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9221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39804.2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是通过在固相载体固定盐酸克伦特罗-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物作为生物探针,利用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响应,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在金膜表面修饰巯基,芯片活化后在生物芯片上固定探针得到的;该生物芯片的应用包括通过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直接法检测克伦特罗抗体的应用和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通过竞争抑制法检测克伦特罗的应用。该生物芯片具有快速、实时、能现场检测的特点,可迅速给出定量结果、灵敏度高而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的指纹图像采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04865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610033101.4

    申请日:2006-01-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钟金钢 李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的指纹图像采集方法,光源发出的光束经扩束透镜组扩束、准直为一准平行光束,再经起偏器起偏后成为一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的偏振光,该偏振光入射到一棱镜,经棱镜底面投射到金属膜上,将手指纹压在金属膜上或用油墨印在金属膜上,反射光经一成像透镜组,成像在图像传感器上,图像传感器采集反射光束中的指纹图像。该方法相对现有的全反射光学指纹图像采集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采集指纹图像的质量,对多汗手指和强光环境下也能获得良好的采集效果,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的精度、准确度和指纹识别系统的处理速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8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05426.3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生物芯片是通过在固相载体固定蝇毒磷-卵清蛋白耦联物作为生物探针,利用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响应,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在金膜表面修饰巯基,芯片活化后在生物芯片上固定探针得到的;该生物芯片的应用包括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直接法检测蝇毒磷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和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通过抑制法检测蝇毒磷的应用。直接检测法可进行抗体的筛选,研究免疫反应动力学;竞争抑制法可检测蝇毒磷小分子的浓度,检测限低于25μg/L。该生物芯片具有快速、实时、能现场检测的特点,灵敏度高而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331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46005.1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组合物,包含能引起胱氨酸剥夺的物质以及溶瘤病毒。所述的溶瘤病毒选自VSVΔ51溶瘤病毒。本发明将能引起胱氨酸剥夺的物质与溶瘤病毒组合后联用,其抗肿瘤作用,要大幅高于VSVΔ51溶瘤病毒的单独用药,同时也大幅高于引起胱氨酸剥夺的物质的单独用药。将能引起胱氨酸剥夺的物质与溶瘤病毒组合后联用,其可以产生协同抗肿瘤作用。因此,将所述的组合物联用后用于制备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82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105426.3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生物芯片是通过在固相载体固定蝇毒磷‑卵清蛋白耦联物作为生物探针,利用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响应,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在金膜表面修饰巯基,芯片活化后在生物芯片上固定探针得到的;该生物芯片的应用包括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直接法检测蝇毒磷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和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芯片通过抑制法检测蝇毒磷的应用。直接检测法可进行抗体的筛选,研究免疫反应动力学;竞争抑制法可检测蝇毒磷小分子的浓度,检测限低于25μg/L。该生物芯片具有快速、实时、能现场检测的特点,灵敏度高而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一种微囊藻毒素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68745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6465.3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4 G01N33/531 G01N33/5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囊藻毒素生物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及基于其的检测方法。将该生物芯片应用于微囊藻毒素的检测。该方法检测限小于1μg/L,可满足WHO对于饮用水和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MC‑LR最低含量检测的需求。完成一个样品检测耗时约8min,相比于HPLC和ELISA等传统检测方法,本发明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实验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样品不需要标记、检测成本低、设备简单、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普通实验室,有望在超市、市场、工厂等需要食品质量实时监控的场所,实现大量样品的现场实时、快速检测。克服了目前生物芯片检测中荧光标记或放射性元素标记污染环境和影响生物活性的问题。

    一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92368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410040559.7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具体涉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芯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免疫传感芯片是通过在固相载体固定虾原肌球蛋白、虾原肌球蛋白单克隆抗体腹水或虾原肌球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生物探针,利用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响应,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在金膜表面修饰巯基,芯片活化后在生物芯片上固定探针得到的;该生物芯片可应用于虾原肌球蛋白单克隆抗体或检测虾原肌球蛋白单克隆抗体腹水的检测和过敏原(虾原肌球蛋白)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不需要标记、成本低、设备简单、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有望实现大量样品的现场实时检测。

    一种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97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3258.0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远志8‑12份、石菖蒲8‑12份、茯神8‑12份,其具有益智安神、祛痰开窍、利水宁心、化湿行气的功效,临床应用提示其能够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功能损害,包括感知障碍、思维障碍、记忆障碍等,精神行为症状(焦虑、抑郁、幻觉等)和社会生活功能障碍等主要临床特征,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涉及特定的制备方法,由提取物浸膏可获得水、石油醚、正丁醇、乙酸乙酯不同部分的馏分,从而实现组分间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一种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6897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54668.9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68 G01N21/5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蛋白质芯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及基于其的检测方法。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蛋白质芯片应用于PACAP的检测和动力学研究。进行了PACAP浓度含量的定量检测实验,直接检测PACAP检测限可达0.5mg/L;研究了PACAP与受体PAC1R的亲和力及动力学反应过程。与传统生化分析方法相比,SPR生物芯片检测研究PACAP具有免标记、样品处理简单、可迅速给出定量结果、研究反应动力学,仪器便携,成本低,可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等一系列优点。该装置和方法适用于大量样品中PACAP的检测、PACAP及其受体PCA1R亲和力的基础研究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