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4027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49703.9

    申请日:2022-1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热负荷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历史数据;其中,历史数据包括:空调历史运行数据、当地气象参数、空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换气特性参数、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气蓄热容量的第一特性参数、建筑围护结构及物体蓄热容量的第二特性参数;实时获取空调的能量输出数据;基于能量输出数据和历史数据确定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基于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数据分析待评估建筑空间的热负荷的时间特征。该方式中,可以通过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空调采集的数据直接检测、分析建筑的热负荷,具有很高的及时性,可以更好地获取人员、设备发热、照明发热等负荷在时间维度的特征。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系统、方法和云端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17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9467.6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一种电力需求响应系统、方法和云端控制系统。云端控制系统,包括物联网中台、数据中台和运算模块,其中:物联网中台接收多个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用电设备上报的运行数据并解析,及,将数据中台发送的响应控制参数发送给用电设备;数据中台对解析后的运行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提供用电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将运算模块下发的响应控制参数发送给所述物联网中台,及,根据电网侧下发的聚合需求响应邀约调用运算模块,并向电网侧上报可响应量;运算模块在响应前,基于用电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和/或实时运行数据计算可响应量并通过数据中台上报电网侧;及在响应时段,基于用电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确定响应控制参数并下发给数据中台。

    一种功率预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93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58664.4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功率预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应用于空调系统,该功率预测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室内温度、预报的外界环境温度;以所述外界环境温度和预设室内温度为输入,使用所述空调系统对应的建筑热动态物理模型预测出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以所述外界环境温度、预设室内温度和所述制冷量为输入,使用数据驱动的所述空调系统的中间参数预测模型分别预测出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频率、压缩机吸入压力和冷凝器入口压力;以所述外界环境温度、预设室内温度、制冷量、压缩机频率、压缩机吸入压力和冷凝器入口压力为输入,使用数据驱动的功率预测模型预测出所述空调系统的功率。该功率预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空调系统的功率进行预测。

    建筑热工特性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49410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5839.5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热工特性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包括:按照预设筛选条件对待评估建筑空间内的空调的历史运行数据和与历史运行数据对应的待评估建筑空间外的气象参数进行筛选,得到数据样本;根据数据样本中的气象参数对数据样本进行分组,得到多个数据样本分组;根据热平衡式对每个数据样本分组中的数据样本进行建筑热工特性识别,得到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各数据样本分组对应的建筑热工特性中的空间换气特性参数和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本发明的方法是通过筛选后的空调的历史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对待评估建筑空间的建筑热工特性进行的自动识别,无需加装额外的传感设备,减少了人力和资源成本,识别时对待评估建筑空间的正常运行没有影响。

    一种需求响应量预测方法、暖通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37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8660.6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一种需求响应量预测方法、暖通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应用于暖通系统,包括:基于为暖通系统中多个暖通设备分别建立的建筑热模型和待响应时段的天气预报数据,获取在所述待响应时段内开机暖通设备对应的实际温度不超过所述开机暖通设备对应的用户舒适温度区间上限或下限时,所述开机暖通设备的最小输出能力;根据建立的多联机物理模型,确定所述暖通系统的开机暖通设备按照各自的最小输出能力输出时,所述暖通系统的目标运行能耗;根据所述暖通系统在所述待响应时段的基线能耗和所述目标运行能耗,预测得到所述暖通系统在所述待响应时段的可响应量。本申请方案提供的基于多模型的可响应量预测方案,能够简化预测复杂度,提高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