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033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0969527.9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23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高热导率的碳/碳复合散热膜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的鳞片石墨作为原料,通过改良的氧化石墨制备方法,得到极易清洗的高度氧化石墨,随后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溶剂中与聚合物共混制备成浆料,在基底上涂膜,得到的湿膜烘干后脱模收卷,进行碳化还原处理,再进行石墨化处理、压延,得到高热导率的碳/碳复合散热膜。应用本方法可以制得厚度3‑20μm,宽度50‑200 mm,长度大于2 m的低成本碳/碳复合散热膜,其面内的热导率可以达到1900 W m‑1 K‑1,电导率可以达到15000 S cm‑1。
-
公开(公告)号:CN10735253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713900.4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19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2/82 , C01P2002/84 , C01P2004/03 , C01P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的高效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石墨为原料,首先将石墨在强氧化剂和强酸混合液中氧化,得到紧密堆砌的含酸氧化石墨。在氧化过程中体系保持静置。再将反应产物置于冰水中,并加入双氧水以除去多余氧化剂。反应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去上层液体,并向体系中加入去离子水,静置分层后再次将上层液体倒去,补加去离子水,如此重复几次,得到不含酸的氧化石墨。洗涤后的不含酸氧化石墨在震荡、超声、剪切、砂磨或球磨等外力作用下被剥离成单层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经喷雾、冷冻干燥或超临界流体干燥处理后得到氧化石墨烯粉体。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低成本、高效率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69791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69203.5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高热导率的天然石墨散热膜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的鳞片石墨作为原料,通过改良的氧化石墨制备方法,得到极易清洗的高度氧化石墨,随后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溶剂中制备成浆料,在基底上涂膜,得到的湿膜烘干后脱模收卷,进行碳化或氢碘酸还原处理,再进行石墨化处理、压延,得到高热导率的天然石墨膜。应用本方法可以非常简易地制得厚度3-20μm,宽度50-200 mm,长度大于2m的低成本天然石墨膜,其面内的热导率可以达到1460 W m-1 K-1,电导率可以达到5700S cm-1。
-
公开(公告)号:CN107840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69527.9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23 , C01B32/2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高热导率的碳/碳复合散热膜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的鳞片石墨作为原料,通过改良的氧化石墨制备方法,得到极易清洗的高度氧化石墨,随后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溶剂中与聚合物共混制备成浆料,在基底上涂膜,得到的湿膜烘干后脱模收卷,进行碳化还原处理,再进行石墨化处理、压延,得到高热导率的碳/碳复合散热膜。应用本方法可以制得厚度3-20μm,宽度50-200mm,长度大于2m的低成本碳/碳复合散热膜,其面内的热导率可以达到1900W m-1K-1,电导率可以达到15000Scm-1。
-
公开(公告)号:CN107697911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710969203.5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高热导率的天然石墨散热膜的制备方法,以天然的鳞片石墨作为原料,通过改良的氧化石墨制备方法,得到极易清洗的高度氧化石墨,随后将氧化石墨分散在溶剂中制备成浆料,在基底上涂膜,得到的湿膜烘干后脱模收卷,进行碳化或氢碘酸还原处理,再进行石墨化处理、压延,得到高热导率的天然石墨膜。应用本方法可以非常简易地制得厚度3‑20μm,宽度50‑200 mm,长度大于2m的低成本天然石墨膜,其面内的热导率可以达到1460 W m‑1 K‑1,电导率可以达到5700S cm‑1。
-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4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619958.3
申请日:2015-09-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制备出磷酸铁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和蔗糖混合后在惰性气体中煅烧即得磷酸铁锰锂/石墨烯/碳复合材料,所得材料的颗粒表面被碳层均匀包覆,颗粒粒径小于100nm,且粒径大小可控;其中,磷酸铁锰锂为LiFexMn1-xPO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