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宏量制备碳泡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71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839577.4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宏量制备碳泡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将植酸加入水、多元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加入植酸、水、多元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2)恒温装置中加热形成凝胶;(3)热处理步骤,利用凝胶前驱体热处理时的铵盐分解产生气体,将凝胶吹制成泡沫状后在高温下碳化;(4)酸处理清洗掉金属颗粒。利用体系铵盐释放气体的速率和凝胶体系的黏度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的动力学平衡,实现了碳泡沫的快速宏量制备。该方法得到的泡沫碳具有,高比表面积、质量轻、密度小、孔隙均匀等特点,在电化学储能,热管理材料及电吸附水处理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

    一种喷涂型聚氨酯硬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5848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0060911.8

    申请日:2015-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涂型聚氨酯硬质泡沫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合聚醚多元醇A组份由溴代物为起始剂的阻燃聚醚多元醇、胺醚多元醇、普通聚醚多元醇、匀泡剂、催化剂、磷系阻燃剂、可膨胀石墨预分散组份和发泡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与B组份异氰酸酯反应,经高压喷涂设备发泡制得。采用化学分散法和物理分散法并用,将可膨胀石墨通过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和与多羟基小分子醇之间的氢键作用预分散在参与聚氨酯硬质泡沫成型反应的多羟基小分子醇中,并进一步经过乳化设备分散,最终可膨胀石墨均匀稳定分散在组合聚醚多元醇A组份中。所制备的喷涂型聚氨酯硬质泡沫阻燃达B1级,导热系数为0.0205~0.024W/m.k。此喷涂型聚氨酯硬质泡沫适宜应用于建筑墙体保温、冷库保温等领域。

    一种快速宏量制备碳泡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9571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1910839577.4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快速宏量制备碳泡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将植酸加入水、多元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将过渡金属盐的水溶液加入植酸、水、多元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2)恒温装置中加热形成凝胶;(3)热处理步骤,利用凝胶前驱体热处理时的铵盐分解产生气体,将凝胶吹制成泡沫状后在高温下碳化;(4)酸处理清洗掉金属颗粒。利用体系铵盐释放气体的速率和凝胶体系的黏度在一定温度下达到的动力学平衡,实现了碳泡沫的快速宏量制备。该方法得到的泡沫碳具有,高比表面积、质量轻、密度小、孔隙均匀等特点,在电化学储能,热管理材料及电吸附水处理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应用前景。

    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706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1299871.2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的水和氨水混合溶液加入乙二胺四乙酸的乙二醇溶液混合均匀,(2)热恒温搅拌得到凝胶状前驱体,(3)利用前驱体热处理时的自蔓延特性烧制前驱体,即可。本发明制备的碳材料更薄,由于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的协调作用,使其表现出超高的电化学活性,运用于水系超级电容器体系中材料亲水性更好。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便、实验效率高、原料有效利用率高等特点。不仅实现了大规模的制备,更能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为碳材料的应用拓宽了新的道路。

    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70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299871.2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过渡金属盐的水和氨水混合溶液加入乙二胺四乙酸的乙二醇溶液混合均匀,(2)热恒温搅拌得到凝胶状前驱体,(3)利用前驱体热处理时的自蔓延特性烧制前驱体,即可。本发明制备的碳材料更薄,由于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碳材料的协调作用,使其表现出超高的电化学活性,运用于水系超级电容器体系中材料亲水性更好。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便、实验效率高、原料有效利用率高等特点。不仅实现了大规模的制备,更能快速制备负载过渡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二维碳材料,为碳材料的应用拓宽了新的道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