外壳、内部的钯金纳米粒子,以及装载于所述钯金@介孔聚多巴胺中的温敏型相变材料;其中,所述温敏型相变材料包括氟碳化合物,所述钯金粒子能吸附氢气。本发明中,钯金和介孔聚多巴胺能有效吸收近红外光,具有较高的光热转化效率,所产生的热能使壳层内部温敏型相变材料发生液‑气相变,产生气泡具有良好的超声造影效果,同时热能增加了氢气的释放,将氢气和热疗相结合的氢热疗法不仅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还能抑制炎症,能确保在治疗原发性肿瘤的同时抑制休眠性肿瘤的复发,有望提供一种集诊疗于一体的新型纳米制剂。

    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41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0080499.5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包括玻碳电极基底、电极引线和绝缘层,所述的玻碳电极基底表面涂覆有硫脲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所述的硫脲修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与GE11多肽连接。所述的二硫化钼纳米片电化学传感器构建方法简单,浸泡即可得到,可实现对HepG2肝癌细胞的检测,表现出很好的电催化活性,并具有响应时间快、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重现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具有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