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用的可张开可回收锚索

    公开(公告)号:CN11306231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51948.1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可张开可回收锚索。该装置包括:固定座,其内设有容纳所述收绳组件的空腔;锚头,其设于所述固定座头端,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锚头内部连通的注浆孔;收绳组件,其设于所述空腔内,包括转筒、旋转动力装置、导向柱;柔性套管,其尾端与所述固定座内部的空腔连通,其头端为盲端;绳索,其一端缠绕在所述转筒上,另一端沿螺旋叶片螺旋铺设,并最终伸入柔性套管内。本发明利用凝固的浆液以及柔性套管替代绳索的作用,使得伸缩可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资源。

    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2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82503.6

    申请日:2022-09-27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包括基坑本体和支护箱,所述支护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支护板,所述支护板与支护箱的内底壁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护箱的内底壁和支护板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盘,每个所述空心盘内均设有加固机构,所述支护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设有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对支护板的角度调节以及角度固定,从而可根据基坑本体的角度调节自身角度,使用范围较大,同时利用多个螺钉分别与基坑内壁和底部的固定,提高了装置在支撑时底部的稳定性。

    土木工程用的可张开可回收锚索

    公开(公告)号:CN1130623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51948.1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用的可张开可回收锚索。该装置包括:固定座,其内设有容纳所述收绳组件的空腔;锚头,其设于所述固定座头端,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锚头内部连通的注浆孔;收绳组件,其设于所述空腔内,包括转筒、旋转动力装置、导向柱;柔性套管,其尾端与所述固定座内部的空腔连通,其头端为盲端;绳索,其一端缠绕在所述转筒上,另一端沿螺旋叶片螺旋铺设,并最终伸入柔性套管内。本发明利用凝固的浆液以及柔性套管替代绳索的作用,使得伸缩可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资源。

    一种土木岩土工程的边坡加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8807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71520.1

    申请日:2024-08-06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木岩土工程的边坡加强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网,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加固壳;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设置在所述加固壳的内部,用于加强所述防护网,通过设置加强板,在使用时,工作人员把底座放置在边坡,通过防护网对边坡上的土石进行阻挡,避免土石从边坡上滚落,造成意外事故,通过加强板对防护网进行加固,增加防护网的强度,再通过加强网对边坡进行二次防护,进一步提升边坡防护效果与强度,通过设置固定螺栓,通过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穿过螺纹孔,使得加固壳安装在底座上,对加强板进行固定,提高装置强度。

    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182503.6

    申请日:2022-09-27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防护结构,包括基坑本体和支护箱,所述支护箱的上侧壁转动连接有支护板,所述支护板与支护箱的内底壁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护箱的内底壁和支护板的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空心盘,每个所述空心盘内均设有加固机构,所述支护板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设有限位机构。本发明通过对支护板的角度调节以及角度固定,从而可根据基坑本体的角度调节自身角度,使用范围较大,同时利用多个螺钉分别与基坑内壁和底部的固定,提高了装置在支撑时底部的稳定性。

    上覆压力作用下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241828.8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覆压力作用下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平衡状态下的理论冰压方程;步骤2:获取冰透镜体暖端的分凝‑冻结温度方程;步骤3:根据上覆压力、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理论冰压方程、分凝‑冻结温度方程获取冰透镜体暖端的迁移驱动力方程;步骤4:获得冰透镜体暖端的表面吸附力方程;步骤5:获取冻结缘区的总渗透系数方程;步骤6:获取冰透镜体暖端的水分迁移速度显式方程,完成上覆压力作用下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根据冻结缘区内的水分迁移速度可快速预测饱和土体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冻胀率和冻胀量,该发明完善和发展了现有冻胀理论,可指导工程实践。

    上覆压力作用下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7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1828.8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覆压力作用下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获取平衡状态下的理论冰压方程;步骤2:获取冰透镜体暖端的分凝‑冻结温度方程;步骤3:根据上覆压力、步骤1和步骤2中得到的理论冰压方程、分凝‑冻结温度方程获取冰透镜体暖端的迁移驱动力方程;步骤4:获得冰透镜体暖端的表面吸附力方程;步骤5:获取冻结缘区的总渗透系数方程;步骤6:获取冰透镜体暖端的水分迁移速度显式方程,完成上覆压力作用下冻结土体水分迁移模型的构建。根据冻结缘区内的水分迁移速度可快速预测饱和土体在附加荷载作用下的冻胀率和冻胀量,该发明完善和发展了现有冻胀理论,可指导工程实践。

    一种深基坑工程分仓施工临时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921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6739.5

    申请日:2021-02-01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工程分仓施工临时支撑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末端与固定块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末端共同转动连接有拦截板,所述拦截板的外侧壁上对称固定安装有防坠机构,润滑油会通过排油管流入到挤压箱中,实现对挤压箱中润滑油的补充,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仅通过外界石头掉落时产生的冲击力就实现了对连接杆、定位块和第一弹簧的润滑,不需要人工对其进行保养,节省了大量人力与时间。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工程的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06963U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20659396.6

    申请日:2021-03-31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基坑降水工程的支护装置,包括多个支撑板,对立放置在基坑内的支撑板之间通过多根连接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板设有贯穿上下端面的纵向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有贯穿通孔格栅板,所述支撑板与格栅板滑动连接;所述格栅板顶部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格栅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上端连接有敲击块;支撑板之间连接连接撑杆与格栅板的设计不仅可以进一步对完成支撑板对于基坑的支护,并且不会影响基坑降水的实施,并且适用多种基坑降水的适用环境,操作简单,支护效果更佳,可以重复利用。

    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16451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819827.3

    申请日:2019-05-31

    Inventor: 彭曙光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深基坑支护装置,包括插设在基坑墙内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均开设有灌装槽,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焊接有一组横梁,两组横梁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调节孔,多个所述调节孔内均螺纹连接有延伸杆,每两个靠近的延伸杆均共同焊接有转动板,两组所述横梁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焊接有左顶块和右顶块。本装置中,由支撑板和横梁的设计,通过将支撑板插入基坑墙底部,并向灌装槽内灌装混凝土,使得支撑板本身强度提高,再由横梁将两个支撑板撑开,使得两个支撑板具有极好的支撑效果,使得支撑板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保证基坑墙不会倒塌,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