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27288B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080001552.4

    申请日:2010-01-14

    Inventor: 大村和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31/03 F21S45/30 H05K5/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耐化学品性、耐候性和耐臭氧性的透气构件。本发明提供透气构件(1),其具有使用硫化的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的具有贯通孔的支撑体(2),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周围部的胶粘剂层(3),和以覆盖所述贯通孔的方式通过胶粘剂层(3)设置在支撑体(2)上的透气膜(4)。胶粘剂层(3)优选含有橡胶,该橡胶优选为乙烯-丙烯-二烯橡胶。透气膜(4)优选为氟树脂多孔膜。另外,透气膜(4)优选实施了拒油处理。

    透气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27288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80001552.4

    申请日:2010-01-14

    Inventor: 大村和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V31/03 F21S45/30 H05K5/0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高耐化学品性、耐候性和耐臭氧性的透气构件。本发明提供透气构件(1),其具有使用硫化的乙烯-丙烯-二烯橡胶的具有贯通孔的支撑体(2),设置在所述贯通孔周围部的胶粘剂层(3),和以覆盖所述贯通孔的方式通过胶粘剂层(3)设置在支撑体(2)上的透气膜(4)。胶粘剂层(3)优选含有橡胶,该橡胶优选为乙烯-丙烯-二烯橡胶。透气膜(4)优选为氟树脂多孔膜。另外,透气膜(4)优选实施了拒油处理。

    驱动装置、透气构件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0285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2395.0

    申请日:2015-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其通过具备电机部(100)、减速部(200)、壳体(400)、和透气构件(500),从而能抑制从壳体的内侧向壳体的外侧漏油,所述减速部(200)通过存于该减速部(200)中的油而顺畅地工作并使所述电机部(100)的转速减速,所述壳体(400)收容所述减速部(200),所述透气构件(500)被安装在所述壳体(400)并具有形成有多个孔的透气膜,所述多个孔捕集从该壳体(400)的内侧趋向该壳体(400)的外侧的油而且允许气体在内侧与外侧之间流通。

    车辆用灯具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4359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480066324.3

    申请日:2014-11-12

    Abstract: 在灯室(110)内,包括:第一灯室部(110A),相比第一基准面(P1)位于前方侧,相比第二基准面(P2)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第二灯室部(110B),相比第一基准面(P1)位于后方侧,相比第二基准面(P2)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前大灯(101)具备:第一透气构件(105),安装于在面对第一灯室部(110A)的壳体(102)上设置的第一开口部(102A);第二透气构件(106),安装于在面对第二灯室部(110B)的壳体(102)上设置的第二开口部(102B)。两透气构件(105,106)具备防水透气体。第一透气构件(105)的透气量大于第二透气构件(106)的透气量。

    车辆用灯具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1435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80066324.3

    申请日:2014-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45/33 F21S45/30 F21V31/03

    Abstract: 在灯室(110)内,包括:第一灯室部(110A),相比第一基准面(P1)位于前方侧,相比第二基准面(P2)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第二灯室部(110B),相比第一基准面(P1)位于后方侧,相比第二基准面(P2)位于车宽方向外侧。前大灯(101)具备:第一透气构件(105),安装于在面对第一灯室部(110A)的壳体(102)上设置的第一开口部(102A);第二透气构件(106),安装于在面对第二灯室部(110B)的壳体(102)上设置的第二开口部(102B)。两透气构件(105,106)具备防水透气体。第一透气构件(105)的透气量大于第二透气构件(106)的透气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