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33409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4288.4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和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工艺方法,它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利用生物预处理、预臭氧、主臭氧、活性炭滤池与常规混凝-沉淀-砂滤-消毒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生产饮用水,是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而开发的一种控制净水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和病原类微生物健康风险的给水处理工艺方法。微污染原水依次进入生物预处理池、预臭氧接触池、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砂滤池、主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和消毒池,最后流入清水池。生物预处理、两级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工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对浊度、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病毒微生物和细菌微生物等的去除效果,水质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43989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04792.9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污染水体中磷的污泥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所述的污泥颗粒以饮用水厂沉淀池的污泥为基体材料,该污泥颗粒表面具有铝/羟基复合结构孔隙,且表面存在Cl-、SO42-和SiO42-离子。制备方法为:收集饮用水厂沉淀池污泥,放入制备容器中,加入适量木质素,进行充分混合,在混合好的污泥中再按顺序加入固体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l-、SO42-和SiO42-盐,投加完毕后再次进行混合,此次混合要求慢搅,将混合好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可采用脱水机或者自然风干的方式,脱水至含水率为98~99%,形成固化颗粒污泥,此时污泥具有较好的硬度并富含所需的离子。本发明可应用于地表水或者污水处理,快速彻底治理磷。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036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910149671.3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投加pH调节剂稀H2SO430%作为初步杀菌方法,化学反应剂氧化钙、聚合双酸铝铁混凝剂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作为混凝沉淀去除生物实验室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结合芬顿氧化法,达到继续降低有机污染物CODcr和LAS的目的,同时具备杀灭细菌、去除ATP,降低生物毒性的功效,经氢氧化钙调节出水pH,并沉淀后,经测定,排放的生物实验室废水中CODCr、LAS浓度、NH3-N、T-N、T-P达到或优于二级排放标准;细菌总数去除率均达到100%,细菌生物活性指标值为0,生物毒性指标发光菌抑制率小于30%。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751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204518.3
申请日:2011-07-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体积水样中富集水体中病毒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病毒采集装置灭菌;消除水样中的残余消毒剂;利用经消毒过的过滤系统以负压抽滤水样;将富集了水中病毒的滤芯放入pH为9.5的牛肉浸膏洗脱液中浸润;将洗脱液先用离心机离心,将细菌分离出去,收集上清液,加入PEG8000溶液,再用离心机离心,弃去上清液,保留离心管底部的沉淀物;沉淀物中加入PBS,得到重悬的病毒浓缩液。本方法操作简单、步骤简洁、对设备要求不高,且适用于现场将大体积的水样浓缩成小样本浓缩液后用于实验室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851036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910149671.3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采用投加pH调节剂稀H2SO430%作为初步杀菌方法,化学反应剂氧化钙、聚合双酸铝铁混凝剂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作为混凝沉淀去除生物实验室废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结合芬顿氧化法,达到继续降低有机污染物CODcr和LAS的目的,同时具备杀灭细菌、去除ATP,降低生物毒性的功效,经氢氧化钙调节出水pH,并沉淀后,经测定,排放的生物实验室废水中CODCr、LAS浓度、NH3-N、T-N、T-P达到或优于二级排放标准;细菌总数去除率均达到100%,细菌生物活性指标值为0,生物毒性指标发光菌抑制率小于30%。
-
公开(公告)号:CN202543007U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20180892.4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和病原微生物风险的工艺系统,它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利用生物预处理、预臭氧、主臭氧、活性碳滤池与常规混凝-沉淀-砂滤-消毒水处理工艺相结合生产饮用水,是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而开发的一种控制净水过程中消毒副产物和病原类微生物健康风险的给水处理工艺系统。微污染原水依次进入生物预处理池、预臭氧接触池、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砂滤池、主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和消毒池,最后流入清水池。生物预处理、两级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工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对浊度、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病毒微生物和细菌微生物等的去除效果,水质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201436289U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20076454.1
申请日:2009-06-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环境工程水污染处理与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性污染废水处理装置,由加药模块,反应模块,污泥处理模块三部分组成,模块间经管道和阀门连接,安置在一个集装箱内,可移动。生物性污染废水经本装置处理后,水质达到或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可直接排放入下水管道。试验证实,该设备对生物实验室废水水质特征参数pH、温度、SS、LAS浓度、有机物含量的适应范围宽、设备成本低,可保证生物实验室废水的达标排放,细菌、ATP均得到有效去除,生物毒性大为下降,减少对环境水体污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