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73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28734.7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电池放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废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放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电方法的步骤如下:(1)、电池单体组装:将3‑9个电池单体之间以串联方式连接成电池串组;(2)、浸泡放电:取氢氧化钠溶液为放电溶液,将步骤(1)组装好的电池单体浸没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放电,具有方法简单、放电效果好、放电安全且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81892.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锂镍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正极材料的结构式为xLi2NiO3·(1‑x)LiMO2,其中0.4≤x≤0.6;所述LiMO2中M=NiyCozMn1‑y‑z,其中0.3≤y≤1,0≤z≤0.7,y+z≤1。所述正极材料整体表现为层状晶体结构,且在33°~34°及56°~57°之间存在两个特征小峰,为一种新型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特殊的材料、结构构成,具有高比容量的同时具有结构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容量保持率高、电压衰减率低等优点,且无需充电到4.5V以上,安全性大大提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2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0504194.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氧化物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化学沉淀法,通过金属盐在沉淀剂的作用下的沉淀反应将金属氢氧化物包覆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通过煅烧转化成金属氧化物,形成表面保护层;分两步加入沉淀剂,并控制金属盐溶液的滴加速率,能够避免沉淀反应速度过快导致的包覆不均匀,从而实现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均匀包覆,以防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受到电解液侵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元素表面分布EDS表征图可以看出,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表面分布区域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元素分布区域近乎一致,表明包覆情况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87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0429466.9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铌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铌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共沉淀前驱体、磷酸氧铌和含锂化合物混合,得到固相混合物;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镍基二元正极材料或镍基三元正极材料;将所述固相混合物在高压氧气中进行煅烧,得到铌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高压氧气的压强为20~100atm。本发明提供的铌掺杂物质磷酸氧铌及其在超高压氧气气氛中的掺杂方法,可使Nb5+渗透到二元或三元锂电正极材料晶格中实现充分掺杂,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8487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9466.9
申请日:2020-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信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铌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铌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共沉淀前驱体、磷酸氧铌和含锂化合物混合,得到固相混合物;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镍基二元正极材料或镍基三元正极材料;将所述固相混合物在高压氧气中进行煅烧,得到铌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述高压氧气的压强为20~100atm。本发明提供的铌掺杂物质磷酸氧铌及其在超高压氧气气氛中的掺杂方法,可使Nb5+渗透到二元或三元锂电正极材料晶格中实现充分掺杂,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7938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88763.8
申请日:2015-04-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50 , H01M4/52 ,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比容量、具有复合结构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材料是由Li[Li1/6Mn5/6]O2与Li[Ni1/3Co1/3Mn1/3]O2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结构式为xLi[Li1/6Mn5/6]O2·(1-x)Li[Ni1/3Co1/3Mn1/3]O2,亦可写为Li1+x/6[Ni1/3-x/3Co1/3-x/3Mn1/3+x/2]O2,其中0.5≤x≤0.7,x典型值为0.6。本发明提供的该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碳酸盐共沉淀法,将镍钴锰金属盐溶液和碳酸盐与氨水的混合碱性溶液在一定pH值下往反应器中混合滴加发生共沉淀反应形成沉淀,经陈化、过滤、清洗、干燥等手段得到共沉淀前驱体,将其与锂盐混合研磨(或球磨),再经低温预烧和高温煅烧得到所述正极材料。本发明材料在低倍率放电时具有超过300mAh/g的比容量,循环性能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859846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29856.9
申请日:2018-05-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元素含量呈梯度分布的锂离子电池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0.5≤x≤0.9,且x+y+z=1。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基于共沉淀法原理,通过改变进料方式使进入反应釜的金属离子浓度在连续不断的变化,Mn元素浓度逐渐增高,Ni元素和Co元素浓度逐渐降低,从而合成从中心到外表面Mn元素含量呈梯度上升、Ni元素呈梯度下降的富镍正极材料前驱体颗粒,最后通过与锂源混合煅烧形成具有元素梯度分布的富镍正极材料。这种全梯度材料与普通共沉淀法合成的从内到外元素均匀分布的材料明显不同,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循环性能和热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19903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15519.5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欧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控比例锂离子电池富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xLiNi1/3Co1/3Mn1/3O2·yLiNiO2·zAl2O3其中0.2≤x≤0.5,0.5≤y≤0.8,0≤z≤0.1,且x+y=1。制备步骤为:根据x:y的数值控制进料速度比例,通过交替沉淀实现LiNi1/3Co1/3Mn1/3O2与LiNiO2的多层堆叠,合成具有多重复合结构的富镍正极材料前驱体,然后通过与铝盐凝胶混合煅烧实现外层包覆Al2O3,最后采用臭氧-氧气混合气氛煅烧可缩短材料煅烧时间,提高煅烧效率。由此得到的富镍正极材料振实密度高,电化学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4824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04194.3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4/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氧化物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化学沉淀法,通过金属盐在沉淀剂的作用下的沉淀反应将金属氢氧化物包覆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通过煅烧转化成金属氧化物,形成表面保护层;分两步加入沉淀剂,并控制金属盐溶液的滴加速率,能够避免沉淀反应速度过快导致的包覆不均匀,从而实现金属氧化物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均匀包覆,以防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受到电解液侵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元素表面分布EDS表征图可以看出,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表面分布区域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元素分布区域近乎一致,表明包覆情况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74966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24626.3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5D23/20 , G01R31/00 , G01R31/385 , G01R31/392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33 , H01M10/635 , H01M10/6563 , H01M10/657 , H01M10/6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恒温箱,特别是一种专用于纽扣电池检测的小型半导体恒温箱。包含温度传感器、电池仓、保温材料、风道、风扇、半导体制冷片、导冷块、加热管及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池仓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到温度控制器。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仓内部。所述电池仓位于恒温箱内部,用于提供电池的放置位置。所述电池座的形状尺寸与纽扣电池的形状和尺寸相适应。所述温度控制器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根据温度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与预设温度之差,计算并输出调节后的温度,确定加热或者制冷,得出加热或制冷的时间,控制加热管加热时间或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时间,直至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到达目标温度。这样,本发明的恒温箱既可加热,又可制冷,不易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可实现恒温器所允许温度范围内任意温度的恒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