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520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91305.2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工装识别的离岗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离岗检测方法包括先识别工位图像中处于目标工位的待检测对象和在岗标志物,然后确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与所述在岗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度,接着根据所述关联度,判断处于所述目标工位的待检测对象是否为目标对象,最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离岗状态。进而,本申请利用待检测对象与在岗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度判断处于目标工位的待检测对象是否为目标对象,可以避免工位上因非工作人员顶替而导致的离岗检测漏报问题,可以适应营业厅等开放式办公位复杂的人员分布环境,提高离岗检测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231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10817.0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遗留工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施工现场的当前帧监控图像;将当前帧监控图像输入到目标检测模型,确定当前帧监控图像内是否存在目标遗留工具以及目标作业人员;如果当前帧监控图像中存在目标遗留工具且不存在目标作业人员,则对目标遗留工具的遗留时间进行计时处理;判断遗留时间是否超过设定阈值,如果遗留时间超过设定阈值,则发出遗留报警提示。通过采用上述遗留工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采用人工监督的遗留工具检测方式时,检测工作量大、易发生检测疏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5204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0291305.2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工装识别的离岗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离岗检测方法包括先识别工位图像中处于目标工位的待检测对象和在岗标志物,然后确定所述待检测对象与所述在岗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度,接着根据所述关联度,判断处于所述目标工位的待检测对象是否为目标对象,最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离岗状态。进而,本申请利用待检测对象与在岗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度判断处于目标工位的待检测对象是否为目标对象,可以避免工位上因非工作人员顶替而导致的离岗检测漏报问题,可以适应营业厅等开放式办公位复杂的人员分布环境,提高离岗检测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91962.7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感知工位服务状态的离岗检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当前工位的工位图像数据,检测当前工位的工位标识以及当前工位上是否存在目标对象,然后基于检测结果,统计目标对象的离岗时间,最后根据目标对象的离岗时间进行离岗提醒。与现有的离岗检测系统通常需要预先设定工作时段,但是当工作人员由于某种原因离岗去办其它临时性工作时,系统无法针对该种情况自动作出响应的方法相比,本申请检测当前工位的工位标识以及当前工位上是否存在目标对象,然后基于检测结果进行离岗分析,可以避免离岗误报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离岗检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221107442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3124025.6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B01D46/10 , B01D46/681 , B01D46/70 , B01D5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降碳优化的节能型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下部外周设置有支架一,所述管体下侧内部设置有初级处理机构,所述管体中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降碳优化的节能型气体处理装置,通过气泵通过进气管向套管内部吹入高压气体,通过扇叶二使得套管旋转,从而使得连接管一边旋转,一边使得气体通过喷嘴喷出,并使得清洁刷在过滤板下部清洗,从而对过滤板进行清洁,维持过滤板的较高的进风量,通过电机二带动轴杆旋转,从而使得绞龙叶片对管体内部的活性炭进行搅拌,并进行上下翻料,从而改变活性炭颗粒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充分的利用活性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