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2764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64238.4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壳聚糖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说的壳聚糖血管支架是用壳聚糖纤维编织而成。由于壳聚糖血管支架在人体内可自行降解,既环保又对人体无损害,而且具有许多优良的生物特性,是替代金属支架的理想生物可降解材料,因而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1455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310008740.5

    申请日:2013-01-10

    Abstract: 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避孕节育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和在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外层进行表面修饰的壳聚糖组成;所述纳米载药缓释支架由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混纺制成;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由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水、苯乙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左炔诺孕酮、丙烯酸、十六烷、过硫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本发明能够稳定地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药物,避免了子宫内膜对传统材料的排斥,实现了宫内放置后降解时间的可控制性,置入宫腔后无需取出,去除了尾丝结构,减少了尾丝对宫颈局部刺激和逆行性感染的副反应。

    一种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9985B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010222966.1

    申请日:201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药纳米微球,包括内核和表层,其内核由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疏水药物组成,其表层由壳聚糖或其衍生物组成;内核中,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0-95%,疏水药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50%;表层相对于内核的重量百分比为2-10%;所述载药纳米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0nm-500nm。本发明的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将含载体材料和疏水药物的有机溶剂溶液,缓慢注入大量水中然后加入壳聚糖或其衍生物水溶液;或者缓慢注入大量壳聚糖或其衍生物水溶液中,制备载药纳米微球。本发明解决了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或无规共聚物制备具有稳定亲水表层的载药纳米微球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必须使用合成困难的两亲性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或者亲水表层容易脱落的不足。

    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41455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310008740.5

    申请日:2013-01-10

    Abstract: 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避孕节育装置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由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和在纳米载药缓释支架外层进行表面修饰的壳聚糖组成;所述纳米载药缓释支架由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和聚乳酸混纺制成;所述载有左炔诺孕酮的聚苯乙烯由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水、苯乙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左炔诺孕酮、丙烯酸、十六烷、过硫酸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组成。本发明能够稳定地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药物,避免了子宫内膜对传统材料的排斥,实现了宫内放置后降解时间的可控制性,置入宫腔后无需取出,去除了尾丝结构,减少了尾丝对宫颈局部刺激和逆行性感染的副反应。

    一种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491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020719.8

    申请日:201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熔融纺丝制备符合要求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纤维。其具体制备工艺为:PPDO切片在70~80℃下干燥,通过螺杆挤出进入纺丝箱体纺丝,纺丝温度为135~160℃;经喷丝板挤出后进入冷却槽中进行冷却固化成型,冷却液为1,2-丙二醇和无水乙醇,两者质量比为3~5∶1,温度为35~40℃;然后用无水乙醇对聚对二氧环己酮纤维进行清洗,温度控制在30~40℃;然后对所得纤维进行热盘拉伸2到10倍,拉伸温度为60~80℃;在60~90℃下进行热定型后卷绕。该方法制备的纤维均匀性好,保证了PPDO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无毒、无刺激,机械支撑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

    一种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149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110020719.8

    申请日:201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用食管支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熔融纺丝制备符合要求的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纤维。其具体制备工艺为:PPDO切片在70~80℃下干燥,通过螺杆挤出进入纺丝箱体纺丝,纺丝温度为135~160℃;经喷丝板挤出后进入冷却槽中进行冷却固化成型,冷却液为1,2-丙二醇和无水乙醇,两者质量比为3~5∶1,温度为35~40℃;然后用无水乙醇对聚对二氧环己酮纤维进行清洗,温度控制在30~40℃;然后对所得纤维进行热盘拉伸2到10倍,拉伸温度为60~80℃;在60~90℃下进行热定型后卷绕。该方法制备的纤维均匀性好,保证了PPDO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无毒、无刺激,机械支撑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可加工性。

    一种载药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9985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22966.1

    申请日:201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载药纳米微球,包括内核和表层,其内核由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疏水药物组成,其表层由壳聚糖或其衍生物组成;内核中,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重量百分比为50-95%,疏水药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50%;表层相对于内核的重量百分比为2-10%;所述载药纳米微球的粒径范围为50nm-500nm。本发明的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将含载体材料和疏水药物的有机溶剂溶液,缓慢注入大量水中然后加入壳聚糖或其衍生物水溶液;或者缓慢注入大量壳聚糖或其衍生物水溶液中,制备载药纳米微球。本发明解决了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或无规共聚物制备具有稳定亲水表层的载药纳米微球的问题,弥补了现有技术必须使用合成困难的两亲性嵌段(或接枝)共聚物或者亲水表层容易脱落的不足。

    兔颈动脉经皮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43932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64240.1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兔颈动脉经皮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是将兔饲以高脂饲料饮食一周后,行颈动脉球囊内皮剥脱术,再继续高脂饮食。本发明克服了单纯用高脂饮食模型时间长,效果不稳定,病变与人类再狭窄病变差异大和不易形成特定部位RS病灶的缺点,能构建成与人类动脉粥样硬化和PTCA术后再狭窄病变相似的进展性病变,为以后经皮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提供帮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