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岩土体体积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41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50492.3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岩土体体积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箱、超声波喷膜器、水泵、蓄水池和质量采集系统,测量箱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质量采集系统包括设置在测量箱顶部的质量传感器和与质量传感器相连接且位于测量箱内的吊篮,超声波喷膜器用于在置于吊篮上的岩土体试样表面形成能够被加热升华的保护层,水泵的入口端与蓄水池相连接,水泵的入口端与测量箱相连接。本发明的新型岩土体体积测量装置,集喷膜、浮力、烘烤于一体,在经济环保的完成不规则岩土体试样的体积测量的同时,还可以测量试样的干密度,明确土体的密度大小,适用范围广;本发明方法测量精度高,测量成本低。

    生态防治型边坡框架梁可调控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7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55335.9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态防治型边坡框架梁可调控模板系统及施工方法,生态防治型边坡框架梁可调控模板系统包括:多个模板单元,模板单元包括方形框架结构、基座、四个伸缩支撑件;方形框架结构包括四个依次垂直相抵的边模,边模包括多个模板,沿模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模板依次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用于成型框架梁的侧边的浇筑腔;基座位于方形框架结构的中心处、并用于固定在边坡;四个伸缩支撑件沿基座的周向呈十字形布置,伸缩支撑件与边坡的坡面平行、并内置有电机以控制伸缩支撑件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伸缩支撑件一端连接于基座、另一端连接边模的其中一个模板。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形条件,并能提高施工的效率和精准性。

    一种装配式矩形隧道衬砌的接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3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0432365.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矩形隧道衬砌的接头结构及其安装方法,包括隧道段和矩形隧道节段,所述的隧道段由若干个矩形隧道节段拼接而成,隧道段的径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隧道节段是将预制有圆柱形连接钢柱孔的矩形隧道节段端面朝上,竖直摆放,插入连接钢柱,钢柱孔内添加粘结材料,将预制有圆台形连接钢柱孔的矩形隧道节段端面朝下,向下对接拼装,在接头和连接钢柱的双重作用下,将上下矩形隧道节段紧密拼装为一个整体。本发明具有现场装配精度高、容易控制、施工快捷、工作量小和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且环保的优点,在装配式隧道工程中能有效减少工期和成本。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加载模型试验装置及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61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24589.3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加载模型试验装置及可靠性动态评估方法,该装置包括衬砌模型、地铁运营荷载模拟系统、地基土模型、隧道围压系统、试验反力架、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衬砌模型预制有结构裂缝;地铁运营荷载模拟系统包括激振器、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隧道围压系统包括若干分布于衬砌模型外侧的压力施加机构;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包括高速摄像机、应变片;该装置能够模拟地铁隧道结构的裂缝病害、围岩压力、振动荷载,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地铁隧道结构病害加载模型试验。该方法通过模拟地铁隧道在运营荷载、地质条件及环境变化多重因素下的病害演化过程,并通过多因素耦合的随机模拟,以实现对隧道结构的动态可靠性评估。

    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框架隧道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0593290.X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装配式框架隧道接头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接头包括上部预制件及下部预制件,上部预制件上设有外露钢筋及上部预制件预应力孔道,下部预制件上设有预埋钢套筒及下部预制件预应力孔道,外露钢筋插入到预埋钢套筒,预应力连接柱设在上部预制件预应力孔道及下部预制件预应力孔道内。所述施工方法通过将上部预制件的外露钢筋插入到预先灌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预埋钢套筒及使用预应力螺纹钢筋张拉再浇筑预应力连接柱,实现上部预制件及下部预制件的双重锚固。本接头结构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预埋钢套筒/预应力组合式锚固,强度高,性能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与整体性,灌浆施工过程可视化,施工方便快捷,可减少工期。

    一种软弱围岩条件原矿山法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9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54591.0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弱围岩条件原矿山法隧道改扩建施工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在既有隧道中的开挖面前后设置既有隧道临时护拱并通过钢板条或木塞填充既有隧道临时护拱与既有隧道之间的空隙,对既有隧道先进行切割,施工超前支护,而后从上到下逐一拆除既有隧道衬砌,再扩挖,并进行初期支护施工,而后进行仰拱施工,逐步完成开挖面施工后,再进行防排水及二次衬砌施工,最后进行附属工程施工。既有隧道临时护拱结合切割,减少了围岩扰动问题,提高了隧道围岩及支护稳定性,全液压自动行走台车完成既有隧道临时护拱的整体拆装,有效缩短了现场施工时间,并对今后类似隧道改扩建工程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种可替换生态边坡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377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054609.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替换生态边坡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若干格栅,格栅与坡面贴合,若干格栅沿坡面的横向与纵向相邻布置;若干砼砌块组件,砼砌块组件与格栅一一对应,砼砌块组件通过铰接部可拆卸连接在格栅内部,砼砌块组件与坡面贴合;锚固部,格栅、砼砌块组件均通过锚固部与土层固定连接;坡面上设置有土工网,土工网位于坡面与格栅、砼砌块组件之间;边坡保护层,边坡保护层设置在砼砌块组件内。本发明能够解决坡面或堤岸局部变形的适应性差的问题,遇到不好的土质、沉陷、膨胀土、堤防塌陷或水的扬压力时造成的结构局部破坏能够迅速对其修理,保持其边坡稳定性。

    一种泉涌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09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922710.X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泉涌条件下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型箱、隧道开挖面模块、水循环模块及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模型箱为立方体。所述隧道开挖面模块包括隧道模型、伺服电机、钢支架、传动杆、直线轴承、拉压传感器、开挖面板。所述水循环模块由泉涌系统、给排水系统组成。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工业相机、拉压传感器、土压力盒、孔压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整理场地、安置传感器、固定泉涌导管、填筑试验土样、土样饱和、形成泉涌、试验开始并收集数据、试验暂停并清理模型箱。本发明为泉涌地区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研究提供良好的试验基础。

    一种装配式生态挡墙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976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3570.5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生态挡墙,包括基础底板、挡土墙体、盖梁、预应力锚索、反滤层和植被生长区。基础底板为矩形结构,在基础底板顶部中间挖凹槽,装配式生态挡墙主体设置在凹槽中;装配式生态挡墙主体为矩形结构,由上、下为波浪形互锚混凝土空心砖拼接组成;盖梁为浇筑混凝土梁,为矩形结构;反滤层由砂砾碎石组成,以挡墙为边呈三棱柱结构;植被生长区位于基础前侧。本发明通过设置反滤层,并采用波浪形互锚混凝土空心砖以及在波浪形互锚混凝土空心砖的层间设置土工格栅提高了挡墙的抗剪性和抗震性,对环境友好,贯穿其中的预应力锚筋有效提高了墙体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可适用于抗震区和公路旁的挡墙建设。

    一种具有内部防排水功能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6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66641.3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部防排水功能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连接端设置凹型槽和凸型接头,凹型槽和凸型接头之间设置水平排水通道,将渗入隧道接缝的水通过水平排水通道导向两侧预埋竖向排水管道,水经竖向排水管道流入底部的水平排水管道再集中抽出隧道。接缝处凹型槽和凸型接头对接端面设置丁腈软木橡胶传力衬垫,增加接缝防水性,提高装配式隧道抗变形能力;纵向接头采用UHPC全灌浆套筒,接缝外侧设置密封胶,装配时UHPC浆液溢出填满接缝,利用UPHC高强度、高防水性的特点,配合密封胶实现增强接头性能和双重防水的效果。本接缝结构简单,有效解决装配式隧道接缝渗水问题,提高了隧道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