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05314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0910209776.3
申请日:2009-10-2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14C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生物质-金属原位结合鞣制皮革的方法,其特点是将植物生物质与金属按摩尔比为1∶1~2∶1的比例分别配成摩尔浓度为0.05~0.20mol/L的溶液,在搅拌状态下使其充分混合后用质量分数为3%的HCl溶液调节反应液pH至2.0~4.0,常温下回流反应2~6h,生成的沉淀离心分离纯化,在温度40~60℃、真空度0.02~0.06MPa干燥,然后在温度45~60℃烘箱中烘干,然后通过原位结合鞣制的方法对猪、牛、羊生皮进行鞣制作用,获得成革的收缩温度为85~110℃,手感丰满有弹性,可以部分替代传统的铬盐,减少Cr的污染,为利用低鞣性材料制造高湿热稳定革创造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112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291584.9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F253/00 , C08F13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溶液接枝天然橡胶的制备方法,属于橡胶聚合物科学领域。本发明在装有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放入天然橡胶、硅烷、引发剂以及阻聚剂并溶解于溶剂中,控制反应温度至溶剂的沸点,使天然橡胶与反应单体和引发剂充分接触。反应结束并降至室温。采用絮凝剂将接枝后的天然橡胶析出、洗涤并干燥,得到硅烷接枝天然橡胶共聚物。制备的硅烷接枝天然橡胶共聚物作为天然橡胶与碳黑、二氧化硅、滑石粉、硅灰石等填料的相溶、分散和包覆剂,有利于填料在天然橡胶中的分散,提高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方法简单,接枝率高,副反应少,便于大规模生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7041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07273.5
申请日:2019-07-07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甲醛竹刨花板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一种无甲醛竹刨花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胶原基蛋白胶粘剂10-30份、竹材100份;所述胶原基蛋白胶粘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20~50份胶原蛋白、0.1~0.5份碱、5~30份尿素、5~20份交联剂和70~120份水。本发明采用胶原基蛋白胶粘剂作为竹刨花板制备的胶粘剂,得到的竹刨花板其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要求,实现无甲醛释放的目的;且刨花板的力学性能达到国家标准中B类竹刨花板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12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202341.2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B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类Fenton体系氧化的羰基淀粉及其制备方法,以硝酸铈盐-催化剂-H2O2组成类Fenton体系,催化剂为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铜,在20~60℃的水相中对淀粉进行氧化处理,包括如下所述的制备步骤:(1)将30~50重量份的淀粉用60~170重量份的水制成悬浊液,并在50~70℃水浴中加热糊化0.5~2小时;(2)加入0.3~2.0重量份的硝酸铈铵、0.0015~0.0075重量份的催化剂充分混合,调节反应液pH=2.5~4.0,20~45℃密闭条件下反应10~24小时;(3)然后加入1.5~10重量份的H2O2,调节温度为45~60℃,反应3~7小时;(4)抽滤,并用丙酮洗3次,40~60℃真空烘箱干燥12~24小时,得到羰基含量为10~20%,羧基含量为2~6%的羰基淀粉。即本发明在将羰基引入到淀粉中的同时,也将羧基引入到了淀粉分子中,增加了淀粉分子中的官能团,拓宽了氧化淀粉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11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291584.9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F253/00 , C08F13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烷溶液接枝天然橡胶的制备方法,属于橡胶聚合物科学领域。本发明在装有回流装置的反应釜中放入天然橡胶、硅烷、引发剂以及阻聚剂并溶解于溶剂中,控制反应温度至溶剂的沸点,使天然橡胶与反应单体和引发剂充分接触。反应结束并降至室温。采用絮凝剂将接枝后的天然橡胶析出、洗涤并干燥,得到硅烷接枝天然橡胶共聚物。制备的硅烷接枝天然橡胶共聚物作为天然橡胶与碳黑、二氧化硅、滑石粉、硅灰石等填料的相溶、分散和包覆剂,有利于填料在天然橡胶中的分散,提高天然橡胶的综合性能。本发明方法简单,接枝率高,副反应少,便于大规模生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509129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202341.2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8B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类Fenton体系氧化的羰基淀粉及其制备方法,以硝酸铈盐-催化剂-H2O2组成类Fenton体系,催化剂为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铜,在20~60℃的水相中对淀粉进行氧化处理,包括如下所述的制备步骤:(1)将30~50重量份的淀粉用60~170重量份的水制成悬浊液,并在50~70℃水浴中加热糊化0.5~2小时;(2)加入0.3~2.0重量份的硝酸铈铵、0.0015~0.0075重量份的催化剂充分混合,调节反应液pH=2.5~4.0,20~45℃密闭条件下反应10~24小时;(3)然后加入1.5~10重量份的H2O2,调节温度为45~60℃,反应3~7小时;(4)抽滤,并用丙酮洗3次,40~60℃真空烘箱干燥12~24小时,得到羰基含量为10~20%,羧基含量为2~6%的羰基淀粉。即本发明在将羰基引入到淀粉中的同时,也将羧基引入到了淀粉分子中,增加了淀粉分子中的官能团,拓宽了氧化淀粉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581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8200.5
申请日:2012-09-08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D04H1/587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气真皮纤维植绒基布的制造方法。是针对现有的大量废弃皮革的再生资源化开发的技术方法,采用废弃皮革粉碎后获得的真皮纤维制造新型皮革替代材料。采用天然棉纤维作为真皮纤维植绒基布的物理增强成份,用氧化淀粉作为纤维之间的黏合剂。通过热辊挤压,使氧化淀粉与真皮胶原纤维的复合及反应增强。该方法改变了常规采用树脂作为粘结剂制造再生皮革的工艺。由此,获得具有良好感官特征,良好透水汽功能的真皮纤维植绒基布。完成的真皮纤维植绒基布产品特征在于透气值≥300mL/cm2.h,真皮纤维含量≥60%(按质量计)。本发明产品能够替代部分真皮皮革制造皮革制品,进行真皮纤维植绒,获得具有接近真皮特征的植绒革。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811335106.1
申请日:2018-11-1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9J197/02 , C09J189/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竹液‑胶原多肽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釜内将竹粉投入碱液中,进行一次碱热降解反应,得到竹液;2)向反应釜的竹液中加入皮革革屑,进行二次革屑碱热降解反应,得到竹液‑胶原混合降解液;3)将竹液‑胶原混合降解液进行机械压滤,收集滤液;4)调节滤液pH并加入交联剂和增塑剂,搅拌反应得到竹液‑胶原多肽复合胶黏剂。上述竹液‑胶原多肽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9517580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35106.1
申请日:2018-11-10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IPC: C09J197/02 , C09J189/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竹液-胶原多肽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在反应釜内将竹粉投入碱液中,进行一次碱热降解反应,得到竹液;2)向反应釜的竹液中加入皮革革屑,进行二次革屑碱热降解反应,得到竹液-胶原混合降解液;3)将竹液-胶原混合降解液进行机械压滤,收集滤液;4)调节滤液pH并加入交联剂和增塑剂,搅拌反应得到竹液-胶原多肽复合胶黏剂。上述竹液-胶原多肽复合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11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110291483.1
申请日:2011-09-21
Applicant: 宁波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盐与栲胶结合鞣前预处理的阻尼效应技术,属于制革化学中鞣剂鞣法的领域。首先,氧化淀粉中部分基团与胶原进行预先结合,阻止第一鞣剂直接与胶原结合;其次,氧化淀粉中部分基团也能够与第一鞣剂温和作用,适当地阻止了第一鞣剂与第二鞣剂的迅速反应,最终使两种鞣剂都有足够的时间向生皮胶原内部渗透,从时间和空间上解决了结合鞣两种鞣剂渗透与结合同时发生的矛盾,缩小了因一些金属盐和栲胶与胶原的结合pH差距导致各鞣剂吸收不良和表面过鞣的现象。使结合鞣顺序要求降低,结合鞣结果的稳定性增加。给新型的无铬结合鞣的产业化实现创造了机会。此外,阻尼效果的实现,也给采用少量鞣剂结合鞣带来了良好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