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0292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780079788.1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基架(6)具有固定地支承定子(31A)的主体部(61)、以及在与中心轴线方向(X方向)垂直的延出方向(Z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底板部(62)。中间罩(7)具有保持永久磁铁(4)的磁体保持部(71)、以及与触点机构部(3)相对的盖板部(72)。外侧罩(8)具有隔着触点机构部(3)与底板部(62)相对的顶板部(80)、以及自顶板部(80)的一个端部与盖板部(72)相对地延设的第一侧板部(81)。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盖板部(72)与底板部(62)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G1)、和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盖板部(72)与顶板部(80)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G2),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且设置为面向第一侧板部(81)。由此,例如,可以实现良好的断开性能。

    电磁继电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0292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79788.1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基架(6)具有固定地支承定子(31A)的主体部(61)、以及在与中心轴线方向(X方向)垂直的延出方向(Z方向)上具有板厚方向的底板部(62)。中间罩(7)具有保持永久磁铁(4)的磁体保持部(71)、以及与触点机构部(3)相对的盖板部(72)。外侧罩(8)具有隔着触点机构部(3)与底板部(62)相对的顶板部(80)、以及自顶板部(80)的一个端部与盖板部(72)相对地延设的第一侧板部(81)。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盖板部(72)与底板部(62)之间形成的第一间隙(G1)、和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盖板部(72)与顶板部(80)之间形成的第二间隙(G2),隔着盖板部(72)大致对称地排列在延出方向(Z方向)上,且设置为面向第一侧板部(81)。由此,例如,可以实现良好的断开性能。

    电磁继电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56479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80088029.6

    申请日:2018-10-05

    Abstract: 电磁继电器包括可动件(34)、可动磁轭(36)、固定磁轭(37)、可动部(56)和止动部(9)。可动件具有可动触点(35A、35B)。可动磁轭以与可动件一体地往复移动的方式与可动件连结。可动部含有由无机磁性材料制成的刚体形成的可动芯(52)和由无机材料制成的刚体形成的轴(53)。固定磁轭由无机磁性材料制成的刚体形成,且配置在可动芯与可动磁轭之间。止动部,其朝向固定磁轭及可动部中的一方突设且与另一方一体成型,以在可动部朝向固定磁轭移动时与该一方抵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