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控温相结合的mK级超稳恒温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68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3040.5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一种主被动控温相结合的mK级超稳恒温装置及方法,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航天器领域恒温系统的恒温稳定度无法达到mK级的问题。本发明方案:铝箔外壳包裹在隔热结构外表面上,恒温结构置于隔热结构正中心的正方体槽内;恒温结构为中间留有槽的实心铝合金正方体块,恒温结构的外表面覆设加热薄膜,高精度测温仪的测温Ⅰ路探测头设置于恒温结构的槽内,用于探测恒温结构的实时温度,高精度测温仪的测温Ⅱ路探测头用于探测环境温度,所述恒温结构的实时温度和环境温度同时发送给恒温控制电路,恒温结构计算对应电压值驱动加热薄膜对恒温结构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以实现恒温结构的温度达到并稳定在目标温度。

    一种透明介质半球红外发射率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192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210852726.2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介质半球红外发射率的测量方法,步骤为:建立辐射计测量透明材料半球红外发射率模型;选取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材料作为基底材料并测量基底材料的半球红外发射率;将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备成片状试样;分别以不同的基底材料作为基底,使用辐射计测量试样不同表面的半球红外发射率,得到半球红外发射率测量值;将基底材料的半球红外发射率及试样表面的半球红外发射率测量值代入辐射计测量透明材料半球红外发射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透明介质试样的红外辐射参数。本发明采用辐射计作为测量设备,可实现常温条件下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双面红外辐射参数的测量,具有测量方法简单、测量成本低、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可设计材料的力热性能参数修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73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702569.8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设计材料的力热性能参数修正方法,通过该修正方法能够得到可设计材料的标称力热性能参数,以参与后续顶层结构的设计,使最顶层的有限元模型能够真实的反映结构的力热性能。该方法具体为:首先建立可设计材料的实物标准件作为试验件;然后设置多个试验件组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下力热性能的测试,得到试验件的整体标称性能;然后建立标准件的有限元模型,模拟每个测试状态,得到标准件整体力热性能的模拟值;最后以测试材料的力热性能参数作为变量,力热性能参数的设计指标作为初值,S3中的标准件整体力热性能的模拟值与S2中试验件的整体标称性能差异为零作为优化目标,得到可设计材料的标称力热性能参数。

    一种航天器控温分区多级仿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340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01331.4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控温分区多级仿真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热分析模型及节点总数,建立节点热网络的能量平衡模型;将所述节点划分为多级分区,每个分区对应一个级别并包括若干节点;为每个分区分别设置温度收敛判据,基于各个分区对应的温度收敛判据,依次对各个分区迭代仿真,得到各节点对应的温度;为所有分区设置统一的瞬态求解结束时间,并为每个分区分别设置时间步长;基于各个分区对应的温度收敛判据及当前求解时刻,依次对各个分区进行瞬态传热迭代仿真,得到当前求解时刻各节点对应的温度。本方法能够应用于类似的对温度要求不同的需要高精度控温的设备,加快求解速度。

    一种透明介质半球红外发射率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01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52726.2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明介质半球红外发射率的测量方法,步骤为:建立辐射计测量透明材料半球红外发射率模型;选取具有不同红外发射率的材料作为基底材料并测量基底材料的半球红外发射率;将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备成片状试样;分别以不同的基底材料作为基底,使用辐射计测量试样不同表面的半球红外发射率,得到半球红外发射率测量值;将基底材料的半球红外发射率及试样表面的半球红外发射率测量值代入辐射计测量透明材料半球红外发射率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透明介质试样的红外辐射参数。本发明采用辐射计作为测量设备,可实现常温条件下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双面红外辐射参数的测量,具有测量方法简单、测量成本低、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热泵系统用无油线性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1561437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257746.6

    申请日:20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用无油线性压缩机,包括:汽缸、汽缸架、直线电机组件、吸气阀片、排气阀总成及壳体;两个汽缸架的法兰盘端对称安装在汽缸的两端;两个相同的直线电机组件分别对应安装在两个汽缸架的中心筒外部;两个所述吸气阀片的外缘分别固定在两个活塞的相对端;所述排气阀总成安装在排气腔内;两个壳体分别安装在两个直线电机组件的外部,且壳体的开口端固定在汽缸架的法兰盘的外缘上;本发明直接由两个对置布置的直线电机组件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提高了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且两个活塞的对置运动可抵消大部分振动,整机振动量更小;采用无油运行可避免润滑油引起的系统性能、可靠性及使用场景的限制,大大增加其使用范围。

    一种智能自主热控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32203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753221.4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自主热控系统,能够解决传统热控系统灵敏度差、响应速度慢、研制成本高等缺点,该热控系统包括感知单元、执行单元和控制单元。通过感知单元获得航天平台所在深冷环境的热流参数以及航天平台内部单机的相关热参数(电流、电压),并把获得的热参数发送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依据接收到的热参数驱动执行单元,使执行单元进行热量自主管控;同时执行单元将管控后的结果反馈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依此调控执行单元,保证热量管控结果与设定目标一致,实现热量的智能闭环管理。

    一种航天器用自调节控温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03728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555938.8

    申请日:2018-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控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调节控温加热器。一种航天器用自调节控温加热器,其技术方案是:PTC加热元件安装在由盖板与基体结构所组成的加热器壳体内;PTC加热元件由上下表面设有导电镀层的PTC材料组成;在PTC材料的四个侧面安装有绝缘片;正导电片、负导电片分别与PTC材料上下表面的导电镀层贴合;隔热垫片安装在负导电片与基体结构之间;绝缘层安装在正导电片与隔热层之间;隔热层安装在盖板与绝缘层之间。本发明利用PTC材料自身特性实现加热回路阻值的自主调整,利用单个加热器即可实现控温的目的,相比传统控温系统,取消了控制软件、测温元件,系统规模减小,系统成本降低,可靠性更高。

    一种空间微孔膜蒸发高效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647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569699.8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微孔膜蒸发高效散热装置,属于航天器热控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液体进口通道、液体出口通道及微孔膜组件;所述壳体两端封闭,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液体进口通道和液体出口通道;所述微孔膜组件包括两个以上轴线平行的中空纤维膜,在所述微孔膜组件的两端通过粘合剂将两个以上中空纤维膜粘接为一体;中间段的各中空纤维膜之间仍有间隙;所述中空纤维膜具有疏水性,其壁面设有一个以上微孔;所述微孔膜组件安装在壳体内,壳体内部微孔膜组件中间段各中空纤维膜之间的间隙形成的空腔为容气腔;该装置属于消耗型散热装置,可以在空间微重力环境及重力环境下使用,可以在真空环境及大气环境下均发挥散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