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硅材料及其应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0440.1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硅材料及其应用,该改性硅材料包括核层、壳层,壳层包覆核层;核层包括硅材料;在壳层中包括共聚物,制备共聚物的原料包括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其中,第一单体包括单体A、单体B中的一种;单体A的化学结构式为#imgabs0#R1、R2、R3独立地选自H、‑NO2、#imgabs1##imgabs2#中的至少一种,R4独立地选自H、苯基中的至少一种;单体B的化学结构式为#imgabs3#R5~R11独立地选自H、F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单体包括氧基硅烷化合物、二烯酸甲酯化合物、不饱和烃、有机酸锂中的一种。本发明通过在硅材料表面包覆共聚物,能够抑制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并通过搭配第一单体与第二单体制备共聚物,能够提高硅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电解液及含有其的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5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4473.6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解液及含有其的电池,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功能添加剂;功能添加剂的结构式为:#imgabs0#该电解液通过引入特定的功能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硅负极界面SEI膜的稳定性,优化硅负极稳定性,同时还可以防止过渡金属溶出,优化正极稳定性。由此,使用该电解液所制备得到的电池,其循环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得到了明显的优化。

    一种锂氟化碳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25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5140.4

    申请日:2024-12-10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公开了一种锂氟化碳电池。锂氟化碳电池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电解液;正极片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材料包括氟化碳材料;电解液包括添加剂,添加剂包括第一添加剂和第二添加剂;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双键硅烷化合物,所述双键硅烷化合物的化学通式为R1bSiaR22a+2‑b;其中,a为1‑2的整数,b为1‑6中的整数,R1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中的至少一种,R2为甲基、乙基、丁基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具有改善氟化碳稳定性,抑制电解液与氟化碳反应,从而提升锂氟化碳电池的存储稳定性。

    一种硅负极材料及应用其的负极片、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725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01409.0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负极材料及应用其的负极片、锂电池。该硅负极材料包括硅材料和包覆在硅材料的表面上的包覆层,包覆层含有聚合物,聚合物包括如式Ⅰ所示的单体;X选自—H、烷基、氰基中的其中一种;Y为含有B原子的杂环。本发明提供的硅负极材料的包覆层能对硅材料在充放电时体积膨胀起很好的缓冲作用,降低硅负极材料在锂电池充放电时由于体积膨胀而引起负极片表面的SEI膜破裂的风险,且包覆层的聚合物结构中含有大π键,赋予其良好的导电性,改善了硅材料导电性差的问题,而其中含有的杂硼烷可以吸收电解液中产生的HF,可避免HF对硅负极或正极的侵蚀作用,通过上述作用提高了应用该硅负极材料的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imgabs0#

    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9539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64335.8

    申请日:2024-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隔膜包括:第一隔离层,用于与锂电池的正极片接触;第三隔离层,用于与锂电池的负极片接触;第二隔离层,设于第一隔离层与第三隔离层之间;其中,第一隔离层包括陶瓷材料,第二隔离层包括高分子层材料,第三隔离层包括改性后的高分子复合层材料,通过本申请所设置的隔膜,解决了胶囊内窥镜锂电池短路温升过高的问题,能够在电池短路时,迅速做出反应,使短路温升温度降低至50℃以内。

    一种防止锂氟化碳电池负极腐蚀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952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24341.0

    申请日:2024-12-11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止锂氟化碳电池负极腐蚀的方法。一种防止锂氟化碳电池负极腐蚀的方法,利用配方中含有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的电解液制备锂氟化碳电池,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的配比,以令所述第二溶剂在所述混合溶剂中的体积占比<50%;其中,所述第一溶剂包括碳酸丙烯酯、γ‑丁内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丁烯酯、碳酸二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包括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具有降低锂氟化碳电池用电解液中游离氟的含量以提高锂氟化碳电池的存储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的优点。

    软包电芯密封性检测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8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07073.9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包电芯密封性检测方法,软包电芯密封性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封装后的软包电芯进行抽真空;向软包电芯的内部填充惰性气体;密封软包电芯,并将软包电芯放置在密封腔内;将密封腔进行抽真空,静置预设时间;检测密封腔的内部是否存在惰性气体,若是,软包电芯的气密性不合格;若否,软包电芯的气密性合格。本申请的软包电芯密封性检测方法有效地实现对电芯的密闭性的全面检测,无需破坏软包电芯即可完成软包电芯的气密性检测,整体操作简单,确保了软包电芯在检测过程中以及后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芯气密封检测方法在存在无法全检影响检测精度且对电芯本身存在破坏性的问题。

    一种基于碳酸丙烯酯的电解液及应用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674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0195.7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碳酸丙烯酯的电解液,该电解液包括碳酸丙烯酯、磷酸三苯酯和双氟代碳酸乙烯酯,按照质量比计算,双氟代碳酸乙烯酯:磷酸三苯酯:碳酸丙烯酯=4.5~6:0.1~1:15~21;碳酸丙烯酯在电解液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不低于10%。在本方案中,通过PC、TPP和DFEC进行搭配参与电解液的组分构建,三者协同增效,起到弱化正极释氧反应产热及副反应产热的作用,并且减少了负极还原产生的可燃气体,从而令本方案提供的电解液能够有效地减少二次电池的反应产热量和燃烧热,有利于防止二次电池发生热失控,在二次电池的工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阻燃作用,提高二次电池的安全性能。

    电池
    10.
    发明公开
    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6508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45166.3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芯,电芯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片和电解质片,电极片包括集流体、电极材料层及边涂结构,电极材料层设于集流体并落在集流体的区域内,电极材料层所在区域的外轮廓至少部分与集流体所在区域的外轮廓间隔设置并形成支撑区域;边涂结构设于支撑区域;电解质片覆盖至少部分电极材料层和至少部分边涂结构。边涂结构中含有固态电解质,使其与电极材料层的材料组分高度相似,在对电解质片和电极片施加压力时,电极材料层和边涂结构在压力作用下的厚度削减程度几乎相同,二者朝向集流体的侧面和朝向电解质片的侧面几乎平齐,能避免电解质片和集流体上出现裂纹,提高电芯和电池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