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辐射下钢结构温度梯度及其影响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7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1911328077.0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辐射下钢结构温度梯度及其影响的测试装置和配套的测试方法。测试装置的组件包括横梁、立柱、支座及附属耳板、对照试件支架等部分,各组件间均通过普通螺栓装配式连接。实现了任意截面形式钢构件或常见大跨度钢结构模型的在同一装置进行标准温度梯度实测,构件支座刚接、铰接或无约束可自由切换,不同形式、不同数量、不同长度自由切换,且测试装置无需外部提供反力设施,实验后亦可拆卸循环利用;所配套的测试方法涵盖温度梯度实测及其对构件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测试两部分,数据监测方法可靠、采集数据稳定全面,尤其是温度梯度影响的测试方法解决了以往大跨度钢结构梯度温度作用难以定量评估的问题。

    一种钓竿调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06843.5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竿调性计算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参数化建模方式模拟碳纤维布的实际卷制过程,输入碳纤维布参数和模具参数,设定钓竿的截面数,求解碳纤维布卷制后每个截面的形状,利用截面放样产生整体钓竿的参数化模型;对参数化模型进行复合材料模量计算,精确计算轴向刚度与弯曲刚度;基于参数化模型编制结构计算程序,进行精细化建模与结构力学分析一体化设计构建;将结构计算程序封装成为软件系统,实现输入设计参数、输出相应的钓竿调性曲线。本发明采用自编计算程序植入参数化建模平台中,只需定义设计参数与受力荷载等原始数据,不需要手动操作,做到精细化建模与结构力学分析一体化设计构建,在提高计算速度同时保证了计算精度。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1904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58087.3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一种自浮式海上光伏桩基防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导向板、防撞套和浮箱;导向板设在桩基一侧;导向板靠近桩基一侧设有抱箍;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设有导向孔;防撞套沿环向套设在桩基外,防撞套的底面位于海水中;该防撞套为蜂窝状结构,防撞套的横截面呈矩形;防撞套靠近导向板一侧设置有连接缝;导向板插在连接缝中,导向板远离桩基一侧的侧边超出防撞套的外表面;防撞套上、位于连接缝处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对应穿设在导向孔中,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浮箱套在桩基外、位于防撞套的底部;浮箱上设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对应穿设在导向孔中,且可沿导向孔上下移动。本发明解决了海上光伏桩基遭受漂浮物撞击容易产生破坏的技术问题。

    一种成本低且可折叠的蜂巢芯楼盖填块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50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526558.3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部或部分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承重楼板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成本低且可折叠的蜂巢芯楼盖填块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水平并相对设置的上封端板与下封端板、以及夹在上封端板与下封端板之间的支撑填料;支撑填料为孔道竖直设置的多孔材料,各孔道之间由薄板状的孔壁隔开,支撑填料的材质为塑性材料;支撑填料的孔道的上下开口通过上封端板和下封端板密封。本发明中,填块为两块封端板夹住支撑填料、然后用螺栓锁定的结构,支撑填料可横向折叠。采用这种填块,解决了现有的填块成本高、需定制、运输效率低、填块抗浮结构施工用时长、且蜂巢芯楼盖不利于装修等一系列问题。

    一种适用于多种直径圆钢管受压试验装配式双刀铰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9632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17436.4

    申请日:2019-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直径圆钢管受压试验的装配式双刀铰支座系统;包括固定构件的中部圆弧匚形夹具、固定夹具的侧向盖板、固定构件的连接底板,设有正交凹槽的中间板、表面设有刀铰的下部连接板,所述中部圆弧匚形夹具两侧夹板开有螺栓孔,可调节连接螺栓的螺母,实现固定不同直径钢管的目的,其外围两侧开有长圆螺栓孔,可通过改变固定螺栓位置,调整所连接钢管与夹具的相对位置,实现轴心受压和定量偏心受压的目的,设有刀铰的固定构件连接底板和下部连接板与设有正交凹槽的中间板配合,实现双向铰支座。由于整个支座装置为纯装配式连接,具有适用范围广、易拆卸、可调节性强等一系列优点。

    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矩形钢管受压试验装配式双刀铰支座

    公开(公告)号:CN1096324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17068.3

    申请日:2019-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结构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尺寸矩形钢管受压试验的装配式双刀铰支座系统,包括固定构件的四边𠃍形夹具、固定构件的连接底板、设有正交凹槽的中间板、表面设有刀铰的下部连接板,所述四边𠃍形夹具两侧连接长螺栓杆,可调节连接螺栓的螺母,实现固定不同尺寸矩形钢管和改变矩形钢管和连接底板的相对位置,进而实现轴心受压和定量偏心受压的目的,设有刀铰的固定构件连接底板和下部连接板与设有正交凹槽的中间板配合,实现双向铰支座;整个支座装置为纯装配式连接,具有适用范围广、易拆卸、可调节性强等一系列优点。

    一种FAST望远镜主动索网反射面对星跟踪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5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03989.5

    申请日:2024-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电望远镜结构分析领域,公开了一种FAST望远镜主动索网反射面对星跟踪分析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FAST索网反射面结构的动力松弛法数值模型;步骤2:设置望远镜反射面精度限值以及模型参数、收敛条件;步骤3:识别照射范围内的主索节点;步骤4:计算主索点到工作抛物面的径向距离;步骤5:对下拉索的下端点施加强迫位移;步骤6:进行迭代计算,获取平衡态模型;步骤7:重复步骤3~步骤6,直至所有主索节点到工作抛物面满足望远镜反射面精度限值要求;步骤8:重复前序步骤,跟踪分析。本发明创新地采用了动力松弛法进行对星和跟踪分析,避免了传统有限元法在进行复杂结构分析时存在的刚度矩阵奇异、迭代不收敛问题。

    射电望远镜构件表面太阳辐射强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3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1075456.4

    申请日:2024-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射电望远镜温度场计算领域,公开了射电望远镜构件表面太阳辐射强度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具体日期计算太阳位置;步骤2:根据太阳入射光线向量,进行坐标转换,将结构投影到太阳入射平面;步骤3:创建Z缓冲区;步骤4:太阳辐射可见性测试;步骤5:构件表面受照射面积计算;步骤6:计算构件表面太阳辐射。本方案基于Z缓冲区的原理,不需要将结构的每一部分转换为数学模型,且不存在复杂的遮挡逻辑判别问题;能快速、精确的计算每个构件表面太阳辐射强度。

    一种隔水幕墙索膜结构的形态及内力分析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606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5724.4

    申请日:2024-07-08

    Abstract: 一种隔水幕墙索膜结构的形态及内力分析计算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隔水幕墙索膜结构向量式有限元数值模型。S2、定义隔水幕墙边界条件,约束边界上质点位移。S3、计算不同工况下质点的外荷载。S4、定义迭代步长、阻尼因子及迭代结束条件。S5、进行隔水幕墙索膜结构变形计算和不平衡力计算。S6、判断是否满足迭代结束条件。S7、若满足条件1,输出隔水幕墙索膜结构强度超限位置;若满足条件2,输出质点坐标及索、膜内力。若不满足条件,更新所有质点坐标、内力和外力,重复步骤S5‑S7。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在分析隔水幕墙这一柔性索膜结构时存在刚度矩阵奇异、迭代不收敛的技术问题。

    一种荷花瓣式双层点支撑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984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538126.7

    申请日:2019-06-20

    Abstract: 一种荷花瓣式双层点支撑可回收型腔静脉滤器及制作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荷花瓣式点支撑腔静脉滤器,滤器包括可回收柱、前部滤网、后部滤网以及网端固定弯钩部分,可回收柱位于滤器端部,上部设有回收钩;前部滤网,后部滤网均由若干根自回收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镍钛合金滤丝围合而成,并呈圆弧花瓣状,以提高其支撑刚度,前后交错使滤器网格更加均匀,在保证足够的血液流通面积和血流通畅的前提下,有效的增大了血栓的拦截率;固定弯钩分布于前后滤网圆弧花瓣端部,工作时与血管之间实现点接触,减小了滤器回收时对血管的伤害,同时滤网分为前后两部分,支撑点也分为前后两部分,既防止滤器的旋转,又提高了点支撑滤器在血管中的稳定性,最大程度避免了滤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的整体偏移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