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68806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380056464.8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气体发生器(1A)具备作为壳体的一部分的底板部(11)、收容导火药(56)的大致筒形状的杯状部件(50)、收容在壳体内部的中空筒状的过滤器(90)、和位于燃烧室(60)的底板部(11)侧的部分的环状的第1贴靠部件(70)。杯状部件(50)以朝向燃烧室(60)内突出的方式配置,具有第1延伸设置部(53),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53)从杯状部件(50)的开口端侧的部分沿着底板部(11)的内底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第1贴靠部件70)具有第2延伸设置部(71),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71)从与过滤器(90)的内周面抵接的抵接部72)沿着底板部(11)的内底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通过将第1延伸设置部(53)夹入保持在底板部(11)与第2延伸设置部(71)之间,将杯状部件(50)相对于底板部(11)固定。

    气体发生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6796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80034099.0

    申请日:200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B60R21/274 B60R2021/26011

    Abstract: 气体发生器(1)具备由设有着火机构的作为引发器壳体的下盖(2b)、和将其封闭而作为封闭壳体的上盖(2a)构成的短圆柱状的外壳(2)。此外,在外壳(2)内配置有由在内部中具备点火器(9)及着火剂(17)的着火剂装填容器(19)、和以密接状态设置在该着火剂装填容器(19)的外侧表面上的筒体(16)构成的着火机构(20)、气体发生剂(13)、过滤器部件(11)。由此,能够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着火性能稳定的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688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6464.8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气体发生器(1A)具备作为壳体的一部分的底板部(11)、收容导火药(56)的大致筒形状的杯状部件(50)、收容在壳体内部的中空筒状的过滤器(90)、和位于燃烧室(60)的底板部(11)侧的部分的环状的第1贴靠部件(70)。杯状部件(50)以朝向燃烧室(60)内突出的方式配置,具有第1延伸设置部(53),所述第1延伸设置部(53)从杯状部件(50)的开口端侧的部分沿着底板部(11)的内底面朝向径向外侧延伸设置。第1贴靠部件(70)具有第2延伸设置部(71),所述第2延伸设置部(71)从与过滤器(90)的内周面抵接的抵接部(72)沿着底板部(11)的内底面朝向径向内侧延伸设置。通过将第1延伸设置部(53)夹入保持在底板部(11)与第2延伸设置部(71)之间,将杯状部件(50)相对于底板部(11)固定。

    气体发生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67968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680034099.0

    申请日:200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B60R21/274 B60R2021/26011

    Abstract: 气体发生器(1)具备由设有着火机构的作为引发器壳体的下盖(2b)、和将其封闭而作为封闭壳体的上盖(2a)构成的短圆柱状的外壳(2)。此外,在外壳(2)内配置有由在内部中具备点火器(9)及着火剂(17)的着火剂装填容器(19)、和以密接状态设置在该着火剂装填容器(19)的外侧表面上的筒体(16)构成的着火机构(20)、气体发生剂(13)、过滤器部件(11)。由此,能够提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着火性能稳定的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的安装结构及气囊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863697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9187.2

    申请日:2004-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21/2644 B60R2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副驾驶用气囊模块的气体发生器(1)的安装结构,包括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具有:金属制壳体(10),由起始壳(9)和闭合壳(8)形成;多个气体排出孔(7),形成在上述壳体(10)上且排出在燃烧室(12)中产生的气体,起始壳(9)和闭合壳(8)的某一方或两方具有半球形或半椭圆球形的端板部(18、16)、和从上述端板部(18、16)连续形成的筒部(17、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