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7455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63191.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D打印的聚己内酯/牡蛎壳粉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和基于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质量比为95:5~80:20的聚己内酯和牡蛎壳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基于其得到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该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以聚己内酯为主体材料,具有成骨活性的牡蛎壳粉为增强相,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三维多孔连通的孔洞结构。本发明复合材料应用于3D打印中,可建立适合不同患者,不同骨缺损部位,不同骨组织工程要求的三维支架模型,可控的孔道结构和个性化设计的外形可为骨组织的再生提供良好的支架环境,最大限度的模拟骨缺损修复的黄金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647455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10963191.0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3D打印的聚己内酯/牡蛎壳粉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和基于其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质量比为95:5~80:20的聚己内酯和牡蛎壳粉。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基于其得到的骨组织工程支架,该骨组织工程支架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以聚己内酯为主体材料,具有成骨活性的牡蛎壳粉为增强相,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三维多孔连通的孔洞结构。本发明复合材料应用于3D打印中,可建立适合不同患者,不同骨缺损部位,不同骨组织工程要求的三维支架模型,可控的孔道结构和个性化设计的外形可为骨组织的再生提供良好的支架环境,最大限度的模拟骨缺损修复的黄金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41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23506.4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时序分析与信息熵的栓接结合部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栓接结合部结构上布置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来实测对应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序列;2)计算结构上所有测点加速度响应序列的标准差,以标准差最大值为归一化参数,归一化实测加速度响应,根据实测加速度响应的特点在AR模型,ARMA模型和MA模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数据拟合;3)计算实测加速度响应数据与拟合模型之间的残差序列,以残差序列标准差为结构响应特征;4)引入信息熵量化相邻两测点的残差序列标准差的关系,计算待测状态下的结构损伤敏感指标,识别栓接结合部结构的损伤。该方法能准确识别结合部损伤状态,满足对栓接结合部连接状态监测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41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0523506.4
申请日:2017-06-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时序分析与信息熵的栓接结合部损伤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栓接结合部结构上布置多个加速度传感器来实测对应测点的加速度响应序列;2)计算结构上所有测点加速度响应序列的标准差,以标准差最大值为归一化参数,归一化实测加速度响应,根据实测加速度响应的特点在AR模型,ARMA模型和MA模型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序列模型进行数据拟合;3)计算实测加速度响应数据与拟合模型之间的残差序列,以残差序列标准差为结构响应特征;4)引入信息熵量化相邻两测点的残差序列标准差的关系,计算待测状态下的结构损伤敏感指标,识别栓接结合部结构的损伤。该方法能准确识别结合部损伤状态,满足对栓接结合部连接状态监测的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