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373114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03801184.0
申请日:2003-02-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一接收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一热交换器体部10、一接收容器3和一块法兰4。该法兰4具有一个体部41和一个要以嵌入状态安装在集管11中的一个上的嵌入部42,一入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上端并与热交换器体部10的冷凝部分1连通的入口流通道4a,和一出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侧表面并与过冷却部分2连通的出口流通道4b。一法兰状隔离件50形成在法兰4的嵌入部的一上端的周边上,并且该隔离件50的周向边缘与集管中的一个的内周表面接合。因此,该隔离件构成一个用于分隔该集管内部的隔离件。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部件数量,并改善组装工作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207526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1143163.6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 F28F3/04 , F28F3/042 , F28F9/027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多块长方形的板,在这些板的单面上具有U形流体通道形成用凹槽和分别连通凹槽的一端及另一端的且具有流体通过用孔的前后一对集水管形成用凹槽,将这样的一组相邻两块板相互以凹槽相对的状态成层状重合地接触,而形成带有U形流体通道的并排状偏平管和连通各偏平管的两端部的前后集水管,流体就可以在这样形成的偏平管及集水管内流动,同时,空气从前向后流过,其特征在于:前后集水管其中之一的一端上设置流体导入口,在前后集水管的另一集水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流体排出口,在前后集水管的至少一个集水管的中间部位设置至少一块隔板,形成一条被分成多个通道,而且出口侧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成对流的蛇行状流体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1293351C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01814046.7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贮罐具备纵型罐主体(140)。在作为罐主体(140)的底壁的进出口部件(150)上,设置有入口(131)和出口(132)。在罐主体(140)的下部,设置有作为阻挡层的干燥剂填充层(135),在干燥剂填充层(135)的上方,形成有上部侧空间。在罐主体(140)的内部,设置有吸入管(133),该吸入管(133)的下端与上述出口(132)连通,并且其上端开口于上部侧空间。从上述入口(131)流入到罐主体(140)内部的制冷剂向上透过干燥剂填充层(135),由此使流速充分地降低,同时在上部侧空间,稳定地生成滞留液体(R),该滞留液体(R)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133),从上述出口(132)流出。由此,可供给稳定状态的液体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446306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1814046.7
申请日:2001-08-1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29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43/003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5B2500/01
Abstract: 本发明的贮罐具备纵型罐主体(140)。在作为罐主体(140)的底壁的进出口部件(150)上,设置有入口(131)和出口(132)。在罐主体(140)的下部,设置有作为阻挡层的干燥剂填充层(135),在干燥剂填充层(135)的上方,形成有上部侧空间。在罐主体(140)的内部,设置有吸入管(133),该吸入管(133)的下端与上述出口(132)连通,并且其上端开口于上部侧空间。从上述入口(131)流入到罐主体(140)内部的制冷剂向上透过干燥剂填充层(135),由此使流速充分地降低,同时在上部侧空间,稳定地生成滞留液体(R),该滞留液体(R)的液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133),从上述出口(132)流出。由此,可供给稳定状态的液体制冷剂。
-
公开(公告)号:CN100476321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380107672.2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56 , F25B39/04 , F25B41/00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5B2500/17 , F25B2500/32 , F28F9/0246 , F28F9/0253
Abstract: 本发明的储存罐具备在下壁(321)上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孔(3a)及制冷剂流出孔(3b)的筒状的罐本体(30)。制冷剂流入孔(3a)的上端开口位置被设置在比制冷剂流出孔(3b)的上端开口位置还要低的位置。制冷剂流入孔(3a)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通过制冷剂的透过而使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阻力层(335)。从制冷剂流入孔(3a)流入的制冷剂向上透过阻力层(335),在罐内空间内形成存留液(R),同时该存留液(R)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孔(3b)流出。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省制冷剂化、构造的简约化及成本的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564926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3801184.0
申请日:2003-02-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75 ,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5B2339/0446 , F28D2021/0084 , F28F9/0246 , F28F9/0253 , F28F9/025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一接收容器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一热交换器体部10、一接收容器3和一块法兰4。该法兰4具有一个体部41和一个要以嵌入状态安装在集管11中的一个上的嵌入部42,一入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上端并与热交换器体部10的冷凝部分1连通的入口流通道4a,和一出口侧端部设置在该嵌入部42的侧表面并与过冷却部分2连通的出口流通道4b。一法兰状隔离件50形成在法兰4的嵌入部的一上端的周边上,并且该隔离件50的周向边缘与集管中的一个的内周表面接合。因此,该隔离件构成一个用于分隔该集管内部的隔离件。这使得可以减小尺寸、重量和部件数量,并改善组装工作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732364A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380107672.2
申请日:2003-12-1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56 , F25B39/04 , F25B41/00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5B2500/17 , F25B2500/32 , F28F9/0246 , F28F9/0253
Abstract: 本发明的储存罐具备在下壁321上形成有制冷剂流入孔3a及制冷剂流出孔3b的筒状的罐本体30。制冷剂流入孔3a的上端开口位置被设置在比制冷剂流出孔3b的上端开口位置还要低的位置。制冷剂流入孔3a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通过制冷剂的透过而使制冷剂的流速降低的阻力层335。从制冷剂流入孔3a流入的制冷剂向上透过阻力层335,在罐内空间内形成存留液R,同时该存留液R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孔3b流出。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省制冷剂化、构造的简约化及成本的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2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94107612.1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8D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 F28F3/04 , F28F3/042 , F28F9/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用蒸发器的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块略呈长方形的板,这些板每一组的相邻两块彼此以凹槽相对的状态成层状重合时,形成具有U形流体通道的并排状偏平管和与各偏平管的两端部相连通的前后集水管。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上形成有带多个小突起的流体混合部和沿流体流动方向并排状的长形凸部的流量调整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同时具有混合和流量调整作用,返回通道内的流体流动变得平滑,能够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从而使其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414333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1143163.6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 F28F3/04 , F28F3/042 , F28F9/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用蒸发器的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块略呈长方形的板,这些板每一组的相邻两块彼此以凹槽相对的状态成层状重合时,形成具有U形流体通道的并排状偏平管和与各偏平管的两端部相连通的前后集水管。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上形成有带多个小突起的流体混合部和沿流体流动方向并排状的长形凸部的流量调整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同时具有混合和流量调整作用,返回通道内的流体流动变得平滑,能够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从而使其性能得到提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