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65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563900.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斜柱转换框架柱节点结构,属于建筑领域。解决框架结构中竖向构件竖向局部变化时无法直通到基础且抗剪力差的问题。它包括转换组件和横梁,横梁设置有三个且由上到下依次布置,转换组件设有两个,两个转换组件对称设置在所有横梁的两侧;转换组件包括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下层柱、第二上层柱和传递组件,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由上到下依次首尾相连,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的连接处与靠下的横梁的一端相连,第二上层柱保持竖直的连接在靠上和中间横梁之间,传递组件设置在第二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和下层柱内用于将第二上层柱的竖向力转移到下层柱。它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竖向件力的转换。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898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1093704.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跨度预应力刚体巨型空间转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转换结构包括斜向受压柱、下弦预应力张拉梁、中间预应力受拉柱、转换柱、中间层普通梁、框架柱和被转换框架柱,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和中间预应力受拉柱内均含有预应力钢筋,斜向受压柱设置两个,两个斜向受压柱与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围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两个斜向受压柱的顶端相交在一起与竖直设置的被转换框架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两个斜向受压柱的底端均穿过中间层普通梁且各自与下弦预应力张拉梁的相应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转换梁内力过大、较难实现结构抗震性能强且安全的目标、影响建筑空间使用效果以及难以实现超大跨度结构转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235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093704.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刚体巨型空间转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转换结构包括斜向受压柱、下弦预应力张拉梁、中间预应力受拉柱、转换柱、中间层普通梁、框架柱和被转换框架柱,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和中间预应力受拉柱内均含有预应力钢筋,斜向受压柱设置两个,两个斜向受压柱与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围成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两个斜向受压柱的顶端相交在一起与竖直设置的被转换框架柱的底部固定连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两个斜向受压柱的底端均穿过中间层普通梁且各自与下弦预应力张拉梁的相应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转换梁内力过大、较难实现结构抗震性能强且安全的目标、影响建筑空间使用效果以及难以实现超大跨度结构转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13065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093322.1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严寒地区外墙及门窗口防火及保温构造,它涉及的是一种建筑节点构造。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组合门窗套及其安装方法存在保温、防火性能差,不适宜用在寒冷地区外墙门窗口防火保温构造的问题。门窗框和附框安装在基层墙体上的门窗口内;基层墙体外立面上覆有有机材料保温层和第一纤维抗裂砂浆厚抹灰层;无机材料保温层包覆门窗框外表面、附框外表面和门窗口四周的基层墙体外表面,并与第一纤维抗裂砂浆厚抹灰层外表面上的无机材料保温层相接;无机材料保温层上设有第二纤维抗裂砂浆厚抹灰层;厚抹灰是含有聚丙纤维水泥基聚合物砂浆;在第二纤维抗裂砂浆厚抹灰层与门窗框相接处设有密封膏嵌缝。本发明用于严寒地区外墙及门窗口防火及保温。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68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487401.8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G06F30/13
Abstract: 基坑侧壁挡土结构设计方法,涉及一种挡土结构设计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挡土结构设计模型未考虑挡土结构背后土阻抗对挡土结构的有利作用及同时传入土体内预压应力的作用效果而导致挡土结构材料用量过多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计算主动土压力数值并绘图标识,确立模型简图;然后将模型简图中主动土压力P按3:1缩减的压力值镜像至锚杆弹簧支座一侧,去掉预压力后再去掉土体侧的土压力或土抗力;按分担区间汇集成集中力确定梯形线荷形心或中心点得锚杆沿竖向排距;按照去掉土体侧土压力或土抗力的模型简图确定锚杆沿竖向排距形成的锚杆预压集中力及作用位置设计锚杆预压集中力等效简图;再按竖向地基梁板设计挡土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基坑侧壁挡土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487401.8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基坑侧壁挡土结构设计方法,涉及一种挡土结构设计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的挡土结构设计模型未考虑挡土结构背后土阻抗对挡土结构的有利作用及同时传入土体内预压应力的作用效果而导致挡土结构材料用量过多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计算主动土压力数值并绘图标识,确立模型简图;然后将模型简图中主动土压力P按3:1缩减的压力值镜像至锚杆弹簧支座一侧,去掉预压力后再去掉土体侧的土压力或土抗力;按分担区间汇集成集中力确定梯形线荷形心或中心点得锚杆沿竖向排距;按照去掉土体侧土压力或土抗力的模型简图确定锚杆沿竖向排距形成的锚杆预压集中力及作用位置设计锚杆预压集中力等效简图;再按竖向地基梁板设计挡土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基坑侧壁挡土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8884841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532417.2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大跨度预应力巨型空间刚架转换结构,包括由两个斜压柱和一个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围成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结构的顶端与被转换柱的底部刚性连接,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部的两端各与一个转换柱的顶端刚性连接,等腰三角形结构围合区域内至少设有一层中间层普通梁,中间层普通梁与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平行设置,在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底边的中线位置设有一中间拉柱,下弦预应力张拉梁和中间拉柱内均含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预应力钢筋,通过转换结构的转换,两个转换柱之间形成底部大空间区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转换梁内力过大、较难实现结构抗震性能强且安全的目标、影响建筑空间使用效果以及难以实现超大跨度结构转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401920U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120108907.1
申请日:2011-04-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建筑节点构造,具体地说严寒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门窗防火构造。火焰对建筑外保温系统的攻击来源于三种方式:一是外保温系统外侧火源对系统的辐射;二是保温层被引燃后因空腔粘贴产生的对流;三是室内火焰通过门窗口引燃外保温层的传导。只要我们阻断这三种作用方式,就能有效防止可燃保温材料被引燃或引燃后阻止火焰的传播。在外保温系统防火构造规定中明确了抹面层的厚度和用无机保温材料,用于墙体窗口处的有机保温层的保护及窗口设置的附框的节点构造。空腔状态及门窗口保温防火节点构造。厚抹灰抵抗外保温系统外界的火焰攻击;保温层与基层墙体无空腔结合阻断对流空气对火焰的助势;隔绝室内失火后火焰从门窗口溢出对外保温系统的攻击,受火焰攻击时,不会被引燃。
-
公开(公告)号:CN218933462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3302344.7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斜柱转换框架柱节点结构,属于建筑领域。解决框架结构中竖向构件竖向局部变化时无法直通到基础且抗剪力差的问题。它包括转换组件和横梁,横梁设置有三个且由上到下依次布置,转换组件设有两个,两个转换组件对称设置在所有横梁的两侧;转换组件包括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下层柱、第二上层柱和传递组件,第一上层柱、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由上到下依次首尾相连,竖向中层柱和下层柱的连接处与靠下的横梁的一端相连,第二上层柱保持竖直的连接在靠上和中间横梁之间,传递组件设置在第二上层柱、竖向中层柱、中层斜柱和下层柱内用于将第二上层柱的竖向力转移到下层柱。它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竖向件力的转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