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99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880023925.0

    申请日:2008-07-08

    Inventor: 末竹弘泰

    Abstract: 移动无线装置,其中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经由铰链(104)可折叠地连接,且其中包括基本矩形显示部分(106)的第三外壳(103)通过旋转机构部分(105)连接到第二外壳(102),该旋转机构部分在相对于第二外壳(102)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旋转,天线(107)被放置在第一外壳(101)在铰链侧的端部,无源元件(108)放置在第三外壳(103)的端部。当用户将第三外壳(103)旋转90°从而以水平长显示来查看可视数据时,天线(107)和无源元件(108)相互电磁耦合,天线(107)的天线特性得到改善。因而,可以提供一种当用移动无线装置在以水平长的方式显示的屏幕上查看可视数据时更高效的天线,该移动无线装置能够接收陆地数字TV和其他可视数据。

    无线电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14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80124009.0

    申请日:2009-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H01Q1/44 H04M1/0235

    Abstract: 在便携式电话中,包括两个电源端子(第一端子(a)和第二端子(b))的振动器(102)被布置在基板(101)上。振动器(102)是基本电子组件之一,其以礼貌模式向用户通知到来的呼叫等。振动器(102)的第一端子(a)经由第一线路(a)(103)、线圈(a)(104)和第二线路(a)(105)连接到控制电路部分(109)。振动器(102)的第二端子(b)经由第一线路(b)(106)、线圈(b)(107)和第二线路(b)(108)连接到控制电路部分(109)。电容器(b)(111)连接在第一线路(a)(103)与第一线路(b)(106)之间。天线辅助元件(112)的一端经由电容器(a)(110)连接到第一线路(a)(103),并且天线辅助元件(112)的另一端经由匹配电路(113)连接到无线电电路部分(114)。包括无线电电路部分(114)和天线辅助元件(112)的天线单元(115)以频率λ2运行,并且控制电路部分(109)和振动器(102)以频率λ1运行。频率λ2对应于用于通信的频率。通常,保持λ2>λ1。此外,线圈(a)(104)和线圈(b)(107)被设计为使得具有自谐振频率λ2,在频率λ1在其间建立短路连接,并且在频率λ2在其间建立开路连接。电容器(a)(110)和电容器(b)(111)被设计为在频率λ1在其间建立开路连接,并且在形成λ2在期间建立短路连接。因此,这有可能减少无线电设备上所安装的天线组成构件的数量,并且减小天线的尺寸。

    天线装置及无线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554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5056.4

    申请日:2017-03-13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在由金属框包围的位置配置的天线单元的天线特性的劣化。天线装置(1)包括以第一频带动作的第一天线单元(12)、与第一天线单元(12)连接的第一供电部(11)和金属框(14),第一供电部(11)与金属框(14)经由对在第一频带阻抗进行控制的第一阻抗控制部(13)连接。

    天线装置及无线设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55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1780025056.4

    申请日:2017-03-13

    Abstract: 本发明抑制在由金属框包围的位置配置的天线单元的天线特性的劣化。天线装置(1)包括以第一频带动作的第一天线单元(12)、与第一天线单元(12)连接的第一供电部(11)和金属框(14),第一供电部(11)与金属框(14)经由对在第一频带阻抗进行控制的第一阻抗控制部(13)连接。

    天线以及便携式无线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2763280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180010757.3

    申请日:2011-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H01Q5/40 H01Q9/42

    Abstract: 天线(110)具备:第一天线元件(111)、第二天线元件(112)、以及第三天线元件(113),第二天线元件(112)配置在第一天线元件(111)与第三天线元件(113)之间,第一连接用端部(111b)、第二连接用端部(112b)以及第三连接用端部(113b)都配置在与第一顶端部(111a)相比更接近于第三顶端部(113a)的位置。由此,能提供一种具备3个天线元件的天线,即使在将各天线元件用于同一系统的情况下,也抑制了各天线元件所对应的频带中的辐射效率之差。

    无线电设备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77414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0980124009.0

    申请日:2009-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H01Q1/44 H04M1/0235

    Abstract: 在便携式电话中,包括两个电源端子(第一端子(a)和第二端子(b))的振动器(102)被布置在基板(101)上。振动器(102)是基本电子组件之一,其以礼貌模式向用户通知到来的呼叫等。振动器(102)的第一端子(a)经由第一线路(a)(103)、线圈(a)(104)和第二线路(a)(105)连接到控制电路部分(109)。振动器(102)的第二端子(b)经由第一线路(b)(106)、线圈(b)(107)和第二线路(b)(108)连接到控制电路部分(109)。电容器(b)(111)连接在第一线路(a)(103)与第一线路(b)(106)之间。天线辅助元件(112)的一端经由电容器(a)(110)连接到第一线路(a)(103),并且天线辅助元件(112)的另一端经由匹配电路(113)连接到无线电电路部分(114)。包括无线电电路部分(114)和天线辅助元件(112)的天线单元(115)以频率λ2运行,并且控制电路部分(109)和振动器(102)以频率λ1运行。频率λ2对应于用于通信的频率。通常,保持λ2>λ1。此外,线圈(a)(104)和线圈(b)(107)被设计为使得具有自谐振频率λ2,在频率λ1在其间建立短路连接,并且在频率λ2在其间建立开路连接。电容器(a)(110)和电容器(b)(111)被设计为在频率λ1在其间建立开路连接,并且在形成λ2在期间建立短路连接。因此,这有可能减少无线电设备上所安装的天线组成构件的数量,并且减小天线的尺寸。

    天线以及便携式无线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2763280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180010757.3

    申请日:2011-02-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H01Q5/40 H01Q9/42

    Abstract: 天线(110)具备:第一天线元件(111)、第二天线元件(112)、以及第三天线元件(113),第二天线元件(112)配置在第一天线元件(111)与第三天线元件(113)之间,第一连接用端部(111b)、第二连接用端部(112b)以及第三连接用端部(113b)都配置在与第一顶端部(111a)相比更接近于第三顶端部(113a)的位置。由此,能提供一种具备3个天线元件的天线,即使在将各天线元件用于同一系统的情况下,也抑制了各天线元件所对应的频带中的辐射效率之差。

    无线通信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89699A

    公开(公告)日:2010-03-31

    申请号:CN200880023925.0

    申请日:2008-07-08

    Inventor: 末竹弘泰

    Abstract: 移动无线装置,其中第一外壳(101)和第二外壳(102)经由铰链(104)可折叠地连接,且其中包括基本矩形显示部分(106)的第三外壳(103)通过旋转机构部分(105)连接到第二外壳(102),该旋转机构部分在相对于第二外壳(102)的表面平行的平面内旋转,天线(107)被放置在第一外壳(101)在铰链侧的端部,无源元件(108)放置在第三外壳(103)的端部。当用户将第三外壳(103)旋转90°从而以水平长显示来查看可视数据时,天线(107)和无源元件(108)相互电磁耦合,天线(107)的天线特性得到改善。因而,可以提供一种当用移动无线装置在以水平长的方式显示的屏幕上查看可视数据时更高效的天线,该移动无线装置能够接收陆地数字TV和其他可视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