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30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24946.X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G06T11/20 , G06F111/1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表单化图纸设计的变电建筑二维数字设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电网工程专用数字化设计软件上,设计各个变电建筑构件的表单;根据绘图需求,选择对应的变电建筑构件的表单进行参数设计,绘制出对应的变电建筑构件的图符,将绘制完成的图符进行组合,完成变电建筑的二维数字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各功能可操作性好,能提供标准的变电建筑二维数字设计图符,能大幅提高变电建筑二维数字设计的效率、质量和标准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20030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024944.0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IPC: G06F30/12 , G06F30/13 , G06T11/20 , G06F111/12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形库的建筑专业二维数字工程图绘制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电网工程专用数字化设计软件构建建筑专业中各构件的二维数字工程图符,并进行分类存储,形成各类二维数字工程图库;按照绘图需求,从对应的二维数字工程图库中选取对应的二维数字工程图符,并放置到绘图区域中,进行结构修改,使得二维数字工程图符满足绘图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功能的可操作性好,大大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标准化的图形符号和标准化的系统图设计,有利于后续的电网工程数字化转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79000.6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LLM智能体的500KV变电站自动BIM建模方法,包括:基于大语言模型LLM与智能体开发技术构建LLM智能体,搭建变电站自动BIM建模的整体架构;获取变电站语料数据库,对LLM进行训练,通过训练后的LLM识别二维图纸的信息;根据识别的图纸的信息,选择族库模型模板,并根据具体的500KV变电站设计需求对族库模型模板进行调整,作为500KV族库进行保存;获取500KV族库中的模型数据,根据LLM智能体进行500KV变电站的自动BIM建模。本申请通过LLM与智能体相结合、LLM对二维图纸进行识别、智能体参与500KV族库建模、智能体构建及参与三维模型生成等技术,实现变电站自动BIM建模,克服现有技术建模效率低、精度差、人工干预多、协调性不足以及难以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19268.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FC‑GRID标准的BIM信息数字化处理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以IFC标准存储的BIM数据;将BIM数据中的几何模型数据,转换为以边界表示实体、扫掠实体、构造实体以及表面模型的形式进行形状表达;将BIM数据中的显示数据转换为着色显示和材质贴图显示;将BIM数据中的属性数据进行扩展定制,包括对象扩展和对象属性扩展,所述对象扩展采用IFC标准语言进行重新描述,所述对象属性扩展采用定义新的属性集和属性类型的方式描述实体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IFC‑GRID标准的数据转换效率,且功能稳定可靠,有利于构建基于IFC的统一数据表达模式IFC‑GRID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6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78999.2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国网上海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LLM和RAG的变电站AI辅助设计方法,包括:利用大语言模型LLM进行需求分析,并提取关键信息;使用RAG技术进行知识检索,包括变电站辅助设计知识库构建、变电站辅助设计知识检索和知识重排序;根据所述需求分析和所述知识检索结果,利用所述LLM生成变电站的初步设计方案,所述设计方案包括电气主接线图、设备选型、布局。本申请通过采用上述LLM、RAG和AI辅助设计的结合,可以实现变电站设计效率、标准化和创新的全面提升,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下、标准化不足和创新缺乏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