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石藻启动子及其应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59984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49066.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颗石藻高效启动子SCC‑P构建表达载体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找出并构建了颗石藻(具齿金环藻)的遗传转化体系的高效启动子,为揭示颗石藻生物钙化的分子机制打下坚实基础,得到的SCC‑P启动子具有效率高、时间周期短的优点,解决了颗石藻难以实现高效率转化的技术问题,为颗石藻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颗石藻启动子及其应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99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49066.X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颗石藻高效启动子SCC‑P构建表达载体的应用。本发明首次找出并构建了颗石藻(具齿金环藻)的遗传转化体系的高效启动子,为揭示颗石藻生物钙化的分子机制打下坚实基础,得到的SCC‑P启动子具有效率高、时间周期短的优点,解决了颗石藻难以实现高效率转化的技术问题,为颗石藻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KMFP1967基因及其蛋白质在制备检测藻类磷胁迫试剂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3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77152.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KMFP1967基因及其蛋白质在制备检测藻类磷胁迫试剂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转录组学、翻译组学和蛋白组学的多组学分析,深入验证了KMFP1967蛋白在米氏凯轮藻磷吸收与代谢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蛋白的显著上调不仅揭示了米氏凯伦藻应对磷胁迫的核心分子调控机制,还表明其在蛋白质折叠及内质网加工中的独特功能,为赤潮防控提供了全新分子靶标,奠定了针对赤潮治理的技术开发基础,同时为相关产业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

    一种游藻类连接培养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694106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322777.5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浮游藻类连接培养器,包括藻类排出管阀、筛绢塞头、营养液补充管、第一蠕动泵、换膜式过滤器、LED灯、第二蠕动泵、U型玻璃管、细胞收集管、L型玻璃管、蛇形玻璃管、塑料条板、支撑架、弧形粘片、弧形条槽和条形灯座。本申请结构合理,提供浮游植物生物所需的光源,营养盐并在不更换原培养液情况下,使浮游植物快速培养,并达到浮游藻类连续自动化生产,为相关产品的研究发或生产提供大量培养的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及产能。通过运行第二蠕动泵,能够将经U型玻璃管连接的蛇形玻璃管内部培养液循环流动,保证营养液的均匀分布性,达到补充营养液的效果,便于为不同培养阶段进行营养补充,且经过换膜式过滤器,能够去除水体杂质和细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