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610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1810790873.5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决口封堵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封堵装置,包括第一、二主桩、第一、二钢柱、可折叠截水挡板组、牵引机构。应用方法:在发生决口的时候,在堤坝决口两侧的倾斜面上打入主桩,钢柱嵌套在主桩上。将折叠的截流挡板组首端铰接在钢柱上,钢柱两端的主绳索穿过截水挡板组的滑动机构上,并与决口另一侧的主桩相连。截流挡板组的末端通过牵引索与决口另一侧的主桩上的牵引机构相连,收紧决口两侧的副绳索,使上下两根主绳索处于受力状态,截水挡板组可在主绳索上自由滑动。通过牵引机构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截水挡墙。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快速高效部署;操作简单,模块化设计,能够应对不同的决口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53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1216951.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景点的环岛式生态净化渠道,净化渠道上设有进水口(17)、出水口(18),其特征是,所述净化渠道为圆环形,进水口(17)与出水口(18)之间形成排涝渠道(14),排涝渠道(14)中心沿水流方向设有分水墙(16),分水墙(16)上、下游的排涝渠道(14)上分别设有排涝闸门(15);所述净化渠道包括第一至八渠道(21‑28),第一至八渠道(21‑28)上设有丁坝(2),丁坝(2)逆水流方向布置。本发明巧妙的利用地势延长了水流路径使水流得到充分净化,可以有效降低水中重金属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净化箱可以及时更新替换且本发明兼顾排涝,外形美观,可串联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7505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1491634.1
申请日:2017-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护坡砖结构单元,属于建筑领域,包括砖体、砖棒,所述砖体四周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二、三、四凹槽;第一凹槽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半圆形槽、矩形槽,矩形槽的两个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侧壁孔、第二侧壁孔;所述砖棒包括矩形段、以及矩形段两端的第一半球形端、第二半球形端,第一半球形端、第二半球形端对称设置,第一半球形端的两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二砖臂翼,第一砖臂翼、第二砖臂翼、与第一侧壁孔、第二侧壁孔相配合。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本发明具有有效减缓水土流失、制作简单、铺设技术容易掌握、运输方便、整体性强、拆装方便、不易积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26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610842432.6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智能景观闸门,包括第一、二岸墙、第一、二立柱、横梁、门页、第一、二水桶,第一、二岸墙之间设置闸门门页;闸门门页底部设置在底轴上,第一、二岸墙中分别设有短轴,底轴两端分别与第一岸墙、第二岸墙内的短轴相连接;第一、二岸墙上分别设置第一、二立柱,第一、二立柱之间设置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两侧的横梁上分别设置第一、二定滑轮,闸门门页顶梁内、外河侧分别对称设置第一、二钢丝绳,第一钢丝绳穿过第一定滑轮并设置第一水桶,第二钢丝绳穿过第二定滑轮并设置第二水桶;横梁内设有输水总管,输水总管外接送水泵,输水总管通过输水软管分别连接第一、二水桶。本发明能够实现双向挡水功能,垂直提升功能,满足城市景观闸门的观赏性,操作上更加智能,适应现代化水工的趋势,同时方便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071766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604396.4
申请日:2017-07-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1 , B01D29/56 , B01D29/6407 , C02F2301/08 , C02F2303/16 , E03F5/10 , E03F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第一污水池(9)、第二污水池(12)设置在沟渠(6)渠底,第一污水池(9)与第二污水池(12)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11)相连通,水流经沟渠(6)、第一污水池(9)、第一连通管(11)、第二污水池(12)并通过第二污水池(12)顶部的第二连通管(16)流出。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节约土地,减少水体污染,净化效果好,不影响洪水排放,对于城市排污与防涝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59253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216951.8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5/00 , C02F3/00 , C02F2003/001 , E02B5/08 , E02B1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型景点的环岛式生态净化渠道,净化渠道上设有进水口(17)、出水口(18),其特征是,所述净化渠道为圆环形,进水口(17)与出水口(18)之间形成排涝渠道(14),排涝渠道(14)中心沿水流方向设有分水墙(16),分水墙(16)上、下游的排涝渠道(14)上分别设有排涝闸门(15);所述净化渠道包括第一至八渠道(21‑28),第一至八渠道(21‑28)上设有丁坝(2),丁坝(2)逆水流方向布置。本发明巧妙的利用地势延长了水流路径使水流得到充分净化,可以有效降低水中重金属和农药等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漂浮在水面的杂物,净化箱可以及时更新替换且本发明兼顾排涝,外形美观,可串联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120644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78241.0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2B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仪器埋设保护装置,包括两块第一面板、两块第二面板和四个销钉,所述两种面板在短边边缘上均设有两个圆环,故每个面板上共有4个圆环,第一面板上的圆环设置的高度均和第二面板的圆环高度不同,两种面板的圆环两两竖直对齐,再用销钉插入垂直放置四块面板的圆环中构成矩形保护框架,将监测仪器置于矩形保护框架的中心,通过将矩形保护框架内外的坝土碾压密实,矩形框架能有效防止堤坝施工过程中的外来冲击力,且组装快速简单,达到对监测仪器的保护作用;本发明巧妙地利用带圆环的面板与销钉互相嵌套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在保护框架提升时,摩阻力小,起吊简单,不用使用大型的起吊设备,达到了降低费用,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05297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94766.6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M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涌、渗漏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堤坝管涌渗漏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方柱筒、下方锥筒、滑动电阻、浮球、直流电源、灵敏电流表、可调节弯管。上方柱筒和下方锥筒通过可调节弯管相连接,上方柱筒底部和下方锥筒顶部均有流水开口,滑动电阻设置在上方柱筒侧壁上,滑动电阻的滑片与浮球连接,滑动电阻通过电线与信号装置连接,信号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灵敏电流表,灵敏电流表用于判别管涌、渗漏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基于伯努力方程和浮力,利用可以随水面浮动的浮球改变控制滑动电阻的电阻值,并通过灵敏电流表观测这一变化,从而能快速、无损地检测堤坝的管涌、渗漏强度,投资低、结构简单、便于工程人员掌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529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610594766.6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涌、渗漏探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堤坝管涌渗漏强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方柱筒、下方锥筒、滑动电阻、浮球、直流电源、灵敏电流表、可调节弯管。上方柱筒和下方锥筒通过可调节弯管相连接,上方柱筒底部和下方锥筒顶部均有流水开口,滑动电阻设置在上方柱筒侧壁上,滑动电阻的滑片与浮球连接,滑动电阻通过电线与信号装置连接,信号装置包括直流电源和灵敏电流表,灵敏电流表用于判别管涌、渗漏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装置的检测方法。本发明基于伯努力方程和浮力,利用可以随水面浮动的浮球改变控制滑动电阻的电阻值,并通过灵敏电流表观测这一变化,从而能快速、无损地检测堤坝的管涌、渗漏强度,投资低、结构简单、便于工程人员掌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72440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237815.1
申请日:2017-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5 , E02B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生态护坡砖,包括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形状为四棱台结构,砖体(1)中心设有一个植被孔(5),砖体(1)左右两个侧面上对称设置两个向外延伸的砖臂(2),砖体(1)前后两侧壁上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3),凹槽(3)与砖臂(2)相配合,凹槽(3)与砖臂(2)之间垂直设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态护坡及其铺设方法。本发明采用对称构造,砖臂相对设置,凹槽相对设置,任一块砖受力均等,利用了力的对称抵消原理。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具有凸起感,样式新颖,同时结构分明,便于制模制造,运输方便,铺设技术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