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糯性基因的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06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82537.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糯性基因的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它包括KASP通过荧光探针特异性识别基因位点达到基因分型的效果,可用于检测SNP位点和InDel位点。与SSR、RFLP、InDel等分子标记相比,KASP标记具有检测快速,成本低,易于规模化应用等特点,KASP标记不需要根据DNA片段大小进行分型,能够摆脱传统凝胶电泳这种步骤相对繁琐,低通量,价格又较贵的检测方法,更加适用于现阶段飞速发展的高通量分子检测平台。因此,开发低成本、适合于高通量分子检测平台的玉米糯性基因KASP分子标记对于推广普及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提高我国糯玉米的育种效率和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电化学沉积法脱除硫酸溶液中铁离子的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982402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232504.9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沉积法脱除硫酸溶液中铁离子的电极,特别是以液态汞为电催化材料制得的电极表面可更新的作为阴极使用的电极。该电极由液态汞、磁性电极基体以及电磁体三部分组成,汞铺展在磁性电极基体上,在汞/电解液界面,Fe2+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生成Fe沉积在汞电极表面,生成的Fe在电磁体磁力作用下被吸至磁性电极基体,关闭电磁体电源后Fe脱落,从而实现电极的再生循环使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电极表面可更新、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电极制备技术,采用该电极可实现硫酸溶液中电化学沉积脱除铁离子过程,并能提高过程的速率及电流效率,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工发展要求的电极制备技术。

    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基因的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7325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90760.X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基因的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它包括检测待测玉米的基因型,根据待测玉米的基因型鉴定或辅助鉴定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所述基因型为玉米基因组中KASP_scmv位点的基因型;所述KASP_scmv位点是玉米基因组中的一个InDel位点。本发明中分子标记是与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基因SCMV2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KASP_scmv,该标记基于KASP技术开发,可高通量检测玉米基因组3号染色体的第129376861位碱基,本发明应用KASP技术对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基因SCMV2进行基因型鉴定,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检测周期短、标记稳定、绿色环保等优点,可精准检测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基因SCMV2,对促进玉米抗甘蔗花叶病毒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电化学沉积法脱除硫酸溶液中铁离子的三维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98258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0233109.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沉积法脱除硫酸溶液中铁离子的三维电极,特别是由析氢过电位高的金属颗粒为电催化材料的三维移动床电极。以此电极为阴极,Fe2+阴极还原生成铁沉积于移动床金属颗粒表面,生成的铁在电磁体的磁力作用下移至耐腐蚀电极基体,同时采用阴极保护技术保护生成的Fe使其不被硫酸腐蚀;经过电化学沉积除铁操作的三维移动床电极移出硫酸溶液,关闭电磁体电源,用硫酸溶液溶解除去沉积出的铁,使三维移动床电极再生后循环使用。本发明的三维移动床电极具有除铁速率快、电流效率高、易于连续操作等显著特点,便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该电极可用于金属离子分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领域,是一种符合绿色化工发展要求的电极制备技术。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基因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63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741264.1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信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全基因组预测方法及其应用,采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模型来预测个体的育种值,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预测作物的分子标记;从中重复地随机选择一定比例的分子标记子集供遗传算法初始化,并构建基因组预测模型,计算不同分子标记子集的适合度,保留适合度较高的分子标记子集,将保留的分子标记子集以一定的比率进行突变、配对、交叉互换,产生新的分子标记子集;再次计算不同分子标记子集的适合度函数,保留适合度较高的分子标记子集,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或者收敛,得到最终的分子标记子集并构建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模型用于全基因组预测。本发明方法可用于提高杂交种全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可以为杂交种的精准选育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种逐日稻田CH4通量的遥感估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029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1258962.9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李成 徐扬 李兆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逐日稻田CH4通量的遥感估算方法,以水稻生育期内一定时间尺度逐日测量的CH4通量E为因变量,以CH4通量测量同时间尺度和同经纬度位置的遥感数据中的LST、SWI、LAI、GPP、ET五种遥感指数为自变量,构建稻田CH4通量的遥感估算模型一:再在待估算区域的稻田内,通过CH4通量观测仪监测水稻生育期内一定时间尺度的稻田CH4通量,同时获取与CH4通量观测仪同时间尺度和同经纬度位置的逐日遥感数据,分别得到LST、SWI、LAI、GPP、ET五种遥感指数,分别代入第一步的遥感估算模型一的等式两边,以确定估算模型中的未知系数,从而确定已知系数的遥感估算模型二;用于待估算区域的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H4通量的遥感估算。

    负载碘的抗菌淀粉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6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33304.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碘的抗菌淀粉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将淀粉、强碱和乙醇水溶液混合处理后得到沉淀,然后将沉淀溶于水中配制成淀粉溶液,经高温蒸汽蒸煮后得到淀粉静电纺丝溶液,再静电纺丝制备淀粉纳米纤维膜,最后固相吸附碘蒸汽从而得到淀粉‑碘纳米纤维膜。本发明所得的淀粉‑碘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27‑141 nm,其碘含量为11.43%‑17.00%,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率均为高度敏感,抑菌效率高,可应用于抗菌类伤口敷料、组织支架和食品包装等领域。

    静电纺丝制备淀粉纳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2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53929.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制备淀粉纳米纤维的方法。所述方法以高直链淀粉脱支溶液为原料,经过剪切均质后形成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得淀粉纳米纤维。本发明工艺简单,以水作为唯一溶剂,不使用有机溶剂,绿色环保,制得的淀粉纳米纤维呈现完美无串珠的纤维形态且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其平均纤维直径在121~158nm,可作为吸附材料、递送载体和组织支架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

    阳极氧化共沉积法制备导电性聚苯胺修饰的钛基二氧化铅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1001085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1291.9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阳极氧化共沉积法制备导电性聚苯胺修饰的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方法,特别是以前驱体热分解制备得到的钛基金属氧化物电极为阳极,以含Pb2+、苯胺及碱金属硝酸盐的水溶液为电解液,通过阳极氧化共沉积以及硫酸水溶液中电化学掺杂活化制备导电性聚苯胺修饰的钛基二氧化铅电极的方法。本发明能够实现苯胺原位制备修饰二氧化铅电极,同时实现二氧化铅电极导电空间网络的构建、活性物质硫酸盐化的抑制以及活性物质微观结构的调控等多重功能,可以有效改善二氧化铅电极的性能。

    一种中稻缘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9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28089.4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态监测与评价技术领域内一种中稻缘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依次对研究区域中稻缘蝽的发生信息、水稻空间分布数据及生育期信息、气象数据的统计、分析、筛选,依次建立影响中稻缘蝽的发生潜势的最大熵模型和产量‑发生潜势统计模型。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构建的数据‑模型融合的评估方法,可以定量表征中稻缘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使其既考虑中稻缘蝽发生潜势与水稻减产之间的关系,又便于气象、农业等多源数据的输入,为区域尺度中稻缘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监测与预警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