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752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57376.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Spar平台及其系泊与立管工作系统优化分析方法,涉及深海油气资源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提出了一套CT‑Spar平台及其系泊与立管工作系统优化分析方法,主要包括CT‑Spar平台的垂荡板数目的优化方法、张紧式系泊缆预张力取值的分析方法、立管上安装的浮子的特性,包括浮子位置、浮子浮力的取值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优化CT‑Spar平台及其系泊与立管工作系统的结构方案和制作成本,并且保证系统能够在极端恶劣动力条件下仍能满足自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2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157376.7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Q50/02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T‑Spar平台及其系泊与立管工作系统优化分析方法,涉及深海油气资源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提出了一套CT‑Spar平台及其系泊与立管工作系统优化分析方法,主要包括CT‑Spar平台的垂荡板数目的优化方法、张紧式系泊缆预张力取值的分析方法、立管上安装的浮子的特性,包括浮子位置、浮子浮力的取值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优化CT‑Spar平台及其系泊与立管工作系统的结构方案和制作成本,并且保证系统能够在极端恶劣动力条件下仍能满足自存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76990.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耙清淤模拟装置及方法,实验水槽中部设置为填沙区域;拖拽机构对称安装在实验水槽两端的顶部,用于拖拽耙具沿填沙区域移动,模拟耙具的清淤过程;监测水体状态的监测机构架设在填沙区域前后两端的实验水槽上端部;清水池通过泵送机构将清水输送至实验水槽的前端;沉淀池与实验水槽和清水池连通,沉淀过滤实验水;控制终端与拖拽机构、监测机构以及泵送机构连接,收集、存储和传输监测机构采集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在构建实验水槽,模拟拖耙清淤过程,实现了清淤过程在实验室的模拟,能够观察到清淤时的泥沙运动状态全过程,控制不同水动力和耙具的清淤模式,明晰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淤效率,对拖耙清淤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19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207292.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断面重心位置的潮汐河口河床稳定形态指标测量方法,以重心位置参数反映重心所在位置与断面起点之间的斜率,来表征河床的稳定形态,所述重心位置参数即断面重心位置起点距Bc与重心深度Hc之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平均宽深比指标在描述滩槽相间断面形态变化上的不足,以断面重心位置起点距Bc与重心深度Hc之比(称为重心位置参数)作为河相关系来描述断面形态的变化,对于滩槽复杂河段,采用重心位置参数描述断面形态和稳定性更为准确。当河口受到潮流影响时,可以体现由于水位处于不断变化而引起的形心位置的不断变化,便于刻画河床形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80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68303.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气结合的移动式一体减淤装置及方法,属于减淤技术领域,包括:气源,用于提供气体;减淤装置,与所述气源相连接,用于水下减淤;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减淤装置进行位移;所述气源包括空压机以及与所述空压机相连接的第一储气罐;所述减淤装置包括:第二储气罐,与所述气源相连接;储水罐,与所述气源相连接;与所述储水罐相连接的出水喷嘴以及与所述第二储气罐相连接的出气喷嘴;该水气结合的移动式一体减淤装置及方法,通过可潜可浮的模式,实现精准减淤;结合空气射流和水射流减淤的优点,实现高效减淤;保证设备水下不接电,完全通过陆上气源供给实现两种模式减淤,实现安全减淤。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8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12648.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进水河道淤积清除的装置及其清淤方法;装置包括水上气源系统、水下清淤系统和驱动系统,水上气源系统由空压机和储气罐组成;水下清淤系统包括滚筒,滚筒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连通,在滚筒的下方设置三排气孔;驱动系统的卷扬机布设于河道两岸,通过牵引绳拖拽水下清淤系统,水下清淤系统移动的同时,水上气源系统向水下清淤系统输送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水下清淤系统向河底淤泥喷射高压气体,使淤泥脱离河底悬浮在水体中,随流动的水流从泵站上游输送到泵站下游。本发明清淤作业期间泵站不需要停机,不受水下地形条件约束,施工方便,不用考虑清淤作业的泥沙上岸、运输和堆场等问题,减轻了清淤负担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6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920899.8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冲沙水槽成套系统与试验方法,属于清淤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水槽组件,所述水槽组件包括水槽主体、一端连接在水槽主体的清水池以及与所述水槽主体另一端连接的沉沙池;气动冲沙组件,所述气动冲沙组件包括:用于将气体排出的排气装置、用于提供气体的空气压缩与释放装置、用于将所述空气压缩与释放装置的气体调节设定压力后输送给所述排气装置的调压器;量测组件,所述量测组件包括:地形量测装置、含沙量量测装置以及流速量测装置。该气动冲沙水槽成套系统与试验方法,成套系统为一循环结构,在试验期间做到一次放水多次利用,节约能源,试验时流量、水深、气压等因素均可根据需求人为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310093816.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控制的自移动水下清淤设备及水下自动清淤方法,属于气动冲沙技术领域,包括:水下气动清淤组件;用于驱动水下气动清淤组件移动的行走支撑组件;所述行走支撑组件包括:与水下气动清淤组件固定的两个行走主体;分别与行走主体相连接的两个行走供气管;分别活动连接于行走主体的两个运动杆;分别固定于运动杆的两个行走板;其中,所述行走供气管输入的气体控制两个运动杆的行程、幅度、频率,使两个行走板水下定向行走;该气动控制的自移动水下清淤设备及水下自动清淤方法,通过气源装备提供的气动驱动响应速度快,行走支撑组件能够迅速做出反馈。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312648.2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泵站进水河道淤积清除的装置及其清淤方法;装置包括水上气源系统、水下清淤系统和驱动系统,水上气源系统由空压机和储气罐组成;水下清淤系统包括滚筒,滚筒通过输气管道与储气罐连通,在滚筒的下方设置三排气孔;驱动系统的卷扬机布设于河道两岸,通过牵引绳拖拽水下清淤系统,水下清淤系统移动的同时,水上气源系统向水下清淤系统输送高压气体,高压气体通过水下清淤系统向河底淤泥喷射高压气体,使淤泥脱离河底悬浮在水体中,随流动的水流从泵站上游输送到泵站下游。本发明清淤作业期间泵站不需要停机,不受水下地形条件约束,施工方便,不用考虑清淤作业的泥沙上岸、运输和堆场等问题,减轻了清淤负担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243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76990.4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耙清淤模拟装置及方法,实验水槽中部设置为填沙区域;拖拽机构对称安装在实验水槽两端的顶部,用于拖拽耙具沿填沙区域移动,模拟耙具的清淤过程;监测水体状态的监测机构架设在填沙区域前后两端的实验水槽上端部;清水池通过泵送机构将清水输送至实验水槽的前端;沉淀池与实验水槽和清水池连通,沉淀过滤实验水;控制终端与拖拽机构、监测机构以及泵送机构连接,收集、存储和传输监测机构采集的数据。本发明通过在构建实验水槽,模拟拖耙清淤过程,实现了清淤过程在实验室的模拟,能够观察到清淤时的泥沙运动状态全过程,控制不同水动力和耙具的清淤模式,明晰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淤效率,对拖耙清淤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